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浅析绿色设计及其在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难点所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设计从20世纪5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开创人类聚居学起,将人类聚居问题与生态学、环境学联结一体的思潮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推进。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原则。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即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从专家学者日进入世界级首脑所关心的议题,会议形成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人类自觉且全面地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时代已经到来。随…  相似文献   

2.
《北京勘察设计》2007,(1):65-69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  相似文献   

3.
“祖屋”     
曾益海 《中外建筑》2013,(10):I0001-I0001
“祖屋”,未必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法律的概念,而确需要一个积极的建筑学的定义。从人居环境科学以及世界聚落研究的角度审视,“祖屋”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住宅”或者“居住单元”是指物理性的容器,可以供人们居住的掩蔽所。当代城市公寓就是“居住单元”盒子叠加的密集型住宅。人类的聚居研究则涵盖聚居环境、聚居方式、  相似文献   

4.
发展小城镇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它是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咯,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也面  相似文献   

5.
1.绿色住宅的起源人类对环境危机的认识经历了从认知到觉醒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希腊学者萨迪亚期(Doxiad5s)开创人类聚居学起,将人类聚居问题与生态学、环境科学连结一体的思潮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这种思潮的成熟则以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标志,其核心:一是强调发展;二是发展必须兼顾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尤其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9世纪80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的话,经济增长将面临着极限(这种极限与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绝对极限是…  相似文献   

6.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 ,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自 1 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以来 ,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理论概念和发展模式 ,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 ,并正在许多国家付诸实施。要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必须从多处着手 ,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其突发性、破坏性、灾害的连锁性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决定了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加强工程抗震与减灾工作 ,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震及…  相似文献   

7.
刘莉莉 《安徽建筑》2002,9(3):10-10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迅猛发展,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类在取得如此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消亡等,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人们认识的大自然不是可以随意征服、随意索取的,它有着自己的循环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应处于协调等同的关系。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制定了“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木兰 《城乡建设》2009,(3):74-76
城市是间大客厅 刘艺鸿说:当今的设计师要有一种大环境设计观。 从广义上讲,“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在空间上,它可分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就内容而言,又可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五大系统。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与室内设计:兼谈绿色室内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80年代中期,起始于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新观念以来,已经有10多年了。在此期间,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在主席布伦特兰(Bruntland)的主持下,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3年国际建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召开了“为可持续的未来进行设计”的世界大会,从而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具有深远战略含义的观念,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紧密地联系起来;1996年6月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又郑重提出:“当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建筑     
一、可持续概念及其由来 最先提出“可持续”(Sutainability)概念的是挪威首相Gro Brundtland,她在1987年把可持续表述为“为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使他们能享有同我们类似的生活质量”。1980年代后期,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则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表达为“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我国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关于进一步推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  相似文献   

11.
依托实际案例,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选址、规划以及单体三个阶段入手,对涉及到的安全性规范进行研究,探讨了二者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保证校园建筑安全的设计建议,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提倡采用要领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本文从多方面重点论述建筑规划设计的优化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并提出利用好可再生能源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防水设计的建筑设计背景,找出阻碍防水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晓春 《山西建筑》2006,32(15):60-61
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解释了概念设计的意义,介绍了概念设计思想在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以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设计理念下的室内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屹峰 《山西建筑》2010,36(16):35-36
联系室内设计的本质和审美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介绍了当代多元化设计理念下的室内设计,探讨了提高室内设计师审美能力的途径,结合中国艺术文化和贝聿铭先生的作品,具体阐述了如何正确进行生态设计,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概念设计的概念及原则作了分析,并对其涉及到的设计方案、结构布置、截面配筋等方面问题作了研究,说明了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钟国明 《山西建筑》2012,38(20):45-47
依据相关规范说明了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定义,在经历汶川地震的检验后证实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现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有关概念设计的一些看法,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楼梯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设施,它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经济、安全疏散等重大问题.根据现行规范规定,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楼梯实际设计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桩基设计与计算的常见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桩基设计过程不同建筑用途需要选取的相应桩基结构,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桩基设计相关问题,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多角度说明了桩基设计应该采取的优化工作方式,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各类桩基的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