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针刀疗法改善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关节活动受限的有效性。目方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5月发表的关于针刀医学治疗A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和质量分级,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18篇,样本量共计1 252例。研究结果显示针刀治疗组在改善AS总体有效率[OR=6.80,95%CI(4.29,10.77),P<0.000 01]、BASDAI评分[MD=-1.06,95%CI(-1.49,-0.63),P<0.000 01]、BASFI评分[MD=-0.92,95%CI(-1.27, -0.56),P<0.000 01]、Schober试验[MD=1.20,95%CI(0.70,1.70),P<0.0001]、晨僵时间[MD=-18.05, 95%CI(-20.78, -15.31),P<0.000 1]、胸廓扩张度[MD=1.20,95%CI(1.07,1.34),P<0.000 1]、指地距{病程2年内组[MD=-3.81, 95%CI(-5.39,-2.23),P<0.000 01],病程2年以上组[MD=-11.12,95%CI(-13.22, -9.01),P<0.000 01]}、枕墙距[MD=-1.79,95%CI(-2.63,-0.95),P<0.000 1],颌胸距[MD=-1.56,95%CI(-2.08,-1.04),P<0.000 01]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刀疗法在上述与活动受限有关的9项指标中,对AS的治疗有临床意义,但需要更多高质量RCT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西医多以手术及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临床应用毫针针刺治疗BPH疗效显著,但缺乏循证依据。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疗法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针刺疗法,配合或不配合对照组所用药物;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10-01。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 5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OR=3.21,95%CI(2.25,4.57),P<0.000 01;MD=2.48,95%CI(1.26,3.70),P<0.000 01〕;试验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低于对照组〔MD=-2.39,95%CI(-3.84,-0.94),P=0.001;MD=-10.59,95%CI(-15.20,-5.98),P<0.000 01;MD=-3.50,95%CI(-5.07,-1.93),P<0.000 1;MD=-0.68,95%CI(-0.99,-0.37),P<0.000 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Qmax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3.53,95%CI(2.20,5.68),P<0.000 01;MD=2.75,95%CI(1.62,3.88),P<0.000 0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9.41,95%CI(-15.87,-2.94),P=0.004;MD=-2.99,95%CI(-4.86,-1.12),P=0.002;MD=-0.74,95%CI(-1.33,-0.15),P=0.0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2.84,95%CI(1.67,4.82),P=0.000 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IPSS、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2.88,95%CI(-3.43,-2.32),P<0.000 01;MD=-12.25,95%CI(-16.92,-7.57),P<0.000 01;MD=-4.41,95%CI(-8.03,-0.79),P=0.02;MD=-0.59,95%CI(-1.03,-0.15),P=0.008〕。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IPSS、Qmax、PVR、PV、QOL 5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改变效应模型对合并结果影响不明显。对临床有效率、IPSS、Qmax、PVR、QOL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的漏斗图双侧基本对称;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较为分散,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和Qmax高于对照组,IPSS、PVR、PV、QOL低于对照组。因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依据Meta分析要求,计算机检索PubMed、CBM、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计算机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并辅以手工检索作为补充,手工检索年限为2016—2019年,纳入的文献是以针刺结合关节松动术为干预措施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文献由两名专业人员独立检索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6篇文献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Chi~2=10.65,P=0.78,I~2=0,OR=4.34,95%CI(2.91,6.47),Z=7.18,P0.000 01];8篇文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异质性检验:[MD=-1.53,95%CI(-2.37,-0.69),Z=3.56,P0.000 01];5篇文献报道了肩关节活动度(ROM)5个方面异质性检验的结果分别为前屈[MD=16.55,95%CI(2.14,30.95),Z=2.25,P0.000 01]、后伸[MD=10.37,95%CI(4.80,15.93),Z=3.65,P0.000 01]、外展[MD=14.88,95%CI(7.53,22.23),Z=3.97,P0.000 01]、内旋[MD=12.10,95%CI(10.38,13.83),P0.000 01]、后旋[MD=12.58,95%CI(10.84,14.32),P0.000 01]。没有文献报道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明确,可减轻患者疼痛,有一定安全性,中医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关节松动术将对肩关节周围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Springer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针灸治疗PTSD的随机对照和临床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累计7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在改善PTSD患者临床监测量表(CAP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药物帕罗西汀[MD=-2.92,95%CI(-3.49,-2.34),Z=9.97,P0.000 01][MD=-1.05,95%CI(-1.25,-0.84),Z=10.06,P0.000 01][MD=-0.85,95%CI(-1.11,-0.60),Z=6.53,P0.000 01],并且针灸使CAPS积分减少趋势更显著[MD=6.25,95%CI(1.97,10.53),Z=2.86,P=0.004];在降低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积分方面优于常规药物舍曲林[MD=-5.22,95%CI(-6.69,-3.76),Z=6.98,P0.000 01]。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出血、血肿、晕针,对照组西药的不良反应出现频次显著高于试验组。结论针刺单用或配合常规药物及其他疗法治疗PTSD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和其他疗法,但仍需更多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其建库~2018年10月。获得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715例受试者。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D=5.02,95%CI(3.05,8.28),Z=6.34,P<0.001];实验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评分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MD=-3.09,95%CI(-4.51,-1.67),Z=4.28,P<0.001];实验组患者Ashworth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MD=-0.84,95%CI(-1.01,-0.67),Z=9.48,P<0.001];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MD=10.41,95%CI(8.74,12.09),Z=12.19,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报告。结论:研究显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相比于其他疗法,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肌肉痉挛效果更好。但由于纳入文献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中使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中常用中、英文7个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linical trials.gov、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文献发表选取区间为从建库起至2019年3月。