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瑜胜 《社科纵横》2007,22(7):34-35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相融合,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更加紧迫的任务,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在农民收入增长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非农业生产收入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项。当前,要实现持续的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加强少取多予的农业保护、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切实有效的工业反哺、因地制宜的农民合作和社会福利支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探求》2017,(5)
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我国各地方兴未艾,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激发了新型业态的产生,大大地拓展了农村农业的发展空间,有效地增加了农民增加,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应抓住关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伸延农业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不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与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并推动全面形成社会共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章主要论述了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物质生活 ,而且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精神生活。从而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权益得失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英  田光 《学术交流》2007,(4):111-11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对城市化涉及的核心群体——农民权益的“得”与“失”是不容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城市化中,农民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其“失”甚至可能更重于“得”。城市化的社会经济特点、强势群体的掠夺以及政府利益介入、农民自身的缺失等都有可能成为农民权益“失”的原因。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与农民受益的一致性,并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利益的分配制度,进而提高农村的聚集效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等是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7,(8):59-64
农旅融合的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有积极作用。依然存在农业、农村、农民的都市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将有助于形成城乡生态、文化交融的新型全域城市化格局。本文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探索都市区休闲农业发展,以期为其他相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农业搞不上去,四个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要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很需要认真地研究农村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实现四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城市问题,尤其是城市化道路,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城市化进程及目前水平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产物。城市化的过程,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农民进入市场李波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进入市场,就谈不上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农业进入市场的关键是把农民推向市场。因此,应当尽快地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必须有一个货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作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被经常提及,但对它的研究只偏重于现象分析上,系统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本文拟就农业比较利益的定义、特征、功能、评价指标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应是深度城市化与逆向城市化的同步推进。深度城市化就是经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镇村市镇化、居民知识化、社会保障化。逆向城市化就是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发展城市农业,发展废物零排放产业、废物利用产业、清洁清洗产业,大力发展郊区住宅产业。文章最后就发达地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出了6点对策,并介绍了可借鉴的美国市镇发展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多年来商品流通体制总离不开一个统字?农村商品生产不发达,东西少是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左”的思想影响。许多人习惯于把今天的农民看成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的小生产者,错误地认为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必出资本主义,怕农民富,特别是怕农民通过发展商品生产致富。为了限制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就从流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创新》2008,2(4)
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有增无减,农业仍然是没有解决规模狭小、分散的小农经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9亿农民依靠农业只能走向相对贫穷;由此产生城乡差别仍继续扩大;中国经济结构、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增加,农业将处于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是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甘肃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要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位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创新甘肃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夯实甘肃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1、领导策略上重乡村、轻街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的发展地位,就必须重视农村工作。因此各级政府的领导精力一般都集中在乡(镇)村(队)上,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了,政治稳定了,生产发展了,收入增加了,按人口比较来说最少70%以上的问题就解决好了。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农民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城市化与个人的城市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宏观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城市化;一个是微观的角度,即个人的角度,研究个人的谈市化。社会的城市化是指一个社会随着工血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特质得到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个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要经历一个从权村人到城市人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个人的诚市化。就目创我国的城币化来说,合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  相似文献   

16.
农业比较利益低是一条客观规律。农业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自然的收缩。但它的收缩不可能到达承担不了其他产业发展的状态。所以,对农业的耽心以及对农业的保护都是主观的,毫无意义的。听任农业份额的下降并非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败,而恰恰是相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相对数的下降,极其显著地低于农业产值相对数的下降。1952年至198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7%下降到35%,但同期农业劳动力占工农业总劳动力的比重,仅由88%下降到74%。而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则由13,150万个,增加到30,467万个,即增加1.3倍。一般地说,只有当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向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转变之后,或当非农业产业的劳动力已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相当大时,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被给予、被迫适应的城市化角色,虽然也能够承担并逐渐完成城市化的历史任务,但是,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而且,效率低下;主体性、主动性的缺失,也难以保证农民自身发生革命性嬗变。肯定并培育农民的主体性,赋予农民主动权,既可以让政府减负,又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化。对农民来说,城市化角色的恰当定位,不仅关系到他们当下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其将来的经济社会地位和个人福祉,同时,也与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九星村城市化发展实践的启示在于,农民能够通过实现主体性、发挥主动性,通过求实创新,消弭各种障碍性因素,实现所在村域城市化目标,推动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因国家征收而失去土地,面临生存危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远非一次性发放有限征地补偿款所能解决的。从政府来讲,必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并系统协调其与征地补偿制度的关系,确保行政损失补偿和给付行政两种制度协调发展。建立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应遵循生存考虑、发展、自立自强与补充等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作为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农民和开发商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农民和开发商等个体利益,实现公益和私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娜 《学术交流》2008,(1):85-88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在我国实现纯粹的商业保险有难度,可以实施各级政府扶持、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补充、利益共同互济、农民广泛参保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