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自贡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贡市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等综合防治措施后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按不同方位在市所辖的4区2县随机抽取30个调查点进行儿童甲肿率,尿碘,不同层次碘盐,不同人群健教等指标的现状调查。结果: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甲肿瘤由防治前27.02%下降到11.85%。儿童尿碘水平由防治前62.46μg/L上升到108.27μg/L,生产、批发仓库碘盐合格率为92.00%,90.40%,零售点和居民盐碘合格率为56.57%和57.16%,健教问卷小学生知识及格率为80.13%,家庭主妇及格率80.65%。结论:自贡市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人群碘缺乏状况已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下称健教)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传播健康信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制作材料的来源与市场经济时期不同,所以传播的费用也有较大差别。世行贷款项目一血防健教启动以来,血防健教材料的短缺,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对本省利用血防健教材料资源和研究制作新的传播材料的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居民问卷调查在东、南、西洞庭湖各随机抽取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对11~60岁居民进行血防健教材料认识的定量问卷调查。问卷中分别列出60年代前制作的过去健教材料,如毛泽东的诗词《送…  相似文献   

3.
血防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健教),对于疫区居民普及血防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结合《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研究》课题,于1993~1995年在云南巍山县中和村开展了健教工作,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1试区概况中和村为典型的高原峡谷地貌,海拔1720~2572m,为大山区血吸虫病疫区。全村仅靠一条山间小道与外界保持交通联系,是一个闭塞、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1992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19.81%,钉螺感染率为1.41%。2内容与方法2.1健教措施全村分为试验区(含5个自然村)…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四川省自1992年起,对33个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进行血防健康教育的进展。1995年初对前三年工作进行了中期评价。结果表明:经执行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策略,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年分别达73.4%,76.4%,78.2%),后卫生行为形成率逐步年增加(18.6%,33.0%,44.0%);接触疫水的相对接触指数逐年下降(11.6,9.2,7.4)。据调查已无急性感染发生。说明我省健教策略措施是正确的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0年湖南省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湖南省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进行评估,方法:每个市,州随机的取2个县市区进行盐碘,尿碘,甲肿率,健教等指标的分析.结果: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2.5%,但盐碘含量>60mg/kg者占5.9%,尿碘中位数423.5ug/L,8-10岁儿童甲肿率触诊法为3.6%,3项指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结论:湖南省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应注意适当降低食盐加碘浓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防治中的作用,应用视听手段、人际传播和血防实物对成年居民进行教育干预后,目标人群血防知识及格率和血吸虫病检查态度正确率分别比干预前至少提高16 .8 % 和19.0 % ,查病依从率和自觉查灭螺人数比例分别比干预前至少提高12 .6 % 和47 .9 % 。参加改水、改厕和牲猪圈养等防治活动的居民明显增多。A、B两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 .2 % 和0.6% 降为0 和0 。健康教育是鼓励居民积极参加防治活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家庭妇女-家庭-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和“学生-家庭-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对农村地区不同人群碘缺乏病(IDD)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变化的效果。方法 在苏北涟水县农村选择调查点、对照点,分别按 同健教模式于干预前及1个月后随机调查3个村330户居民和村办小学5年级学生,采用入户问卷和集体问卷调查,入户作碘盐保存情况记录。结果 实施“家庭妇女-家庭-社区”模式后,居民IDD知识及格率由10.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水平,通过健教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慢病的目的。方法 2015~2016年在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的部分5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干预前调查368人,经过1年干预后,调查326人,对饮食习惯以及吸烟、饮酒等行为与慢性病关系的认识有显著性提高,对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预防意识方面的认识也有显著提高。结论长期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提高居民对慢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预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西省不同类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健康教育(简称健教)材料的可及性,以及居民对血防健教材料的接受度及需求,为今后血防传播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制定血防健教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湖沼型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村各1个作为调查点,采用统一问卷形式对调查点20岁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同时,采用半结构化专题访谈的形式对调查点的基层公务人员(乡镇管理人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县血防站防治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访谈。