将检索出的相关文献按照本次研究所设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等进行筛选,得到最终纳入文献。由3名资深研究者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其评估标准参照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同时运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按照检索标准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58篇,其中中文数据库检索出文献152篇,英文数据库英文文献6篇,按照要求最终纳入文献7篇。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示[OR=3.56,95%CI (2.22,5.71),P<0.000 01];关节疼痛改善情况Meta分析结果示[MD=-1.14,95%CI(-1.83,-0.46),P=0.001];WOMAC评分改善情况Meta分析结果示[MD=-19.26,95%CI (-21.45,-17.07),P<0.000 01];肿胀度改善情况Meta分析结果示[MD=-0.30,95%CI (-0.40, -0.21),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Meta分析结果示[OR=0.09,95%CI (0.03,0.31),P=0.000 1]。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有效率、缓解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减轻关节肿胀度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值得推广。但其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一运用独活寄生汤或针灸方面证据不足,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读秀数据库中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在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通过RevMan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 0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试验组1 027例患者,对照组1 023例患者。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估分析共包含10项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32,95%CI(2.18,5.06),Z=5.57,P<0.000 01]。心电图的评估分析共包含9项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OR=1.33,95%CI(1.15,1.54),Z=3.89,P<0.000 01]。心绞痛改善的评估分析共包含7项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OR=4.98,95%CII(3.45,7.19),Z=8.59,P<0.000 01]。高切全血黏度的评估分析共包含4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0.35,95%CI(-0.52,-0.19),Z=4.24,P<0.000 1]。低切全血黏度的评估分析共包含4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1.18,95%CI(-2.22,-0.14),Z=2.22,P<0.000 01]。血浆黏度的改善的评估分析共包含4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0.14,95%CI(-0.18,-0.09),Z=5.54,P<0.000 01]。血细胞比容改善的评估分析共包含2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2.15,95%CI(-5.70,1.40),Z=1.19]。纤维蛋白原改善的评估分析共包含2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0.27,95%CI(-0.92,0.37),Z=0.83,P<0.000 01]。血清BNP改善的评估分析共包含2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38.86,95%CI(-61.37,-16.35),Z=3.38],血清CRP改善的评估分析共包含2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D=-2.37,95%CI(-5.56,0.81),Z=1.46]。结论 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临床总疗效,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心电图、改善患者血流变学、降低患者血清BNP、CRP等指标方面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成人哮喘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 Fang)、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加手工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9年11月,纳入公开发表的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与安慰剂或西药对比治疗成人哮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RCT,共838例患者,试验组427例,对照组411例。Meta分析结果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成人哮喘可提高临床疗效[Z=5.39,OR=5.53,95%CI(2.97,10.32),P0.000 01],肺功能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水平[Z=10.74,MD=0.39,95%CI(0.32,0.46),P0.000 01],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值(PEF)水平[Z=6.92,MD=29.58,95%CI(21.20,37.96),P0.000 01];降低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Z=3.77,MD=-0.04,95%CI(-0.07,-0.02),P=0.000 2];改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Z=10.54,MD=3.10,95%CI(2.52,3.67),P0.000 01]。仅有1篇文献提出2例不良反应,2篇文献明确提出无不良反应,其余文献未提及。结论现有数据证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成人哮喘在改善ACT评分、降低EOS水平、提高肺功能水平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191-1197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来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所有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合计9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总有效率(OR=4.93,95%CI[3.23,7.52],Z=7.40,P0.000 01)及显愈率(OR=2.99,95%CI[2.24,4.00],Z=7.37,P0.000 01)优于对照组;在减少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方面优于对照组(MD=-34.13,95%CI[-47.51,-20.75], Z=5.00,P0.000 01)。【结论】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所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有局限性,仍需要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干眼症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美国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各大数据库中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干眼症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4月,采用Cochrane 5.1.0提供的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涉及1 752例患者。与单纯人工泪液相比,针药结合治疗干眼症在提高总有效率[OR=3.96,95%CI(3.05,5.14),P<0.000 01]、延长泪膜破裂时间[MD=2.05,95%CI(1.50,2.59),P<0.000 01]、提升泪液分泌量[MD=2.24,95%CI(1.14,3.33),P<0.000 01]、改善患者荧光素角膜染色[MD=-0.88,95%CI(-1.13,-0.64),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临床路径护理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由2位研究者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10篇研究,包括5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OR=4.48,95%CI(1.95,10.26),P=0.00041,提升患者健康知识评分[MD=9.10,95%CI(6.41,11.79),P〈0.000011,减少平均住院时间[MD=-4.20,95%C,(-5.60,-2.80),P〈0.000011,降低术后并发症10n=0.27,95%叫(0.12,0.62),P:0.0021及医疗费用[MD:-1.88,95%CI(-2.69,-1.07),P〈0.00001]。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23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 436名患者。