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博兴华润油脂化学有限公司脂肪伯胺清洁生产工艺的特点,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比较.该清洁工艺各环节均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制胺阶段采用氨水作抑制剂,生产废水经清洁工艺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产生的废渣也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李少文 《辽宁化工》2013,(12):1391-1393
1-氨基蒽醌是蒽醌系列中间体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主要用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合成,其生产方法是以蒽醌为原料,经硝化、精制、还原得到产品,目前工业生产全部采用硫化钠还原工艺,其投资少,操作简单,得到的产品质量优良,还原产生的含硫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制备硫代硫酸钠副产品,少量有机废渣经焚烧处理后基本可以作到清洁生产,但是由于硫化钠呈强碱性,高温还原时使得部分硝基蒽醌水解,对产品收率有一定影响,加入硫磺后不但可以有效降低介质碱度,而且还可大幅度减少硫化钠用量,在提高收率的同时还降低了还原剂成本,减少了还原废渣。  相似文献   

3.
碱性果胶酶及过氧化氢酶发酵生产及应用研究通过验收由江南大学承担的国家高科技发展(863)项目“用于纺织工业清洁生产的生物催化剂的研究”的子课题“碱性果胶酶及过氧化氢酶发酵生产及应用研究”于近期通过专家验收。该生物催化剂作用专一性强,用量少,在使用成本上极具竞争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纺织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纺织工业生产,尤其是棉织物前处理和染整加工过程中,传统工艺耗水多且化学品用量大,造成环境污染。用酶制剂处理替代传统工艺,可使织物的柔软度更好、强度更高、节水、节能,大大的减少了废水排放量,使操作安全和…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渗透(RO)膜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进行研究,考察了2组不同RO膜组件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2组膜组件产水均能满足企业工业用水的水质标准,其中1#膜组件对污染物的截留率要优于2#膜,而2#膜的膜通量与回收率要优于1#膜。从工业化应用的角度,2#膜组件更适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估算的废水深度处理成本约为6.1元/t。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以纳滤浓缩为核心的海带化工甘露醇提取新型工艺路线。综合比较了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mCO)超滤膜对提碘废水净化效果,MmCO为10×103的超滤膜经济适用性为优,但MmCO为3.5×103的超滤膜截留效果综合性能更好;验证了DK和DL2种型号纳滤膜对提碘废水中甘露醇的截留浓缩效果,结果表明,2者均可对甘露醇进行有效浓缩,甘露醇的质量分数可由1%左右达到9.8%以上,DL膜处理通量比DK高约15%以上,经济适用性更佳。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纳滤浓缩技术可以对料液进行有效浓缩处理,浓缩后甘露醇的质量分数可达7.5%,工艺运行成本较传统甘露醇提取工艺降低44.4%。  相似文献   

6.
为回收利用磷肥行业酸性废水中的磷资源,对磷肥废水处理及渣的回收利用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具体的实验方案、工艺流程、工艺指标控制。结果表明,废水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产生的渣中w(P2O5)≥34%,可以作为白肥或用于生产磷酸,经济效益达470元/t以上,减少了废渣堆存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酸洗去除钢铁氧化皮清洁生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汽车制造用钢材采用化学酸洗去除氧化皮。介绍了酸洗工艺及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产生的来源。钢铁酸洗实施清洁生产,使用替代工艺,优化工艺规范,加强工艺管理,从而控制污染。配合末端治理,回收利用废酸液。  相似文献   

8.
膜技术小麦面筋改性蛋白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小麦面筋改性蛋白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小麦面筋改性蛋白液经该工艺后形成小麦面筋改性蛋白粉产品,其蛋白质质量分数达80%以上.该工艺中的工艺用水能循环使用,不产生废水.同时,还对新旧工艺的运行行成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工艺优于老工艺.因此,采用膜技术实施小麦面筋改性蛋白粉的清洁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探究2kg木薯经过酒精发酵后酒精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5. 98 L COD质量浓度为29340mg/L的废液和1. 36kg酒精废渣。2kg木薯经过酒精发酵后产生的副产物为酒精废水。通过实验和计算可得,酒精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后得到5. 98L酒精废液,1. 36kg酒精废渣,5. 98L酒精废液经过UASB反应器处理后可得到55. 13L甲烷,能替代118. 3L煤气; 1. 36kg木薯渣经过CSTR反应器处理后可得到116. 33L甲烷,可替代249. 42L煤气。以年产1万t木薯燃料乙醇酒精厂为例进行经济分析,酒精发酵副产物的合理利用能降低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酒厂利润,该论文为木薯酒精废液污染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纳滤法处理低浓度全氟辛酸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传统方法处理含低浓度全氟辛酸铵的废水存在能耗大、工艺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此采用芳香聚酰胺纳滤膜对处理含低浓度全氟辛酸铵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料液浓度、pH值、无机盐等因素对截留率和透过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5 MPa,料液pH值大于7的条件下纳滤分离效果较佳,截留率达到88.7%以上;而料液浓度降低及无机盐的加入对膜分离不利.对聚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氟辛酸铵浓度为450 mg·L-1的废水进行纳滤处理,结果表明经过二级纳滤即可降低至10 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废水中全氟辛酸铵浓度<10 mg·L-1).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出处理低浓度全氟辛酸铵废水的纳滤工艺,为工业规模的全氟辛酸铵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