结果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村分别问卷调查348人和309人,其中获取血防知识渠道有效问卷分别为347人和304人,血防健教传播材料的需求问卷全部有效;居民获得血防健康及疾病防治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平面类材料",山丘型流行区"平面类健教材料"的可及率为85.5%(260/304),高于湖沼型流行区的60.8%(211/347)(P 0.01);两种类型流行区"视频类健教材料"的可及率均较低,分别为湖沼型20.5%(71/347)、山丘型18.4%(56/304)(P 0.05);湖沼型流行区"实用类健教材料"的可及率为57.4%(199/347),高于山丘型流行区的28.0%(85/304)(P 0.01)。血吸虫病传播材料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效调查问卷为348份和309份,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居民对"实用类健教材料"的需求分别为75.9%(264/348)和67.3%(208/309)(P 0.05);对"平面印刷类材料"需求分别为12.6%(44/348)和10.4%(32/309)(P 0.05);山丘型流行区居民对视频类材料的需求率为22.3%(69/309),高于湖沼型流行区的11.5%(40/348)(P 0.05)。通过走访两地93名基层公务人员,共收集254条有效意见和建议,其中19.3%(49/254)认为低文化程度村民对文字多的平面印刷类材料接受信息有难度,偏好于实用类宣传材料,讲求实惠;13.4%(34/254)建议平面类健教材料应注重医生面对面解读环节;16.9%(43/254)建议视频多媒体类材料的设计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并增加病例案例;27.2%(69/254)建议(平面、视频、实用类) 3种类型的血防健教材料应联合推广应用,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23.2%(59/254)认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应该共同参与血防健康宣传,以树立良好的血防健康理念为导向。结论不同类型流行区居民均更愿意获取浅显易懂、直观、贴近流行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的血防信息,平面印刷类血防健教材料是两类流行区居民获得血防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血防健康教育是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东至县挖沟村(健教试点村)1995年夏季开展的健教个案问卷调查资料,分析3年来的健教效果及其对象中知识与卫生行为的反停现象。l调查方法根据世行贷敖血防控制项目方案关于非试点县健教工作的要求,对挖沟村(为一层村,人群感染率1989年调查基数>15%)的健教对象,参照项目方案设计的个案调查表以问卷方式进行逐项调查询问。并自西向东沿该村外江滩等距离选取3个观测点,连续3d进行人群接触疫水客观指标调查200人,每个点同时观测22h。2统计方法个案调查设三大项2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预防知识、信念、行为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 ,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粪检方法调查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经过 1年健康教育后 ,再次粪检并采用无记名问卷方法调查KAP。 结果 初次调查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 9.96% (186/ 1868) ;实施健康教育 1年后 ,寄生虫感染率为 5 .93 % (5 4/ 911) ;问卷调查中知识知晓率 13项 ,有 7项在 60 %以上 ;信念形成通过健康教育宣传等获取 ;行为形成率 7项中有 6项形成率在 85 %以上。 结论 开展防治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 ,可提高居民的防病知识 ,逐步形成健康行为 ,使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项目自 1 992~ 1 998年在四川 8个地、市、州 4 1个县 561 4个行政村进行 ,此期间 ,全省建立健全了血防健教网络 ,培养人员 ,根据基线调查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摸索出有效的传播途径 ,并据此制作出 1 0余种近 30 0万份健教材料。同时 ,选出两个县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试点 ,摸索出很多经验指导全省。项目执行终期采用资料回顾 ,问卷调查 ,观察及专题小组讨论四种方法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表明 ,人群认识正确率提高了 1 1 .2 % ,卫生行为形成率提高了 4 8.4 % ,查病、治病依从性分别提高了 35.5%和 36.8% ,有力地配合了我省血防项目的实施 ,使全省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了 4 6.2 % ,耕牛感染率下降 64.4 % ,疫区范围缩小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应用视听手段、技能培训和提供防护药品对鄱阳湖重疫区成年男性居民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育干预后,实验组血防知识及格率和对血吸虫病检查及化疗态度正确率分别由80.00%和67.06%提高到91.36%和97.53%,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7%和31.25%;查病和化疗依从率分别由71.91%和75.28%上升到85.23%和92.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6%和32.18%;游泳接触疫水率由10.05%下降到2.28%,比对照组下降了78.29%;但实验组捕鱼接触疫水率由25..06%上升到36.94%,总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未见下降。对照组查病和化疗依从率较上年显著下降,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对此目标人群,目前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其血吸虫病检查和化疗的依从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官兵对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情况 ,为开展常见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在预调查的基础上 ,参照有关 KABP调查标准 ,多级整群抽取 2 10 0名官兵为调查对象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 知识平均得分 35 .38(满分 10 0分 ) ;态度与信念平均得分 6 6 .0 4 (满分 90分 ) ;行为平均得分 6 5 .6 4 (满分 10 0分 )。知识知晓率 16项有 12项在 5 0 %以下 ;态度、信念形成率 9项有 5项在 6 0 %以下 ;行为形成率 10项有 6项在 6 0 %以下。 结论 武警部队官兵关于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 KABP水平较低 ,很有必要进行专题健康教育 ,以提高寄防知识水平 ,纠正不正确的态度与信念 ,使行为健康化  相似文献   

15.
