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 E介导的释放炎性介质、有免疫活性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AR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中不同地区间患病率差异较大,在4%38%[1]。全球患病率约为10%25%,且约20%30%的AR患者常伴哮喘,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社会问题[2]。影响AR患者的不仅有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6,(4):462-464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即过敏性鼻炎,是指接触过敏原后,由Ig E介导产生的鼻黏膜炎症,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鼻塞、流清水样涕、鼻痒、喷嚏等)的一种疾患[1]。调查研究显示,我国AR患病率为11%[2]。AR具有发作性、反复发作等特点,AR患者中哮喘发生率高达20%~38%[3],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疾病。由于环境致病因素和机体自身免疫状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了鼻腔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反复、交替和联合发生,增加了治疗难度[1]。2009  相似文献   

4.
李洁明 《微创医学》2005,24(5):849-85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过去一直把抗组胺药作为治疗AR的主要手段,目前的治疗方法有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2].下面就近年来的防治AR的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AR)亦称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其临床类型中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由屋尘、螨和宠物皮屑等致敏原引起,多数患者常年有鼻塞、张口呼吸、头晕头痛、耳鸣耳闷等症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可采用避免接触变应原的方法以及予药物治疗、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近年来,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6.
<正>儿童过敏性鼻炎(AR)也称儿童过敏性鼻炎,是指易感儿童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AR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主要鼻部疾病,患病率高。10年来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项目(ISAAC)报道了全球AR、哮喘和特应性湿疹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质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水样涕为主要临床表现[1]。AR发病率越来越高,以广州为例,儿童AR患病率从2011年的7.83%上升到2019年的23.1%[2-3]。AR目前尚不能治愈,通常反复发作,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增加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概率[4],还会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导致精神心理损害及人格特质异常[5],严重影响患儿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也是重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全球AR患者超过5亿,我国大陆地区AR的患病率为4%38%[1]。AR在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2001年ARIA指南发布,并于2008年和2010年重新修订[3-4],以ARIA为参考,结合近年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和国外最新指南[5-6],我国修订了"变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固本祛风汤对变应性鼻炎(al 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和固本祛风汤治疗,用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计分法,根据不同时期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方面情况评价疗效;并在鼻内镜下取黏膜组织作为标本,用免疫组化检测cyclinB1和p21蛋白在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治疗时期,两组有不同治疗结果。疗程2周以后,固本祛风汤组对AR的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优于布地奈德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经固本祛风汤治疗的AR鼻黏膜上皮细胞上cyclinB1蛋白表达增加(P〈0.05),p21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固本祛风汤治疗AR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cyclinB1蛋白,下调p21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于特应性人群接触环境中变应原引发的由Ig 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2008年ARIA指南根据其症状持续的时间将AR分为间歇性(<4 d/周或<4周/年)和持续性(>4 d/周且4周/年),并依据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度和中-重度[1]。AR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居不下,2015年美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AGAR)公布数据显示,美国AR患者数量约占人口总数1/6[2],在我国AR患病率为4%~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相关流行病学报道,AR在全球患病率逐年升高,影响着10%~20%的人群[1],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患病率约为4%~38%不等[2]。尽管现在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方式对AR患者进行治疗,如环境的控制、患者的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由于其发病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提高AR的疗效,必须从根源上入手,探究其发病机制并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AR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其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被看做变应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3]。而大量研究表明,TLR-NF-κB信号通路在AR的发病机制中,特别是在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失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4]。本文就该信号通路在AR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导致的包含IgE介导的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症状,属I型变态反应,相当于中医学“鼻鼽”范畴。AR如得不到正确治疗,1/3的患者会并发哮喘[1]。对AR防治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近年来,对鼻超敏反应症的发生机制的认识除了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外,尚有神经、内分泌及炎性反应等机制的参与[2]。而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成为近…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on法,检测53例PCa和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组织标本中AR的表达,并探讨AR蛋白表达与PCa分级的关系。结果 AR在PCa和前列腺增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6% 和58%,阳性表达率(P<0.005)及表达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01):Gleason评分≤7和Gleason评分>7PC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 和96.2%,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低分化PCa(Gleason评分>7)AR阳性表达程度显著增强(P<0.0001)。结论 AR在PCa患者中有较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也较前列腺增生患者要高,并且AR阳性表达程度与PCa患者的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对判断PCa的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肿瘤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R),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为哮喘患病率的2-3倍[1]。现代医学对于AR的治疗主要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特点在于对症治疗,能够阻断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但副作用大,停药反复,容易使患者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导致依从性差[2-3]。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笔者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关于针刺特殊取穴及特殊疗法治疗AR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如下,以期对临床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即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AR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涉及过敏原(首先为吸入物,其次是食入物,尘螨、花粉最为常见);遗传因素(患者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  相似文献   

