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刊声明     
正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已经许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本刊作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一部分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刊声明     
正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已经许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本刊作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一部分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相似文献   

3.
以纸质期刊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作为统计源,对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载文被引、影响因子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行了该刊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同时将相关指标与四川省同类同级别的相关期刊进行了横向比较,综合评价了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学术影响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刊声明     
正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已经许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本刊作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一部分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数据库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  相似文献   

5.
随着期刊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明确和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高校科技期刊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期刊载文数据可以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并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文选取《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22年的载文数据,通过分析采稿率、篇均页数、出版周期、基金论文数、高级职称作者占比、期刊被引频次、复合影响因子等指标,评价期刊出版质量,探索办刊新模式,为期刊编辑和管理者提供办刊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刊声明     
正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已经许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本刊作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一部分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数据库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相似文献   

7.
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从论文发表的时间、论文著者、载文期刊以及学科分布等方面对1995—2004年间文献检索课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缩短科技论文发文时滞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畜牧兽医类5种中文核心期刊和5种非核心期刊的发文时滞,并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的科技期刊的发文周期相对过长,特别是较有名气的中文核心期刊,时效性相对较差.造成我国科技论文发文时滞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稿源丰富,载文量少,审稿环节不畅,修改时间长和编辑加工流程落后.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以采取建立来稿初步筛选机制,量化科技期刊论文审稿质量,增加期刊载文量,健全审稿专家队伍,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编辑流程等措施来缩短发文时滞.  相似文献   

9.
125种高校学报(科技期刊)载文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志森  欧恺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2):137-142
调查的62种高校学报(科技期刊)2000年的载文量为50-467篇,平均值为164.4篇;125种高校学报(科技期刊)2004年的载文量为48-1477篇,平均值为190.2篇;25种高校学报(科技期刊)2008年的载文量为69-1602篇,平均值为292.8篇;20种期刊2000、2004、2008年的裁文量平均值分别为210.5、314.9、324.9篇,显示随着刊期缩短、版本扩大和页码增加.期刊的年载文量9年内增幅在50%-80%之间.50种高校学报(科技期刊)2008年第1期的载文量为11^162篇。平均值为28.1篇;13种高校学报(科技期刊)2005-2009年每年第1期载文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7.54、28.46、26.62、27.46、26.23篇,显示整体上近几年高校学报(科技期刊)的期载文量变化不大.不同的高校科技期刊,载文量和载文量的变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万方数据库获得我国图书情报学15种以情报冠名的期刊2012年的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和自引率等11个评价指标,按其数值大小与期刊质量的正、负关系进行分组讨论,分别绘制了蛛网图,结合15种期刊载文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了学术影响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7种药学类核心期刊载文及基金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我国出版的17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为样本,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载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比较、分析,并对一些计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从而有助于了解我国药学核心期刊的特点与现状.  相似文献   

12.
本刊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全文收录,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数据库新刊(入库)期刊;并由以上合作单位对外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  相似文献   

13.
颜志森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163-166
为了比较粤、港、澳、台科技期刊的载文量与版权标识状况,随机抽取86种粤、港、澳、台的科技期刊进行分析.86种期刊中:期页码最多的292页,期载文量最多的达96篇,每印张载文最多的达11.89篇;版权标识印在封底的有31种,印在目次页的有28种,分散印在多处的有27种;版权项目刊印9项以上的有75种,缺项主要是创刊年份、出刊周期、定价和主编.广东省科技期刊版权标识状况整体上优于港、澳、台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4.
本刊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全文收录,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以上合作单位对外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分析讨论了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征询了国家科技部与期刊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 ,引入科学计量学指标并建立了新的科技期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期刊评价问题进行讨论 ,利用两两比较思想求出各评价因素指标的权重 ,以便进行综合评价 ,并对科技期刊评价进行了试算 .试图对正在探索中的科技期刊评价起到一种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7—2019年中国知网的数据,选取青海省5种科技期刊的6个主流评价指标(年度载文量、影响因子、年度基金资助文献占比、总被引频次、总下载量、h指数)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全序列无量纲化处理,得到了各指标在满分为100分的无量纲评价体系中的值,由此分析了上述6个主流指标对期刊综合影响力的贡献;然后利用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计算出各期刊的总分,得到了5种期刊的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可为提高期刊质量,促进学术期刊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医药科技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及启示。利用中国知网及Excel统计分析功能,以《天津中医药》杂志为例,分析该期刊近四年论文被引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总结中医药科技期刊提高办刊质量的启示。中医药科技期刊存在篇均被引频次偏低和缺乏优秀论文等不足之处。应从增加优秀稿件量,加强组稿和约稿;优化整合刊物栏目,提高刊物影响力;根据不同栏目的论文特点,提高各栏目的优质稿件数量和被引频次;加强期刊的国际交流,扩大期刊影响力;通过新媒体手段提高期刊学术传播能力5个方面提升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2015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14个量化评价指标为依托,利用因子分析法,对42所师范大学理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排名,对比利用"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总分"得出的分值和排名.结果表明,二者的结论比较接近,说明了因子分析法分析在期刊量化评价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刊声明     
<正>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CNKI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  相似文献   

20.
本刊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及北京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由以上合作单位对外进行数字化传播发行及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以及对期刊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并免费提供作者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