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脂联紊和肝脏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和模型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用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干预治疗,以辛伐他汀组作阳性对照组,8周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肝肾功能、血脂、血清脂联素及大鼠肝脏HE染色和脂联素受体的表达.结果:(1)高脂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脂组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脂联素受体2(adipoR2)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2)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干预治疗8周后血清脂联素水平较高脂组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adipoR1-mRNA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ipoR2-mRNA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和辛伐他汀都可升高血清脂联素和adipoR2-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肝脏adipoR1-mRNA的表达.盐酸小檗碱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改善肝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B超检查测定颈总动脉硬化情况,根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硬化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的ADPN水平,并与2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HD组血清ADPN水平普遍高于于正常对照组,但是颈动脉硬化组血清ADPN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相关分析发现,血清ADPN与颈动脉硬化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MHD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与血浆ADPN存在着相关性,ADPN可能参与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测定血浆ADPN为评价MHD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对甲亢患者初诊组32例,复诊组32例(经他巴唑治疗时间大于1年),对照组20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ADPN、FFA、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GHb)检测分析。结果 (1)血清ADPN和FFA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2)FBG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Hb水平:甲亢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甲亢治疗前后ADPN和FFA水平存在差异,甲亢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血清ADPN和FFA水平有下调作用,其产生及下降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检测血清ADPN和FFA水平对甲亢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11-3614
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依照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患者45例为对照组(CG),比较分析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结果冠心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冠心病组(P<0.05),SAP组血清脂联素明显大于其他两组(P<0.05),UAP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患者吸烟和总胆固醇无相关性(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腰臀比、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呈现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正相关(r=0.55,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息息相关,在诊治中需要注意监测血清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姜伟  谭志军  张建良 《新医学》2012,43(4):250-252,281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的表达与结直肠癌间的关系及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46例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中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脂联素受体在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的腺管上皮细胞膜和细胞浆均匀表达,呈棕黄色-棕褐色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呈浅黄色-棕黄色表达.腺癌组、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受体1阳性率分别为78.3%、96.7%,脂联素受体2阳性率则分别为76.1%、96.7%.脂联素受体在结直肠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脂联素可能通过脂联素受体的表达对结直肠癌产生影响,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至少有一支冠脉狭窄≥50%)的住院患者260例。将患者分为冠心病合并DM组90例和冠心病非DM组17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TC、TG、HDL-C、LDL-C、FPG、BUN及cr水平。采用多元相关分析内脂素、脂联素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非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冠心病合并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非DM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非DM组(P0.01)。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DM患者血清Visfatin与FBG、H0MA-IR、LDL-C呈明显正相关;冠心病合并DM患者血清APN与FBG、BMI、HOMA-IR呈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肥胖哮喘大鼠体内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氨茶碱对脂联素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体重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茶碱干预组(C组)和肥胖对照组(D组)、哮喘组(E组)、茶碱干预组(F组),建立肥胖、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ELISA测定血清、BALF脂联素浓度,RT-PCR测定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1)BALF细胞总数和支气管壁厚度,E组较B组均有所升高,C、F组分别较B、E组明显降低.(2)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及血清、BALF脂联素浓度,E组较B组明显降低,C、F组分别较B、E组明显升高.结论:脂联素表达显著降低是肥胖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更为明显的重要原因.氨茶碱能抑制气道炎症并部分恢复哮喘大鼠脂联素表达.  相似文献   

8.
