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腔恶性肿瘤术中放疗80例初步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震  蔡巍  赵镜 《肿瘤》1999,19(3):157-158
腹腔恶性肿瘤如胃癌、直肠癌、胰腺癌等,多数病理为腺癌对放射敏感性差,而腹腔内小肠、肝脏、肾脏和脊髓等正常组织对放射较敏感,故单纯体外照射难以达到肿瘤根治量;另一方面,即使外科根治术后,仍有亚临床病灶,易发生局部复发。如何提高这些病人的治疗疗效,多数学...  相似文献   

2.
骨癌是一种发病率高,治疗效果较差的恶性肿瘤,据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统计,中晚期胃癌切除病例的5年生存率平均为20.8%,日本约40%,其它国家报导最高者16.9%。我院胃镜检查3200人次,胃癌132例(4.12%),大部分争取在2周内作根治手术,并对所检出的胃癌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其中根治手术后已随访5年以上31例,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肿瘤细胞种植导致复发扩散。因此,在提 高手术根治率的同时,降低腹腔游离癌细胞种植转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腹腔热灌注治疗可以清除肿瘤切除 术后腹腔内游离的癌细胞和微小病灶,预防与治疗恶性肿瘤腹腔种植性转移,从而显著降低进展期胃癌易出现的腹 腔种植转移,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是进展期肿瘤患者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将对腹腔热灌注治疗用于进展 期胃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根治性切除是治愈患者的唯一希望。但是人们发现对于病期较晚的患者单纯通过外科手术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也不能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期。近年来兴起的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无限生长的肿瘤有可能控制在手术可根治的范围之内,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作为临床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胃癌术中放射治疗,其优点是能在直视下安置照射野,射线可直接照射肿瘤及潜在病变,可防止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癌细胞播种,能有效地杀伤残留癌细胞,较之外照射能得到更大的肿瘤根治剂量,使敏感器官和其他正常组织器官的受量减少至最低限度,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在限光筒内包括部分胰腺,以及照射野区周围有残胃、十二指肠、放射敏感性很高的小肠、肝脏、肾脏和脊髓等敏感脏器,在不加防护情况下一次大剂量照射后,一些病人会出现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症状,也有发生吻合口凄、吻合口边缘溃疡出血、肠管狭窄、肠梗阻、肠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报道。因而,定量地分析术中照射时肿瘤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避免正常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尝试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对胃癌术中照射时各组织脏器的剂量分布,在体腔内直接进行了测定,为临床放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剂量依据。  相似文献   

6.
任何部位的肿瘤皆可由超高压照射达到足够之肿瘤剂量,但如病变接近放射敏感器官则不宜采用外照射,而局部晚期癌又往往不能彻底切除,故此,作者采用术中放疗,即手术切除病变后在术中做一次大剂量照射。照射野在直视下划定,并可将敏感器官置于射野之外,故能安全而准确地给肿瘤以高剂量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作者采用~(60)钴或电子射线,一次照射剂量鳞癌3000~3500 rad、腺癌为3000~4000 rad。本文报告术中照射用于胃癌等多种肿瘤的临床结果。胃癌术中照射在切除肿瘤之后尚未吻合之前进行,其治疗3组。第一组14例皆有腹腔或肝转移,照射之目的在于决定有效剂量。观察表明一次照射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我国比较多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仍以进展期胃癌为多,其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术后五年生存率一般在20—30%左右。过去认为胃癌不适于放疗。近来由于放射物理,生物、治疗器械的进展,胃癌放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术前放疗对手术的切除率能提高10~14%。五年生存率提高10~25%。据此,我院开展了Co60对胃癌的术前照射,经治疗48例,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例3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平均复发时间为2.6年(4个月~13年),肿瘤复发部位主要位于吻合口及残胃。根治性切除率为60.0%,复查发现组切除率高于非复查发现组。根治组4年生存率为30.9%,根治组预后优于非根治组。结论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季加孚  季鑫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458-146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进展期胃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在20%~50%,一般不超过60%。目前在胃癌外科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单纯外科手术无法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即便扩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仍然如此。因此,积极寻求其他可能根治肿瘤的手段和提高手术切除率,尤其是根治性切除率成为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两大目标。近年来,鉴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或称为术前化疗(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在乳腺癌、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逐渐成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希望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胃癌的治疗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一样,应该采取综合治疗,但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唯一能达到治愈的手段。凡已明确有远处转移或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手术探查。根据探查的结果来选择手术方式,以达治愈或提高生存率或/和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关于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因目前临床尚无特殊方法标记癌组织在胃壁浸润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所以要非常准确的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是比较困难的。临床上为尽量达到根治,从局部解剖学上采取了一些有治疗价值的标志,并制订了一些规范操作的规程等措施,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胃癌的术后生存率。按日本胃癌研究会  相似文献   

11.
1概述妊娠合并良性肿瘤颇为常见,合并恶性肿瘤者则极少。但由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极高,故当发现妊娠合并肿瘤时,应进一步明确以下几点:①肿瘤是否肯定为恶性及其恶性程度如何;②妊娠是否加速肿瘤的发展;③治疗肿瘤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④是否立即终止妊娠以利于根治肿瘤或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继续妊娠;⑤肿瘤治愈后可否再次妊娠。孕妇合并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与未孕妇女患者是相同的,即手术、放疗和化疗。1.1手术治疗凡疑诊或确诊为恶性肿瘤时,手术仍为首选,应及时手术探查,尽可能将肿瘤全部切除。无论孕妇或胎儿对非腹腔手术一…  相似文献   

