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落实,生态空间限建区作为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之间的缓冲地区已经成为城市生态修复的重点地区.研究以苏州为例,对城市开发边界外生态空间限建区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包括高强度城市开发占用生态空间,零散用地无序扩张,乡村建设导致生态空间品质下降,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等.基于此,研究进一步从增加城市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边界元法求解二维不可压粘性流动的Ω-ψ方程。通过适当的数学推导,导出了关于流函数ψ。涡量ω的边界积分方程,并把它们在区域边界上离散,求解。二维扩张管道的计算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较优越的求解二维粘性流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二维问题为例介绍了边界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离散方法,用算例介绍了利用边界单元法进行形状优化的方法及程序。  相似文献   

4.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实现了以农村为主到以城市为主的转变。中国的挑战是城镇化如何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发达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解决的是通过城市化提升和优化城市功能和吸引城市人口。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在一个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或者急剧扩张、经  相似文献   

5.
飞行最大可控边界集及其机动边界保护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优化控制和不变集理论,论述了飞行安全边界集及其计算方法。考虑受控制约束的情况,对系统进行增广,利用水平集算法,对某客机纵向含舵机特性的增广系统的飞行安全边界集进行了计算。利用计算结果,构建了飞行边界保护控制器,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有效保护飞机飞行在不变集定义的安全边界内,且不影响正常的飞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边界元法与序列无约束优化方法相结合,对平面应力下的弹性体进行了形状优化.在优化过程中,用虚拟目标法处理多目标问题.为了避免烦琐的灵敏度分析,采用了“新单纯形方法”.文中作的例题.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等技术手段,采集开封市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等方法,通过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进行城市扩展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辅以城市扩张强度指标,研究开封市城市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即定量分析其空间动态扩张趋势。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环境、人口、政策等多种因素,研究城市扩展的驱动力,以及城市动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立体匹配中边界模糊、无纹理区域的边界误匹配、初始匹配代价过于粗糙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数据项的图像边界信息强化算法。通过归一化匹配代价削弱匹配不利的像素点;通过设置权值强化边界信息,对边界进行匹配约束。实验证明,新的能量函数能在边界区域得到正确视差;消除了大量无纹理区域的不连续线段;以较少的迭代次数提高了优化效果。在图片无纹理区域可降低14%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增长的重要形态是郊区型开发区扩张,这种扩张,因功能单一而容易导致城市居民就业与居住的高度分离,并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反之,社区化形态的都市产业空间与生活开发,有助于实现产住一体化,以及产业、居住、商业、生活功能的聚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集约化、便利化和精明化增长。  相似文献   

10.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对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多数研究对于中小城市关注度较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LUS模型并耦合规划政策的县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本文以庐江县为研究案例,在进行2014-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和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对202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结合生态与耕地保护等相关政策指标,最终划定庐江县城镇开发边界.结果显示,(1)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总体精度值为0.98,Kappa系数为0.97,模型展现出较高的精度;(2)预测2025年庐江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64.9 km2,2020年至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13.1 km2;(3)兼顾土地利用发展自然规律与政策影响因素,城镇开发边界能有效地避免城镇用地对基本农田与生态红线的侵占,以实现三者之间良好的空间协调,可以为快速城镇化时期中小城市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生态安全现状,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历年遥感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城市扩张生态效应指标体系,探究1980—2017年乌鲁木齐市城市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1)1980—2017年间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面积增加6.35 km2,以林地、草地和水域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面临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了在大尺度上定量化地识别生态重点保育空间进而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利用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模块及碳储存和固持模块对杭州市域范围十区三县市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量化评估。通过空间分析和数据信息分析反映生物多样性的生境质量和碳储量的双赢区域,通过模型参数设置的敏感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分析确保分析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域各区县的生境质量以及碳储量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生态服务水平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纳入城市土地利用决策过程,确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优先保护区域,为城市刚性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适宜露采金属矿山采坑境界面的生态修复技术,为同类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方法]以江西某露采铜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其采坑境界面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成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采坑境界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采坑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原生态系统和地貌景观损毁、裸露创面自然修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出现了诸如用地总量急剧增长、城市公共用地比重上升、城市容积率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等趋向,以及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粗放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力量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趋向与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以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推进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城乡空间的合理开发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的重要前提。以湖北省枝江市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统计功能,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枝江市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并将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匹配性研究模型、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研究模型和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动态模拟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现状空间格局的匹配性、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潜力和空间扩张趋势。本研究对枝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为类似市(县、区)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ocess of unprecedented urban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great many of Chinese cities have witnessed a rapid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to different degrees. With the continuous compilation, amendment and enforcement of urban planning,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spatial environment, street patterns and textures and even the social aspect of cities have changed conspicuously, all of which have directly happened to the spatial forms of the dimension, or even the multi-dimension of a certain city. By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explicit tokens of the spatial forms of citie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et up a model of factors that affect urban forms, as well as discuss the attributes, protection,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potential of urban la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orms.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s for urban design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deling and construction-management of desirable spatial forms of cities, 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quantitatively appraising and analyzing the large-scaled spatial forms of cities, thus offering technical support to municipal government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of planned construc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s. 2006BAJ03A04, 2006BAJ4B067)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紧密相关,本文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中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CO2排放纳入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分析31个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1)2004~2014年间,31省市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整体上升,反映我国近年来,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提高,生态安全水平向良性趋势发展;(2)在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度的空间分异上,西部地区的耦合度主要处在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中部地区多在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体现了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水平呈梯度空间分布;(3)从2004、2009和2014年的截面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度属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的土地利用制约型,高度协调耦合区间的省市区数目减少,没有省市区处于极度协调耦合区间,说明我国各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水平还较低下.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粮食、土地和城镇化加速3个基本问题论述为前提,从国际上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然后针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改革的三大突破口:收入分配政策与第三产业发展、农民流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城市居民“房改”与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选择,提出本项目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街区尺度区域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城市局部区域的微气候特性.本文从量化城市地表要素对局地气候影响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基于街区边界和区域内空间特性指标计算的局部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划分方法,该方法面向街区单元,较好地描述了街区尺度局部区域的精细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时相TM/ETM+影像,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蚌埠市景观进行分类,解译得到2004和2012年土地利用专题图,采用景观指数法分析了蚌埠市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湖泊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景观类型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导致建设用地急速增长,占用了草地、耕地,使城区不透水面积增加,改变了城市地表径流和入渗原有的产汇流条件,导致城市湖泊水质下降.城市的景观平均分维数较低,反映出蚌埠市景观格局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大,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对城市综合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