梁江红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880-3882
目的:动态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急性脑梗死12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未发生脑卒中的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两组24h、48h、72h、7d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脂联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脑梗死组的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随时间的延长,血清脂联素水平呈递减趋势,不同时间点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在不同脑梗死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脂联素水平越低,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成显著负相关(rs=-0.887,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表达降低,其水平能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瘦素(leptin)的水平及其与炎症及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9例MHD患者(MHD组)和2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ADPN、瘦素、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计算体质晕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围比(waist to hip ratio,WHR),分析血清ADPN、瘦素与MHD患者慢性炎症及脂代谢异常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MHD组的血清ADPN、瘦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MHD组血清ADPN与BMI、WHR及CRP显著负相关,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瘦素与年龄、BMI、WHR及三酰甘油显著正相关,与HDL-C显著负相关(均P<0.05).合并慢性炎症的MHD患者血清ADPN水平降低,而瘦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血清ADPN、瘦素水平在M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慢性炎症及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瘦素、脂联素及抵抗素等血清脂肪因子的水平。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纳入抑郁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体脂参数及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测定。结果:2组体脂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血浆瘦素、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抵抗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女性的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男性(P0.01),不同性别患者脂联素和抵抗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瘦素和脂联素浓度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正常对照各25例病人进行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联素明显减低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蛋白(APN)及肝脏脂联素受体2 mRNA的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两组大鼠腹部皮下分别注射100%橄榄油和40%CCl4-橄榄油溶液,每周2次,共10周,于第2、6、10周末分批取材,分别抽取各大鼠的血液及切取各实验大鼠的肝脏标本,以ELISA法测定大鼠APN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肝中脂联素受体2 mRNA的表达,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实验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APN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降低,同时脂联素受体2 mRNA表达同步下降,各时间点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水平及肝脏脂联素受体表达异常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悦  艾美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388-1389,139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58例PCOS患者和46例非PCOS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根据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瘦素水平及内分泌代谢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性。结果①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瘦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的瘦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②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BMI、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臀比(WHR)和三酰甘油(TG)等指标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与BMI、FINS、HOMA-IR、WHR和TG)指标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多具有低脂联素表达水平、高瘦素血症等特征,且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瘦素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关系,脂联素和瘦素可作此疾病患者远期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对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及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42例T2DM患者为T2DM组,同期糖调节受损患者45例为糖调节受损组及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GF-21、A-FAB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及ADPN。同时,对照组根据HOMA-IS不同分为异常组22例和正常组25例。比较正常组、异常组和糖调节受损组FGF-21、A-FABP、ADPN水平。随访2年。结果:T2DM组、糖调节受损组WHR、BMI、HOMA-IR、FGF-21、A-FABP、FGF-21、A-FABP均高于对照组,HOMA-IS、ADPN、ADP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WHR、BMI、HOMA-IR、FGF-21、A-FABP明显高于糖调节受损组,HOMA-IS、ADPN明显低于糖调节受损组(P<0.05);2年后,异常组和糖调节受损组ADPN明显低于正常组,且FGF-21、A-FABP显著升高(P<0.05)。结论:ADPN、FGF-21、A-FABP水平与T2DM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利于早期诊断T2DM,可将ADPN、FGF-21、A-FABP作为预测T2DM高危人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脂联素血清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40例受试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DM组)10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46例,正常对照组(NGT组)90例,各组按体质量指数(BMI)分成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FIN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结果①IGT组和DM组脂联素水平较NGT组明显降低,(5.29±1.13)mg/L,(4.15±0.76)mg/Lvs(8.08±0.45)mg/L,DM组降低最显著(P<0.05)。②与NGT组相比,IGT组的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下降(P<0.05或P<0.01);DM组的收缩压(SBP)、BMI、WHR、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TG的水平均高于前两组,HDL-C明显低于NGT组(P<0.05或P<0.01)。③脂联素与WHR、IRI、SBP、FBG和TG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脂联素水平在IGT和DM人群中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在2型DM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可以作为2型DM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②各组肥胖亚组中IRI明显升高,说明肥胖人群存在IR,而各组肥胖亚组脂联素水平也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可能是联系肥胖、IR和2型DM的一个纽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60例M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ADPN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BG),并根据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MHD组的FINS、FBG、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HD组和对照组血清ADPN水平分别为(23.75±8.97)mg/L和(9.13±3.39)mg/L,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ADPN与FINS、ISI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53、0.534,P均<0.01),而与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为-0.471,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PN水平升高,血清ADPN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老年人脂肪肝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老年人脂肪肝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264例老年人分为脂肪肝组87例和对照组177例,测定两组老年人的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胰岛素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上述变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对老年人脂肪肝的预测性。结果脂肪肝组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脂肪肝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脂联素对脂肪肝有预防作用,而代谢综合征则增加患脂肪肝的危险。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是预测脂肪肝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根据JNC-7的血压标准,筛选出30例高血压患者,年龄35~72岁,平均(53.78±9.29)岁。并筛选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观察的健康人30例,年龄34~70岁,平均(52.00±10.33)岁。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4.21±2.89ng/ml VS2.69±1.0ng/m1)。t检验表明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低水平的脂联素血症在高血压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葛庆峰  闫杰 《临床荟萃》2005,20(11):601-60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AMI组34例及正常对照组33例,AMI组在入院时、24小时、72小时、7天及28天抽取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AMI组入院时血清脂联素浓度[(8±5)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浓度[(14±12)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AMI组动态血清脂联素浓度的监测中发现,24小时血清脂联素浓度[(6±4)mg/L]、72小时血清脂联素浓度[(6±3)mg/L]与入院时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其浓度在7天[(8±4)mg/L]和28天[(7±4)mg/L]时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最初水平;AMI组入院时和28天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差值与入院时CRP呈负相关关系(r=-0.587,P=0.01)。结论在AMI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存在动态变化,其在AMI发病和早期恢复中可能起到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并参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对比3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意义。结果乳腺癌组患者平均血清脂联素水平为(6.13±1.55)μg/mL,健康组平均血清脂联素水平为(8.72±1.8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乳腺癌组和健康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绝经前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Ⅱ期和Ⅲ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标志物,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肿瘤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乳腺癌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且不受患者是否绝经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