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方法建立燃气轮机的变工况特性预估模型,对氢气掺混比为0~100%时燃气轮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参数、部件运行特性及机组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氢气掺混比的提升将使压气机进气量下降,喘振裕度减小;但由于压比的提升,透平有效比焓降提高,机组功率增大,且在高氢气掺混比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得到提升,相比于纯天然气工况,10%,20%,40%,100%氢气掺混比下燃气轮机满负荷的发电效率可分别提高0.03%,0.06%,0.14%和0.86%。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经济性,以冷端系统的变工况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空冷凝汽器风机送风量增大时空冷机组发电功率与对应风机耗功功率的增量,得到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根据相似定律确定迎面风速对风机耗功的影响,并通过冷端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和简化得到机组背压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最终导出了不同环境温度和排汽热负荷下迎面风速对应的最佳真空.根据模型对某330Mw机组在变工况下的最佳真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排汽量的增加或环境温度的升高,最佳真空及对应的风量都增加;当环境温度高于20℃时,环境温度对最佳真空的影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微型燃气轮机的建模研究(上)--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的全工况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通过流体网络对其进行了求解。计算及研究了微型燃气轮机从100%到0%范围内的全工况运行的动态特性及甩负荷动态特性,指出回热器壁温蓄能对微型燃气轮机动态特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图15表1参4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燃气-串级超临界二氧化碳(GT-CSCO2)联合循环的变工况运行特性,建立以5.67 MW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GT-CSCO2联合循环模型。分别确定各设备的变工况运行方法,提出联合循环变工况运行策略,进而分析GT-CSCO2联合循环的变工况特性。研究表明:进口导叶达到最小全速角前后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和流量随负荷变化的特性有较大改变,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底循环的影响大于排气压力;变工况中为维持压缩机入口温度与最终排气温度,底循环流量的减少幅度大于排气流量;负荷在100%~30%之间,GT-CSCO2联合循环热效率由54.80%降低到43.91%,净输出功率与效率约为燃气轮机单机的2倍;与简单回热结构相比,CSCO2循环具有更高的效率,是一种具有良好变工况性能的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全工况下燃气轮机内部运行参数及其所具有的特性规律,以PG9351FA燃机为分析对象,建立具有冷气掺混的重型燃气轮机变工况运行精细模型。该模型采用半经验公式对燃机冷却空气掺混量进行估算,充分考虑了冷气掺混对透平性能的影响,以及马赫数、攻角对透平变工况运行时造成的气流参数变化及速度损失的修正。结果显示:所建模型的精度有所提高,利用其计算所得结果与厂家提供数据相比,数据误差可控制在±0.4%以内,可用于预估燃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应用模型分析了透平背压变动对透平膨胀比分配、排气温度及输出功率(出功)的影响,得到了透平内部气体流动参数和性能参数以及分级特性规律,其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机组在特定运行策略是的全工况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模型.结合具体算例,对该联供系统在采用"以冷(热)定电"的模式下运行变工况时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揭示了系统在不同调节方式下的变工况性能.结果表明,回热度调节具有较宽的冷热负荷调节范围,因此微型燃气轮机联供系统特别适用于冷热负荷变化大而系统内电负荷较稳定的场合.为使系统变工况时保持较高的性能,当冷热负荷增加时应优先考虑发电功率调节,其次采用回热度调节,最后采取补燃量调节;当冷热负荷减小时宜采用相反的调节顺序.研究结果将对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与太阳能辅助抽汽供热系统的余热损失增多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改造方案。利用EBSILON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改造前后机组的整体性能和改造后机组在不同发电功率、背压、热网供回水温度工况下的收益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改造前后机组的(火用)效率与经济性差异。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太阳能辅助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节煤更多,机组回收了集成太阳能产生的余热后供热能力增强;改造后的机组在低发电功率、较高背压和较低热网供回水温度时节煤更多;在低发电功率、较低背压及较高热网供回水温度时机组的供热能力更强;改造后的太阳能辅助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火用)效率更高、系统的经济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8.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中燃气轮机的变工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200 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200 MW级IGCC系统中燃气轮机的变工况特性.详细讨论了在3种调节方式下,燃气轮机负荷、整体空分系数(Xas)、氮气回注系数(Xgn)和大气环境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气轮机负荷的降低,在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IGV)不调时,燃气透平初温(T3)和燃气透平排气温度(T4)均呈下降趋势;在等T3调节时,T4先升高后降低,转折,最在80%负荷时;而在等T4调节时,T3先缓慢降低,而后快速降低,转折点在70%负荷时.在等T3调节时IGV可关闭的角度比等T4调节时的小.当Xas和Xgn增大时,系统发电效率降低.IGV可调的变工况性能比IGV不调时好.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燃气轮机功率和系统功率均下降.当Xas=0.3时,燃气轮机功率和系统功率均随Xgn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微型燃气轮机变工况运行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微型燃气轮机的变工况运行方式。指出微型燃气轮机系统中由于采用了整流逆变电力电子装置,不仅可采用变转速运行方式,同时由于其转速完全不受负载特性的影响,因此可按效率最高的最佳转速线运行。与无回热器的燃气轮机不同,由于受回热器的影响,其最佳转速线应为透平进气温度最高点所对应的转速线。同时提出了若压气机变工况调节存在采用可调静叶的可能性,则系统效率将有显著增加,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燃气轮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机组性能试验数据,定量地得到了可转导叶(IGV)开度变化对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考虑IGV开度变化对机组性能影响的重型燃气轮机性能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稳态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正确反映了燃气轮机参数随燃气轮机功率的变化关系,可以应用于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相似文献   

11.
