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泽漆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77例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沐舒坦片,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泽漆化痰方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单项症状咳嗽、咯痰、哮鸣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喘息症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于痰色、质、量的影响,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泽漆化痰方对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对气道黏液分泌(痰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二三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使用Stata12.0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麻杏二三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麻杏二三汤是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创埋线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寒痰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微创埋线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93.3%;两组肺功能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在西医用药治疗的同时,加用微创埋线联合射干麻黄汤,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寒痰阻肺证)的疗效上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温胆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6分钟步行试验(6MWT)、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 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 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IL-8、TNF-α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COPD痰浊阻肺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力,降低其慢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慢性支气管炎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VC、TLC、FVC、MVV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疗效显著,其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二三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痰浊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加味麻杏二三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安全性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肺FEV1占预计值%、动脉PaO2、PaCO2含量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麻杏二三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能增强肺功能、改善动脉血气,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属寒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服中药汤剂,对照组30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案例观察分析芎蒌汤在痰瘀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起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的痰瘀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自愿原则将这70例患者分为两组,35例为采取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5例为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芎蒌汤的观察组。30d后,对比两组的证候积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通过观察对比,30d后,对照组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低于观察组(t=2.3614,P0.05),临床疗效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X~2=5.0000,P0.05)。结论:芎蒌汤作为一种复方中药药剂,可以发挥理气活血、化痰化瘀的功效,在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1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痰浊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痰浊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慢性阻塞性肺病1号方水煎口服,13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慢性阻塞性肺病1号方治疗痰浊壅肺证,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和门诊患者,5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组)和3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0)、震荡斜率(TS)。并进行T0、TS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早数目、室早前的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的相关性分析及不同起源室早T0、TS的组间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老年健康者窦性心率震荡间存在明显差别,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0明显高于对照者老年健康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明显低予对照者,T0、TS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早数目相关,与室早前的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室早起源不相关。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由于T0、TS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相关,可凭借T0、TS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限于样本数量,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益气强心煎剂。周期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HF)、低频(L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心排血量(Co)。结果治疗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1)。对照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5)。结论益气强心煎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富强 《天津中医药》2006,23(4):289-29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中医心病学已成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心主神明"是中医的传统认识,文章从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及临床联系等方面探讨"心主神明"理论是中医心病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交叉对比的方法,对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参麦注射液和门冬氨酶钾镁治疗比较。结果:应用参麦注射液2周后,左室射血分数由29.5±9.0升至36.6±10.2,68.75%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阂冬氨酸钾镁可使37.50%的患者心功能改善,但左室身因分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0例患者予通心络胶囊治疗 ,对照组 5 4例患者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88.4 %和 72 .2 %。通心络胶囊在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射血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CHE)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2-4级的住院CH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40ml(生药8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周,并随访1-6个月。对照组用硝酸甘油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亦为2周,同样随访1-6个月。结果:治疗组用黄芪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临床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2%、78.6%,34.2%、81.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6个月治疗组心脏性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作为HF尤其重症CHF抢救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能荷值、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在改良的Euro—Collins心脏保存液(mEC液)中添加红花注射液与单纯mEC液作对照,观察其对保存心脏的心功能、能荷值及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红花注射液可改善大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增强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很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能荷值、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在改良的Euro-Collins心脏保存液(mEC液)中添加红花注射液与单纯mEC液作对照,观察其对保存心脏的心功能、能荷值及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红花注射液可改善大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增强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很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提供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参考指标.选择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阴虚水犯、心阳虚脱五型,24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CHF患者HRV(SDNN,SDANN)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到心阳虚脱各组HRV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0.01).提示CHF患者HRV部分指标变化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HRV部分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