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永霞 《山西建筑》2002,28(3):146-147
介绍了新建铁路西安南京线A土-15标DK326+000~DK333+900段采用三维土工网垫撒草籽种草对弱膨胀土路堑边坡进行防护的技术,着重阐述了三维土工网垫的特性、基本性能、技术参数、作用及网垫的选择、施工方法,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以后在此种地质条件下边坡防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志强 《山西建筑》2008,34(8):279-280
针对路基边坡防护设计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土工网垫边坡的防护机理和植被防护机理,详细地阐述了三维土工网垫结合植被防护技术的施工工艺,得出了该技术能美化景观、优化行车环境,实现工程防护与环境保持相和谐的目的,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三维植被网和土工格栅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勇 《山西建筑》2006,32(19):298-299
介绍了土工网垫、三维植被网、土工格栅在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方法,并指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优势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王文海  陈景林  朱海云 《山西建筑》2007,33(22):130-132
根据水任(河池)至南宁高速公路No.5标段的施工经验,论述了三维土工网垫配合土工格室喷植草边坡防护施工工艺特点、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以推广该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19,(9):198-200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不断增加,高填深挖边坡越来越多,而传统的边坡圬工防护往往与环境不协调,与绿色建筑格格不入,往往增加工程造价,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加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居住环境要求增多,植被防护渐渐变成新宠。文章介绍一种生态护坡工艺,即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工艺,其利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与三维土工网垫相互结合,成为防风固土、抗张抗剪的整体边坡结构,既有效保护了坡面,减少了风、雨、重力对边坡的侵蚀危害,又能达到边坡绿化的效果,环保生态,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及水土保持持续性研究问题,采用复合锚杆-土工网垫喷播防护技术对该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复合锚杆-土工网垫喷播防护技术是运用锚杆、土工合成材料以及喷播植生技术的有机结合,以达到锚杆加固及植被固坡共同作用的效果.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坡坡度与不同植生阶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为复合锚杆-土工网垫喷播防护技术在高陡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岩质高陡边坡生态恢复难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一种用于非稳定边坡的新型生态防护技术——锚杆-土工网垫喷播生态护坡技术系统,该技术将传统的岩石锚杆固坡、土工网垫生态护坡以及技术成熟的客土喷播植生技术有机结合.并依托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3种不同坡度下的稳定性.经正交设计,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岩质高陡边坡生态防护的有效性、可行性,填补了岩质高陡边坡生态防护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前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历史,分析其研究内容、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地论述了基于锚固三维土工网的岩质边坡生态护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岩质边坡生态环境差,运用锚固三维土工网生态护坡,在贫瘠的岩质边坡为表层创造了植物生长的条件,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起到边坡防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锚杆-土工网垫喷播植生技术,将传统结构护坡和生态护坡方法结合,对岩质高陡边坡加固及生态恢复问题开展研究.选取边坡角度、锚杆间距、土工网垫类型和喷播种子密度4项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建立正交试验.通过对植生加筋土体进行直剪试验,得到其抗剪强度指标.将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对植生加筋土强度的影响并进行显著性评价研究,为生态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工程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娄仲连  董志良 《地下空间》2001,21(4):318-322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基于锚固三维土工网的岩质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施工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梁鹤年 《城市规划》2000,24(10):57-64
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国际开发理论 ;加拿大地区开发的政策、成果和理论启示 ,及其西部省份的开发情况和展望 ;借此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和城市化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戴亮 《山西建筑》2007,33(9):344-345
对虞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其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森林公园开发利用的几条原则,并根据该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条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为虞山森林公园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珍 《山西建筑》2010,36(12):158-160
采用马歇尔成型和旋转压实成型两种方法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实验路铺筑,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AutoCAD与高级语言接口。主要介绍了三种途径:利用·DXF文件;利用·SCR文件以及利用AutoLISP语言。前两个途径国内已有人使用,但本文说明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程序。后一种途径,是作者在应用上的发展,也叙述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同样给出了程序,并叙述了删除库函数的处理方法。AutoCAD可作为微机CAD的支撑软件,本文可提供有关人员参考。文中的程序都在IBM PC/XT,长城0520-CH机上验证。文中的图是在DMP-56A上绘出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快速城镇化的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挑战。该文以湖北谷城县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其发展概况,通过其建筑特征和街巷空间两方面体现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保护研究意义,且进一步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相关策略,力求恢复街区功能与风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和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分析综合交通枢纽中一种特殊形式的枢纽——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对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功能、相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国内外典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案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总结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经验。以上海十六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为案例,分析其规划方案、设计思路以及换乘方式,提出十六铺地下综合枢纽未来发展建议,论述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造纸污泥堆肥对葡萄的肥效及其重金属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了造纸污泥堆肥及其复合肥对葡萄的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施加造纸污泥堆肥和复合肥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生物量,改善葡萄果实品质,且果实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葡萄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也无明显影响,不存在明显的重金属风险.因此,土地施用污泥堆肥及复合肥是合理处置造纸污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伟良  何余良 《建筑技术》2009,40(3):208-211
钢结构技术是建设部近期重点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之一,民用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体系。通过对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钢结构体系的组成、特点、适用范围、材料选用、设计原则及其在国内的典型工程应用的介绍,分析论述了这类建筑体系的技术经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规范对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的稳定性,是将其转化成单杆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来考虑的。这种算法简便,适合于工程人员实际应用。但是,这种算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指出了规范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稳定性设计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生态导向的空间规划历程,对生态导向的空间规划存在问题的进行反思,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对策,并以绍兴袍江新区两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为例,探讨了两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方案的规划技术框架、规划构思、空间布局及生态规划技术手法,并对方案进行规划效益评价,以期检验规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