成年妇女健康教育在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血吸虫病流行区成年妇女防治血吸虫感染所起的作用。方法 :在鄱阳湖流行区 ,应用视听教育和技能培训对 16岁— 60岁妇女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在教育干预后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和对预防及化疗态度正确率分别由 55.3%和 68.0 %提高到 84 .8%和 91.9%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32 .5%和 2 1.8% ;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9.5%和 19.4 %下降到 6.7%和 7.1% ,比对照组分别减少 4 2 .0 %和 66.1% ;对子女进行血吸虫病预防教育的人数百分率由 4 8.4 %提高到 96.9% ,比对照组提高 35.0 % ;携子女接触疫水率和 3岁- 5岁儿童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 54.8%和 17.6%下降到 6.3%和 2.7% ,比对照组同龄组儿童分别减少 87.9%和 86.0 %。对照组在同期内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控制湖区成年妇女及其儿童的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6.
成年妇女健康教育在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血吸虫病流行区成年妇女防治血吸虫感染所起的作用。方法 :在鄱阳湖流行区 ,应用视听教育和技能培训对 16岁— 60岁妇女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在教育干预后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和对预防及化疗态度正确率分别由 55.3%和 68.0 %提高到 84 .8%和 91.9%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32 .5%和 2 1.8% ;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9.5%和 19.4 %下降到 6.7%和 7.1% ,比对照组分别减少 4 2 .0 %和 66.1% ;对子女进行血吸虫病预防教育的人数百分率由 4 8.4 %提高到 96.9% ,比对照组提高 35.0 % ;携子女接触疫水率和 3岁- 5岁儿童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 54.8%和 17.6%下降到 6.3%和 2 .7% ,比对照组同龄组儿童分别减少 87.9%和 86.0 %。对照组在同期内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控制湖区成年妇女及其儿童的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江滩地区不同防治对策控制血吸病传染源及滩地污染效果的观察.方法根据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分别实施"人畜化疗+健康教育"及"江滩综合治理+人畜化疗+健康教育"策略.与实施一般防治对策的对照试区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各试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80%以上,感染度下降了90%以上,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70%;滩地野粪阳性率显著下降,滩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人畜化疗+健康教育"及"江滩综合治理+人畜化疗+健康教育"策略,较实施一般防治对策的对照试区更能有效地控制传染源,人畜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率,人均接触疫水率下降了42.02%;居民接触疫水频次、指数A、指数B分别下降了63.71%、33.3%、13.48%。不同职业人群中,学生指数A、指数B有所上升,其他人群均有所下降;20岁以下青少年指数B有所上升,不同接触疫水方式改变情况不一样,游泳、打粽叶、放牧上述三项指标均有所上升。上述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控制进人疫区外来人群接触疫水频次、指数A、指数B效果不理想,分别上升了64.28%、88.39%、90.93%。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高原平坝型重疫区采取“人畜扩大化疗加重点环境灭螺杀蚴及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经3年防治,试区居民感染率由34.19%下降至2.13%,家畜感染率则下降为零;低龄人畜新感染率下降95%—100%;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分别由0.51%和0.0073只/框(每框面积为0.11m2)下降为0.03%和0.0003只/框,下降率达94%-95%。费用-效果分析显示,试区费用使用情况良好。表明采取此项防治对策能够控制高原平坝区的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