Meta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1.15,1.25),P<0.000 01],减轻患者腹痛症状[RR=-1.65,95%CI(-2.10,-1.20),P<0.000 01]及压痛症状持续时间[RR=-2.03,95%CI(-2.75,-1.31), P<0.000 01],促使体温尽早恢复正常[RR=-2.14,95%CI(-2.45,-1.83),P<0.000 01],降低患者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数[RR=-1.58,95%CI(-2.43,-0.73),P<0.000 3]、中性粒细胞比值[RR=-4.50,95%CI(-5.95,-3.05),P<0.000 01]及血清CRP[RR=-2.17,95%CI(-2.53,-1.81),P<0.000 01]。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局部(腹痛和压痛症状)及全身(体温)持续时间,降低炎症指标,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上述结论仍需更高质量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循证角度系统评价中药离子导入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万方、CNKI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手工翻检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期刊,搜索有关中药离子导入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涉及肩手综合征患者504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能够提高22%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2,95%CI(1.11,1.35),Z=3.94,P<0.0001],缓解疼痛[MD=-1.55,95%CI(-2.08,-1.02),Z=5.72,P<0.00001],改善患肢运动功能[MD=6.01,95%CI(5.15,6.87),Z=13.73,P<0.00001],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D=9.07,95%CI(5.95,12.19),Z=5.69,P<0.00001]。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合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中医特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放疗、化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止到2017年4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黄芪多糖联合放疗、化疗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5.1.0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 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个RCT,共7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OR=1.93,95%CI(1.24,3.00),P=0.003]、卡氏评分[MD=9.33,95%CI(7.26,11.40),P0.000 01]、CD_3~+[MD=11.26,95%CI(10.40,12.11),P0.000 01]、CD_4~+[MD=10.51,95%CI(7.64,13.39),P0.000 01]、CD_4~+/CD_8~+[MD=0.39,95%CI(0.32,0.46),P0.000 01]、白细胞计数[MD=1.81,95%CI(1.49,2.13),P0.000 01]、中性粒细胞计数[MD=2.23,95%CI(1.84,2.61),P0.000 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然而,仅有1篇研究报道不良事件。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放疗、化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减少放疗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由于此研究纳入文献数量过少且质量不高,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大型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耳穴压豆对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linicalTrial中耳穴压豆应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年8月,参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RCT文献,涉及患者11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降低术后6h(MD=-1.84,95%CI[-2.65,-1.04],Z=4.50,P<0.000 01)、24 h(MD=-0.85,95%CI[-1.25,-0.46],Z=4.22,P<0.000 1)、48 h(MD=-1.22,95%CI[-1.86,-0.58],Z=3.73,P<0.05)、72h(MD=-1.16,95%CI[-1.64,-0.67],Z=4.64,P<0.05)的VAS评分,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8.70,95%CI[1.89,40.10],Z=2.7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5,95%CI[0.05,0.43],Z=3.56,P<0.05)。术后7d的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能够有效减轻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大规模、高质量、多中心的RCT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刘美玲  张青颖  郭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268-4275
背景 调控血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但不良反应多有发生,阻碍了患者坚持按照推荐剂量用药。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研究发现针灸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相仿,但不良反应少。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干预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比较针刺疗法与口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试验组采用单一的针刺疗法,对照组以指南推荐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为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12-31。根据Cochrane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 3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28,95%CI(0.77,2.15),P=0.34;MD=-0.06,95%CI(-0.13,0.02),P=0.13;MD=0.11,95%CI(-0.07,0.28),P=0.24;MD=0.01,95%CI(-0.09,0.12),P=0.84;MD=-0.81,95%CI(-2.75,1.13),P=0.41〕。试验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MD=0.16,95%CI(0.04,0.28),P=0.009〕,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MD=-3.19,95%CI(-4.52,-1.87),P<0.000 01;OR=0.28,95%CI(0.14,0.59),P=0.000 7〕。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OR=3.86,95%CI(1.97,7.56),P<0.000 1〕。对报道总有效率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图形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在升高HDL-C方面优于他汀类药物,并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中医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小;但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增加其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 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Med、Embase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纳入有关针灸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个RCT,共9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处理),处理组(针灸治疗+常规处理)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更高[RR=1.27,95%CI(1.14,1.42),P<0.000 1];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短[MD= -11.48,95%CI(-16.66,-6.31),P<0.000 1];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SMD=-2.36,95%CI(-3.02,-1.69),P<0.000 01];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更短[SMD=-2.37,95%CI(-3.34,-1.40),P<0.000 01]。结论 针灸可以有效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但是,由于所纳入的文献证据质量等级不高,因此仍需要通过临床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双盲试验来进一步补充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