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甘肃全省110 kV以上变电站调度数据网实现全覆盖,现有省调电量系统的数据容量已无法满足全省110 kV厂站的接入需求,阐述了该省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现状,对软硬件的配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省地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升级的实施方案。通过省地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扩展完善电能量采集范围,提升电网模型共享的能力,同时也全面提升了电网运行数据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系统的二次系统建设中,电网广域测量系统(WAMS)与能量管理系统(EMS)通常是独立建设的两套系统。基于二次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构想,实现二次相关专业的横向融合,文章提出了二次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专业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现的实施方案,分析了具体实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细节,并给出了一体化部署的两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华北电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文元 《现代电力》2004,21(3):79-84
介绍了华北电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的方案构想,采用三层交换机构成双以太网结构,通过网关与能量管理系统和电能量计量系统相联,5套双机冗余的计算机系统运行技术支持系统的7个子系统,两套双机冗余的计算机系统作为内、外综合数据平台;提出能量管理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中长期交易系统、现货交易系统、实时交易系统、结算系统、报价处理系统、市场分析预测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的功能需求;最后指出需配备专用机房并进行必要的施工。  相似文献   

4.
刘正 《西北电力技术》2014,(1):72-74,82
某电力公司电能量计量系统采集的电能量数据出错率高,判断数据缺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根据多年来系统运行维护的经验,分析总结了常见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识别的方法,提出了融合电能量计量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采集和生成的信息,自动监视电网关口异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自动旁路替代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实现了计量数据缺陷自动判断、定位,大大提高了计量数据消缺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蔡春元  李冰 《广东电力》2010,23(11):88-93
在介绍IEC61970系列标准中的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以及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概念及其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和说明利用CIM和XML技术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数据结构,并以中山电网运行的基于CIM和XML的地区电网调度可视化系统为例,从系统的结构、数据交换方案、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基于CIM和XML的地区电网调度可视化系统进行智能化调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网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华 《广东电力》2001,14(3):36-40
从电网电能计量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功能目标和设计原则,提出了电能量计量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思路及系统就必备的功能指标。并根据电网的不同规模,提出了电能量计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这对于各地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实现了华北电网一体化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论述了基于IEC 60870-5-102标准的华北电网电能累计量传输协议应用规范、基于虚拟计量点的异构数据处理、华北电网网间交易模式自适应的电能量结算模型、华北电网网损率波动分析模型等关键技术要点,阐述了其为解决华北电网多交易主体交易结算以及网损率波动等关键问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华中电网规模的迅猛发展,原有电网逐项令操作模式和基于安全Ⅲ区的操作票系统已不能满足调度员的需求。该文以华中电网为依托,研究制定状态令操作模式,规范电气设备标准状态,简化调度操作流程,丰富调度操作指令集,并依此为基础设计了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和调度运行管理系统(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OMS)为一体化的智能操作票系统。该系统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撑平台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共享电网数据模型,通过采用智能化推理、多应用联动防误等关键技术,实现逐项操作票和综合操作票的智能生成和安全防护;并通过基于E文本和关系数据库同步的方式,实现与OMS系统的数据同步;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实践,验证了状态令操作模式的合理性和智能操作票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电网运营和管理正逐步走向商业化,为适应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和企业资产经营的需要,建设一套能自动完成电量采集、统计,具备母线电量平衡分析、线损在线统计、分析等功能的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黄石电网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建设、运行过程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系统维护与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网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内容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网调度主站的信息一体化系统在不久的未来将包含电网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根据现阶段厂站内运行的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未来的智能化二次设备的发展趋势,文中介绍了电网中运行的二次设备的类型及当前运行情况,总结了现阶段二次设备系统状态监测的具体内容,提出了通过采用二次设备功耗数据进行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及多数据信息源相关关联监测的方法。最后,结合主站的要求,总结了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能量远程计量系统及其综合应用环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形成,使得传统的电量采集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电能量远程计量、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文章在综合分析电能量采集系统新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电能量远程计量及综合应用环境的组成,系统结构、功能以及主站系统和终端装置的主要配置.采用的模块化设计使得电能量远程计量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该系统已在省市级电网中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电网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大建设为背景,以淮南电网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实例,从系统的硬件结构配置、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确定了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式。根据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标准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淮南电网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建设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电网运行技术不断发展和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促进了包括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在内的各种电力应用系统的建设。为解决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的通信需求,文章对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的通信要求特点作了分析,介绍了电力通信网、公用通信网常用的各种通信方式,并对各种通信方式作了比较。最后以佛山电力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的通信解决方案为例,分析了各种通信方式的在实际中应用,为各种应用系统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高经济性是电网营运的核心问题,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提出利用能量管理系统(EMS)或广域测量系统(WAMS)进行线网损计算,并与电能量采集表的电能量对比校核和网损对比校核,通过输电线路和变压器在线负载率计算以及网损灵敏度分析,判断电网经济运行状况,再从电网运行方式上和电网结构上优化电网运行,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基于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混杂控制结构的AVC(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系统总体方案,以中山电网的一体化SCADA/EMS平台的电压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AVC)为例,从系统的结构、控制模式、安全策略和应用情况等方面,介绍这种地区电网无...  相似文献   

16.
电力企业为解决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抄表问题,并且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线损分析、管理、采用成熟、可靠、准确、先进的电能量采集及计量系统已经势在必行。大理供电局于2004年8月至11 月实施了电能量采集系统(TMR)建设工程。经过一年的考核运行,该系统于2005年10月通过了实用化预验收,为云南电网第一家通过实用化预验收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问题是电力发、输、变、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使系统电压量测量产生偏差,不仅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质量,而且直接导致电能计量误差,这种计量误差则直接归算到电能计量综合误差之中。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直接影响电能量计量的准确性,严重时会危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分析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的形成机理,提出二次压降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广泛深入,企业内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整合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由于安全、管理等因素,电力企业的生产分为电网运行和管理两部分,各自的管理系统无法为对方提供所需的信息。介绍了杭州市电力局近年来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和应用公共信息模型(CIM),以及通过SVG图形规范对SCADA、电能量计量和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封装,打破了不同系统间的壁垒,对指导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E语言的统一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语言是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开发的电力系统数据模型描述语言。提出了基于E语言的统一的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方案,不仅解决了由于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所带来的跨安全区系统间数据交互困难的问题,而且规范了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接口,为电能量计量系统数据互联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江苏省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建设,给出了该方案的具体实现和应用,并针对方案中的不完善之处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首套风电机组高/低电压故障穿越一体化试验装置在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张北风电试验基地完成调试和带载试验。本刊讯2015年3月20日,我国首套风电机组高/低电压故障穿越一体化试验装置在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张北风电试验基地完成调试和带载试验。试验装置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电科院在风电试验检测方面全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将为我国电网和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我国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