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肝细胞死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多功能器官,肝脏在机体代谢、生物合成、排泄,分泌与解毒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为一耗能过程,亦决定了肝脏的高需氧特性和易损性,而多种因素造成的肝细胞死亡是大多数肝脏疾病的共同特征.一定比例的肝细胞死亡可以通过肝脏的再生修复功能得以补偿,一旦肝细胞损伤超过了肝脏的再生能力,则会出现致死性的肝脏衰竭.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对肝细胞的损伤效应及烧伤血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的聚集,滞留机制及参与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肝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复合培养,用带有3μm孔径的碳素膜将肝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隔离及生物力学技术(微管吸吮系统)等方法,动态观察了烧伤病人(50%以上,Ⅱ°-Ⅲ)血清直接对肝细胞的损伤,在中性粒细胞参与下的损伤以及两细胞间粘附力的变化。结果(1)烧伤血清直接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2)中性粒细胞参与可以加重损伤;(3)将中性  相似文献   

3.
在肝脏组织中,线粒体不但为肝细胞的物质代谢提供了能量,同时还广泛参与了肝细胞损伤甚至凋亡的过程,在与肝细胞损伤、凋亡密切相关的肝炎、肝纤维化、肝癌癌前病变及肝癌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在肝细胞损伤中的重要作用、ATP合成障碍及消耗加速肝细胞损伤以及肝细胞线粒体Ca 2+稳态异常与肝细胞损伤关系等方面阐述了线粒体与肝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以线粒体为靶点,为防治肝细胞损伤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其疾病谱从轻微肝细胞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随着肥胖及胰岛素抵抗问题的日益严重,NAFLD、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肝癌患者也日益增多。近年来研究表明,NASH可不经肝硬化阶段直接发展为HCC,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细胞脂肪变、小叶内和汇管区炎症、肝细胞损伤(如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凋亡)以及纤维化等病变的不同组合。儿童NAFLD的肝脏组织学改变与成人有所不同。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可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本文主要介绍NAFLD肝组织活动性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国际通用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倩倩  许文萍 《胃肠病学》2012,17(10):626-629
肝细胞核因子(HNFs)是一类在肝脏优势表达的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重要肝细胞功能基因表达,在肝脏发育以及肝细胞分化、功能维持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HNFs家族成员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HCC细胞和组织中HNFs表达下调,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上调HCC细胞中的特定HNF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向成熟肝细胞分化,为H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重视肝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光弼 《肝脏》1999,4(1):25-26
肝细胞死亡是造成肝脏损伤和肝脏病最基本的中心环节,在此基础上可导致炎症、纤维化或增殖。细胞死亡有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两者的发生机制和生物学意义不同。肝细胞坏死是指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胞质膜破裂,最后导致细胞溶解,细胞内细胞器死亡,胞质液中酶类释出(如:ALT、AST)。由于细胞内成分释到细胞外,激起炎症反应。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毒性氧基团的作用,使邻近的组织进一步损伤,病变加重,发展下去使更多的细胞死亡,造成疾病和器官功能不全。在组织学上,很容易认出坏死的病灶,因为在病变部位的坏死残余可持续较…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细胞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剑  周霞秋 《肝脏》1999,4(4):229-230
肝脏是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器官。自Higgins和Ander-son报道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细胞迅速再生实验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众多关于肝细胞再生机制的研究。目前,就肝细胞再生启动与终止的机制尚未最终明确。肝细胞增生的过程是通过超乎想象的复杂的调控实现的。肝细胞增生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①增殖启动过程(G0~G1期),相关因子有IL-1,IL-6和TNF-α;@增殖促进调节过程(G1~S期),相关因子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③增殖停止过程(G1~…  相似文献   

9.
肝脏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王一农刘保池1范上达2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肝脏是非常重要的代谢器官,很多遗传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和传染性疾病(肝炎)都可累及到肝脏。研究和发展肝脏基因治疗的策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介绍了肝细胞基因转...  相似文献   

