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针对草莓连作土壤灭菌后与正茬相比草莓植株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研究了连作土壤灭菌与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草莓幼苗(移栽60 d后)根系分泌酚酸及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灭菌与施用有机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酚酸的含量,其中施用蚯蚓粪(经蚯蚓食用处理的牛粪)的增幅显著低于施用牛粪。土壤灭菌处理后施加不同肥料,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能较快恢复;有机肥较无机肥能显著促进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恢复;蚯蚓粪较牛粪和无机肥能显著促进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土壤蔗糖酶受土壤灭菌影响显著降低且施加不同肥料对其没有显著地影响。综上所述,对于草莓连作土壤,无论灭菌与否,施用蚯蚓粪较牛粪能减轻连作障碍中的酚酸化感效应,促进脲酶等土壤相关酶活性提高,是缓解连作障碍及连作土壤灭菌对草莓植株生长发育影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盆栽条件下,进行了土壤灭菌和接种VAM(泡囊—丛枝菌根)真菌消除桃连作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灭菌后接种VAM真菌能显著减少土壤中线虫密度,提高植株根系VAM的侵染率;促进植株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桃的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3.
将莴苣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套作,研究了套作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套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物料蛋白发酵物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可行性,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设连作土(对照)、灭菌土(高标对照)和分别在连作土中添加蚯蚓发酵物、大豆粕发酵物、杂鱼发酵物等5个处理,测定土壤微生物总量、有害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平邑甜茶生物量和植株根系相关指标.结果 表明添加3种不同蛋白发酵物均能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草莓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方法】用典型调查法调查并统计江苏省邳州港上镇、东海石榴镇和溧水白马镇草莓连作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区系,并采集当地连作土与非连作土盆栽草莓,观察植株茎粗、鲜质量、株高、根长和根质量的生长状况。【结果】港上镇和石榴镇的草莓连作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缺乏;港上镇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有效钙、镁、铁和硼含量比10~20 cm土层低10.50%~54.65%,根际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港上镇土壤有效锰含量缺乏,白马镇的土壤硼含量很缺乏;港上镇和白马镇的草莓连作土壤已发生轻度盐渍化,石榴镇土壤已发生中度盐渍化;各地连作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为主,真菌的数量最低;连作会给植株茎粗、鲜质量、株高、根质量和根长带来显著的负影响。【结论】草莓连作会使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养分失衡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影响植株生长。生产上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连作,并及时对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改良。  相似文献   

6.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设置对照(CK)、闷棚40 d+菜籽饼(40-D)、闷棚50 d+菜籽饼(50-D)、闷棚60 d+菜籽饼(60-D)4个处理,采用HiSeq 2500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土壤真菌ITS2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研究了不同闷棚时长对草莓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的影响,以期为草莓连作障碍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闷棚时间越长,真菌被抑制的效果越好.高温闷棚+菜籽饼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真菌丰度,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7.
灌水高温闷棚处理对温室连作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川  杨瑞平  张显 《北方园艺》2016,(15):172-175
以温室连作土壤为试材,采用灌水高温闷棚技术,对西瓜连作的土壤酶活性状况及后期种植牛角椒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高温闷棚处理后,土壤细菌及放线菌含量升高,真菌含量降低,改善了植株根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下降,蛋白酶活性升高,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对克服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光温室草莓连作易发生植株根系弱化、病虫害加重、果实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开展了在日光温室连作草莓管理中施用甲壳素(阿波罗963养根素)灌根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莓定植到开花期连续使用甲壳素灌根3次,对提高草莓植株株高、座果率、早熟性、平均单果重、产量品质及延缓根系衰老方面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提高5.6%、座果数量提高20%、前期结果数量提高12.8%、平均单果重增长3.61%、每667 m~2产量增加30.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5%、根系延展长度提高17.8%,根系鲜重提高26.9%,这为缓解草莓连作障碍和指导日光温室连作草莓施用甲壳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炭减缓干旱胁迫对秋子梨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1年生盆栽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幼苗为试材,主要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方法,研究废弃枝条制成的生物炭对干旱胁迫下秋子梨幼苗根系活力、根系呼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中间产物的影响。【结果】土壤干旱胁迫期间,干旱处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生物碳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一直高于干旱处理水平。其中,干旱胁迫3 d,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干旱处理高23.6%。