12.
按患者年龄修订治疗方法和适应症已被确认。放射生物学及肿瘤细胞动力学的研究,不能说明肿瘤患者个体年龄对肿瘤生长及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对射线的耐量肯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肿瘤的外照射会使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照射。如4~5周内超过40~50Gy,消化道的照射即出现不能耐受的早期症状,有些将会出现小肠放射性坏死的危险。因此,在治疗盆腔、泌尿生殖器、腹内及消化道肿瘤时,放疗的总量受到限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放疗很少治愈,因顾虑产生放射性脊髓炎的危险,致使照射不能达到预期根治量。由于超量照射的皮肤反应,迫使外照射入射部位增加。受照正常器官的组织和细胞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近年来进行肿瘤放疗的患者与日俱增,然而放疗的效果不够理想,即使用最大可能的照射剂量或改变照射方法,有时仍达不到根治目的,而且增加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让患者难于接受。通过医学科学家们的长期研究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由于实体肿瘤中普遍存在10%~50%的乏氧细胞,其对射线有抗拒作用,一般比有氧细胞强2.5~3.0倍,即杀灭乏氧细胞所需放射剂量(或化疗药物剂量)是杀灭有氧细胞的3倍,这就限制了肿瘤放疗效果,并留下了肿瘤复…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预后,主要取决于手术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本文以胃癌根治切除术272例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按淋巴结转移特点,结合肿瘤部位和病期早晚,初步探讨胃癌的合理胃切除和淋巴结清除范围。材料和方法 1977年1月~1984年12月,我科收治胃癌473例。手术率为98.5%(466/473),切除率为84.1%(392/466)。根治切除占69.4%  相似文献   

15.
根治性胃癌手术五年生存率约在40%,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沿胃左动脉、肝动脉、腹腔动脉干周围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且手术很难根除血管周围的癌巢。即认为是根治手术,但手术区组织内仍可残留癌瘤。放射治疗对胃癌的作用不大,且胃区的外照射可引起小肠的损伤,因而限制完成全量的放射治疗。为提高胃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12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安全切缘距离以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以及肿瘤T分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5±8.4)枚,开腹手术组为(24.7±9.3)枚;腹腔镜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6.95±1.92)cm,远切缘距离(4.89±1.80)cm;开腹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7.28±2.01)cm,远切缘距离(4.05±1.77)cm;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肿瘤远近端切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0.6±35.2)ml和(420.5±112.2)ml,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2.6)d和(11.5±2.9)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黄昌明  林建贤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2):1357-1360
腹腔镜胃癌手术已近20年的历史,其运用范围已日益广泛。但是,目前腹腔镜胃癌手术仍未被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掌握。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腹腔镜胃癌手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肿瘤根治效果,且使其具有较好的微创效果。在远期疗效方面,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已经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而在进展期胃癌方面,仍缺乏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来评价腹腔镜手术的优劣。外科医师只有严格选择合适病例,手术中严格遵循恶性肿瘤手术的根治原则,才能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仅具有微创优势,而且可以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临床肿瘤医师如何善用放射外科的新利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述放射外科的新进展,并建议临床肿瘤医师应采取的应用态度。方法:回顾放射外科的发展史,包括伽马刀、X刀的应用,以及射波刀的特点、优点和目前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资料显示射波刀自2001年获美国FDA核准作为全身放射外科治疗仪器后,至2006年底在美、欧、亚洲国家已有90家医院,约两万五千个临床病例使用过射波刀治疗颅内、脊椎、躯干良性和恶性肿瘤以及颅内和脊髓动静脉畸形、三叉神经痛。由于临床精准度达1mm以下,治疗中能靠影像导引多次修正患者体位移动,能1~5次大剂量照射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成效。射波刀还能治疗随呼吸而移动的肿瘤如肝、肺、胰、前列腺、肾等不必照射大体积的正常组织,是放射外科非常独特和优良的利器。结论:射波刀是放射外科非常卓越的新利器。  相似文献   

19.
105例大涎腺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75~1986年共收治大延腺恶性肿瘤105例,肿瘤位于腮腺者92例,颌下腺12例,舌下腺1例。综合治疗(手术 放射)34例,单纯手术治疗71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68.6%(72/105)。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30/34)、59.2%(42/71),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4,1%(32/34)、75.4%(49/65),局部复发率5.9%(2/34)、24.6%(16/65),远处转移率为2.9%(1/34)、9.2%(6/65)。分析表明,预后与治疗方法、照射剂量及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建议对大涎腺恶性肿瘤应采用手术和放射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超分割放疗     
一、引言目前,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公认,但客观地说,其疗效还远不能令人满意。放射线治疗肿瘤的早期阶段,由于对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知识所知甚少,多用单次较大剂量照射治疗。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发现采用分次照射疗效更好,且并发症较少,对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较轻。在总结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DT 200cGy/天,DT1000cGy/周的治疗方法,在多种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