16.
使用接触式红外凝结器治疗皮肤病,目前在国际上报道极少,英国Langtry[1]等报道应用艾滋病的卡波西肉瘤治疗;Bekassy[2]等报道应用在女性生殖管道的尖锐湿疣治疗;Schmoll[3]应用毛细血管瘤治疗。国内更没有广泛应用的报道,我科自1997年8月开始用红外治疗仪(凝结器)治疗多种皮肤病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 使用红外治疗仪(红外凝结器)。由天津市津军新技术开发公司生产。1.2 方法 从我院皮肤科门诊随机选择100例有皮肤损害共333例皮疹病人为治疗对象,用接触式,以治疗探头对准皮损接触加压治疗。男性46人…  相似文献   

17.
关仕汉 《医学文选》2000,19(2):235-237
煤工尘肺 (coal worker's peumoconiosis CWP)是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煤矿粉尘所患尘肺的总称。按其接触粉尘性质不同 ,有矽肺、煤矽肺、煤肺三种类型 ,以煤矽肺最多见 ,约占 CWP的 80 %以上 [2 ]。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CWP的诊断1.1 粉尘接触史 粉尘接触史是诊断 CWP必不可缺的前提和条件。史氏报道从事煤矿井下作业 ,6~ 2 3年即可产生CWP[2 ]。刘玉良等调查平均发病工龄为 (13.3± 7.0 8)年 [3]。1.2  X线胸片 这是诊断尘肺的主要依据 ,不仅在尘肺分期诊断上起决定作用 ,而且是评定疾病疗效及尘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斑贴试验探讨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变应原阳性情况。[方法]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正常人进行斑贴试验,并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湿疹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79.25%,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90.25%,正常对照组的变应原阳性率为12.5%。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及正常人比较,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接触性皮炎患者较易找到变应原,去除变应原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易于痊愈,而湿疹患者变应原复杂多样,日常生活中需积极查找其他变应原。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属IgE介导的呼吸道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生与抗原呈递细胞作用及Th细胞分化偏移有关。中医称鼻鼽,始见于《礼记·月令》,其发病内因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与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临床以喷嚏、鼻塞、流鼻涕、鼻粘膜充血和鼻痒为特征。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AR的发病率在全球有增长的趋势,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5%~50%[1]。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人患病,发病率约为37.74%[2]。正如Bouquet[1]指出,AR应作为全球性健康的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20.
九节龙皂甙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川产九节龙皂甙二种新化合物(AR1,AR2)在动物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接种4株小鼠移植性肿瘤细胞(S180,EAC,B16,HEPA)于腋部皮下,次日分组给药,10日内每天腹腔注射给药一次,计算各组小鼠平均瘤重和抑瘤率。[结果]九节龙皂甙能抑制小鼠肉瘤和小鼠艾氏腹水癌肿瘤细胞的生长,抑瘤率25%~3896;AR1对小鼠黑色素瘤和AR2对小鼠肝癌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结论]川产九节龙皂甙能抑制S180、EAC、B16和HEPA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