生物炭处理的根系活力较干旱处理下降缓慢,干旱胁迫7~11 d,生物炭处理的根系活力分别较干旱处理高28.2%、23.0%和20.4%;生物炭处理有效减缓根系呼吸代谢EMP途径贡献率下降幅度,维持稳定的TCA途径贡献率,PPP途径贡献率升幅较小,线粒体电子传递途径仍以细胞色素途径(CP)为主,PPP途径的关键酶G-6-PDH和6-PGDH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干旱处理,根系TCA途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柠檬酸含量高于干旱处理。【结论】生物炭减缓干旱胁迫下土壤水分损耗,减轻土壤干旱胁迫对秋子梨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功能的抑制作用,提高秋子梨植株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连作土灭菌对葡萄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对葡萄连作土壤进行蒸汽灭菌,研究连作土灭菌后葡萄植株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土灭菌显著增加了葡萄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其中以7月份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比连作土增加了1.51倍和0.14倍,地上和地下鲜质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也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以9月份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增加了1.18倍和1.09倍。并且连作土壤灭菌后葡萄叶片SOD酶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随生长期的延长,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另外,研究发现连作土壤灭菌后葡萄根系分泌的还原糖及氨基酸总量显著降低,分别比连作土壤降低了72.60%和91.10%;氨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也发生改变,其中Ile、Leu和Tyr3种氨基酸未达到检测水平,其他氨基酸含量降低。可见,对连作土壤进行有效的灭菌后,可以改变根际微生态的核心因素即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含量,促进植株的生长,减轻葡萄的连作障碍,进而证实了土壤生物因素是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草莓‘红颜’品种为试材,设缺K(K+ 48.75 mg · L-1,缺量水平)、1/2K(K+ 415.58 mg · L-1, 半量水平)和全量K(K+ 782.41 mg · L-1,正常水平)营养液处理,对缺钾胁迫与草莓连作障碍的关系进 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缺钾处理显著抑制二茬草莓植株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缺K 的长势最 弱,1/2K 比全量K 的长势强;缺K 二茬植株根系分泌物对草莓组培苗生长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低浓度(1%、 2%)根系分泌物促进幼苗侧根和茎叶生长,高浓度(4%)则抑制根系生长。不同浓度钾营养液处理的三 茬植株分别接种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后,在不同时期比未经过连作的基质对照发病都严重。缺K 三 茬植株发病最重,接菌后10 d 时病情指数就高达75,全量K 三茬植株发病次之,1/2K 三茬植株发病相 对较轻。因此,缺K 环境会加重草莓的连作障碍,适宜的K 量对草莓连作障碍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Mycokick菌剂对连作草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Mycokick菌剂对草莓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Mycokick菌剂能显著增加草莓的叶绿素含量,促进草莓的生长,提高草莓的生物量;同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根系活力增强。表明Mycokick菌剂能显著增强草莓的抗连作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为试材,在连作土盆栽条件下探讨了内生真菌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mn)ND35菌肥对其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连作土壤施加2%菌糠和连作土壤中施加2%球毛壳菌ND35菌肥(即菌糠 + ND35菌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2%菌糠和ND35菌肥对平邑甜茶植株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菌肥效果最为明显,施加2%菌肥的7月植株干、鲜样质量分别增加了71.9%、71.6%,9月增加了155.9%、153.1%,9月施加2%菌肥的效果比菌糠更加明显。施加2%菌糠和ND35菌肥均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9月最多。其中施加2%菌肥增幅最高,7、8、9月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5.9%、89.1%、216.3%,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8.7%、124.7%、131.1%。两种处理均增加了土壤酶的活性,8月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其中以施加2%菌肥的土壤酶活性增幅最为明显。施加2%菌肥还增加了平邑甜茶植株的根系活力,7、8、9月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0%、50.2%、20.2%。与对照和施加菌糠处理相比,球毛壳ND35菌肥可以更好地改善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
以‘寒富’苹果花芽为试材,研究顶花芽和腋花芽呼吸代谢途径对低温(-25℃、-30℃、-35℃和-40℃)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顶花芽和腋花芽总呼吸速率(Vt)的低谷均出现在-30℃,2者Vt的高峰出现在-25℃和-35℃。低温下,腋花芽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EMP-TCA)活性在-30℃之前对Vt起主导作用;-30℃后,磷酸戊糖途径(PPP)的活性逐渐增强并明显影响Vt。顶花芽的EMP-TCA活性在-25℃之后对Vt起主导作用,PPP的活性在-25℃之后逐渐减弱。腋花芽细胞色素途径(CP)的变化趋势与其Vt相似,并与其交替途径(AP)互补;顶花芽CP的变化趋势只在-30℃之前与其Vt相似,在-35℃之前与其AP具有一定互补关系。由此认为,-30℃是2类花芽呼吸代谢途径低温适应性的转折点,-30℃之后腋花芽呼吸代谢保持较高活性应是低温适应性强于顶花芽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近年来设施草莓根腐病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的现状,明确北京地区引起设施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致病真菌的种类。【方法】以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株上共分离纯化得到5个菌株,对主要致病菌C16-4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最利于C16-4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碳源为麦芽糖和淀粉。菌丝在10~35℃均可以生长,在本试验所设温度范围内,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分别为25℃和30℃。菌丝在pH值为5~7时均可以生长,最适pH值为7,中性条件下利于产孢。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全黑暗情况下产孢量最大。【结论】通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结果和ITS序列分析,将C16-4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相似文献   

16.