10.
目标:以目前所认识到的骨髓(BM)细胞可转化成肝细胞的可能性为基础,作研究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激活的BM细胞可以在受损的肝脏内生长并且促进组织修复。作还检测了在损伤后重建肝脏的细胞来源(内生的或BM)。  相似文献   

11.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再灌注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病理过程 ,如肝脏手术、肝脏移植及失血性休克的输血抢救等 ,均存在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间及程度不同 ,既可出现可逆性损伤 ,也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肝细胞凋亡存在 ,这是一种不可逆性损伤[1] 。因此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如何保护肝脏 ,减少不可逆损伤 ,提高肝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Wistar大鼠 (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提供 ) 5 0只 ,雌雄各半 ,重 2 0 0~ 2 5 0 g…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核因子(HNF)4α属于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分化成熟的肝细胞中高表达。HNF4α在转录水平上调控肝脏特异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参与肝细胞极性的建立和维持,增强肝脏的合成、代谢以及解毒功能。HNF4α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逆转上皮间质细胞转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机制,参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过程。阐述了HNF4α的生物学功能,对其参与多种主要肝脏疾病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进一步发掘这一潜在的肝脏疾病靶向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肝脏是人体少有的能够快速再生的器官之一,很多病理状态都可引起肝细胞再生,其复杂的生理功能受到多种生长因子的调节。已知的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生长因子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相似文献   

14.
用透射电镜观察8例肝脏细粒棘球蚴囊肿周围肝组织及6例正常肝组织的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到细粒棘球蚴囊周围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死亡。肝细胞坏死、萎缩等是肝脏细粒棘球蚴病肝脏损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医学空间网4月17日报道(原载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肝脏再生过程要比科学家预想的简单,这首次提供了肝细胞再生的内部机制信息,将对肝脏疾病——例如肝硬化、肝炎、癌症等治疗带来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腺病毒载体shRNA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肝细胞的Fas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Fas抗原表达与肝细胞的炎症活动度有关。有人通过阻断Fas信号引起的肝细胞过度凋亡,以探讨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法。RNA干扰(RNAi)技术是有效的基因沉默工具,我们通过腺病毒Fas-shRNA串联表达载体感染小鼠,观察其对LPS诱导小鼠肝细胞Fas过度表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永平 《传染病信息》2005,18(3):100-102
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s transplantation,HCT)为损伤肝脏的细胞重建及衰竭肝脏的功能恢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其目的一方面要改变整体器官移植的形式,即:由一个供体仅能供给一个受体形式变为由一个供体移植给几个受体,最近,我们在国内率先将人原代肝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实现了不经整体肝移植而重建肝功能或桥梁治疗使肝衰竭患者等到供体肝脏;另一方面对遗传性肝脏代谢性疾病可通过新分离的肝细胞或基因修正的肝细胞做肝脏直接的基因治疗。我国人数较多的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患者为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对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疾病的治疗也渐渐从对症治疗转移到病因治疗,但是,在强调病因学治疗的同时,不应忽略对肝细胞的保护,因为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脏疾病的共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损伤肝脏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培养注射CCl4所致的损伤小鼠肝脏组织块,收集条件培养液,进行MSCs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RT-PCR、免疫荧光反应和过碘酸Schiff反应鉴定分化细胞。结果诱导组细胞呈肝细胞样变化。RT-PCR检测显示:AFP基因第5天开始表达,第10天表达增强,此后表达减弱;细胞角蛋白18和Alb基因第10天开始表达,持续到第20天;第20天检测到酪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免疫荧光反应显示诱导20 d的细胞AFP、细胞角蛋白18、Alb表达阳性,诱导20 d细胞过碘酸Schiff反应呈阳性。结论MSCs在损伤肝脏条件培养液诱导下可分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含以微小肝脂肪堆积或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的肝细胞损伤以及肝纤维化的一系列肝功能障碍,包括良性的脂肪肝(NAFL),NAFLD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H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