供热机组变工况及其对经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热经济性分析的不足,利用循环函数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特性参数-热量多耗系数。并运用该指标,对供热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运行经济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于该指标的变化,可直接获得热电联产节煤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提出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得出了直接空冷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实例计算阐明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凝汽压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境温度对湿空气透平_HAT_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HAT循环中各部件的变工况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HAT循环变工况性能,并同简单冷循环进行了比较。结果指出,HAT循环具有良好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14.
应用S2流面正问题计算程序、S1流面计算程序和全三元Euler方程计算程序对某型舰用汽轮机低压末级、次末级静叶进行了弯扭改型设计,分析了舰用汽轮机变工况时叶栅流场的特点和采用弯扭叶片后机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工况运行时,弯扭叶片抑帛了根部反动度随负荷降低而加速下降的趋势和顶部反动度随负荷降低而增大的趋势,提高了叶栅低工况运行时的抗分离能力,同时顶部漏泄损失也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变工况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低温多效蒸发系统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加热蒸汽温度、加热蒸汽流量和供入海水流量对系统的蒸发产物负荷率和单位蒸发产物热耗率的影响,探讨了各效蒸发器中海水的温度和浓度的变化与装置结垢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结垢发生的前提下,即盐水浓缩比不超过2.5、顶值盐水温度低于75℃时,降低供入海水流量、增加加热蒸汽流量和提高加热蒸汽温度有利于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16.
透平叶栅端区二次流具有复杂的涡系结构。Langston实验描述了两支马蹄涡和通道涡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基于Langston叶型构造出有效的前缘壁角,建立涡轮叶栅带有前缘壁角的端壁流动计算模型,分析前缘壁角对端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并评估其在非设计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非设计工况范围内,前缘壁角削弱了前缘马蹄涡和通道涡的强度,降低了流道内部的气动损失,增加了近端壁的流动损失。有效的前缘壁角使前缘附近端壁换热水平减弱,流道端壁换热整体减弱,端壁高换热区沿流向下移,尾缘附近换热有所增加。在一定的非设计工况范围内,前缘壁角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The performance of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that uses an ejector as an expansion device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analysis, a two‐phase constant area ejector flow model was used. R134a was selected as the refrigerant.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results, for any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re are different optimum values of pressure drop in the suction chamber, ejector area ratio, ejector outlet pressure and cooling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temperatures increases, the improvement ratio in COP rises whereas ejector area ratio drops. The minimum COP improvement ratio in the investigated field was 10.1%, while its maximum was 22.34%. Even in the case of an off‐design ope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ystem with ejecto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asic system.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甲醇/电多联产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培  高健  李政 《动力工程》2006,26(4):587-591
利用Aspen P1us仿真工具和甲醇/电多联产系统的变工况数学模型,对串联或并联、以及有否变换单元的4种多联产系统配置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详细比较了它们的电负荷调节范围。分析结果表明:4种系统调节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变换并联系统、变换串联系统、不变换并联系统和不变换串联系统。相关分析方法和结论为多联产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图7参5  相似文献   

19.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_IGCC_系统变工况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分析了影响IGCC系统变工况的因素,基于通用性模块化建模思想,建立了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模型和开发出相应程序软件,通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三种调节方式下系统随负荷与大气温度变化时的变工况特性曲线簇,揭示了系统特性随主要变量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进行了研究 ,绘制了空冷凝汽器特性曲线 ,分析了迎面风速、环境气温、凝汽器热负荷对空冷凝汽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