高二氧化碳环境对草莓有机酸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香’草莓为试材,研究高CO2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有机酸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箱贮藏(充入约5%CO2)可以明显延缓草莓0℃贮藏期间硬度及VC的下降,减轻病害的发生率,延长贮藏期。15%CO2处理促进了乙醇产生并加重了病害。‘天香’草莓果实中以柠檬酸为主,苹果酸和琥珀酸次之。5%CO2处理降低了草莓果实贮藏12 d之前柠檬酸含量。5%CO2和15%CO2处理均降低了整个贮藏过程中苹果酸,增加了琥珀酸含量。不同浓度的高CO2处理可能是调控草莓果实柠檬酸代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棉隆熏蒸加短期轮作葱显著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棉隆熏蒸老龄苹果园土壤并轮作一季葱,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新技术。2015年5月进行4种试验处理,分别为老龄苹果园土壤对照,老龄苹果园土壤轮作葱,棉隆熏蒸老龄苹果园土壤,棉隆熏蒸老龄苹果园土壤后轮作葱,2016年5月各处理土壤统一定植平邑甜茶幼苗。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棉隆熏蒸后轮作葱处理的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3%,层出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减少67%,细菌数减少19%,细菌/真菌比值增加了213%。T-RFLP图谱的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棉隆熏蒸后轮作葱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且比单纯棉隆熏蒸处理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棉隆熏蒸后轮作葱处理,平邑甜茶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连作土对照的1.96倍、1.75倍、2.31倍和2.34倍,根长、根面积、根体积和根呼吸速率较连作土对照分别提高了155%、310%、294%和89%。可见,棉隆熏蒸后轮作葱处理,具有最高的细菌/真菌比值,并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促进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防控连作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棉隆熏蒸,是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对苹果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以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多菌灵、微生物有机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多菌灵和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可提高根系呼吸速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幼苗生物量,其中株高提高了38%,呼吸速率提高了36%;细菌/真菌值达到连作土对照的19.07倍;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其中复合处理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指数与较低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微生物有机肥、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对土壤酶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缓解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9.
对渭北高原地区苹果园距树干横向水平0~200 cm、纵向垂直0~8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的果树根区空间土壤养分的盈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根区土壤对苹果再植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平方向上,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增高趋势;垂直方向上,除水溶性Ca、Mg外,其他养分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果园根区土壤速效P、水溶性Ca、水溶性Mg、有效Zn、有效Mn有亏缺现象,N/P、K/P、Ca/P、Ca/Mg、Ca/Mn、Ca/Zn存在养分比例失调。果园土壤的盆栽幼树株高、新梢长度、粗度、叶面积和根活力较生茬土壤的分别减少44.93%、34.46%、23.88%、49.48%和11.40%,表现明显的重茬障碍症状,土层愈深的土壤,症状愈重,距树干愈远的土壤,症状愈轻。果园土壤中Zn元素亏缺和Ca/Zn比例失调可能是造成渭北高原苹果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距树干横向水平100~200 cm、纵向垂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盆栽幼树再植病害较轻,是老果园更新再植应选择的栽植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