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对121例抑郁症患者按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分为2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47例(38.8%),其绝望、精神运动性抑制、自责自罪、自杀行为显著高于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自杀行为是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的3.9倍。在36~55岁的抑郁症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显示频数较高(25例/41例,61.0%)。这提示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需谨防自杀发生,并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5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或单独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给予评定。结果: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抗抑郁剂治疗。结论:利培酮可作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各种生物学特性和治疗反应的不同。为了解此两者临床相,病程和预后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此研究。入组的患者均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一直接受家庭病床的治疗,每个月上门服务,每半年全面评估一次,共完成三年随访。入组者共89例,其中18例伴精神病性症状者为研究组,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71例为对照。结果发现,在三年随访中研究组每年缓解期短些,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些,更快出现复发,且在三年随访中发作频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为一种更严重的、症状持续、频繁发作的抑郁性疾患。  相似文献   

4.
汤华  王绍华 《上海精神医学》1992,4(3):152-154,146
对40例原发性抑郁症与7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19例伴有抑郁症的器质性及酒中毒性精神病进行临床抑郁症状的比较,发现他们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症状出现频率均有显著差异,并分析了各组疾病的症状特征和临床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诊断分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抑郁症的诊断分类概念作出评价,方法:采用CCMD-2-R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再按ICD-10研究用诊断标准(RDC)划分,是否伴有精神 性症状及区分是否为内源性,据ICD-10区分轻,中,重的程度,结果:抑郁症绝大多数不伴有精神性症状,内源性抑郁症和精神病性抑郁症并不以等同,并重性抑郁症等同于“内源性“抑郁症的概念并不准确.结论:把抑郁症称为精神病是不合适的,内源性抑郁症,精神病性抑郁症与重性抑郁症几种分类概念是从不同角度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6.
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各种生物学特性和治疗反应的不同。为了解此两者临床相,病程和预后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此研究。入且和患者均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一直接受家庭病床的治疗,每个月上门服务,每半年全面评估一次,共完成三年随访。入组者共89例,其中18例伴精神病性症状者为研究组,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71例为对照,结果发现,在三年随访中研究组每年缓解期短些,抑郁  相似文献   

7.
对83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33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治疗时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联合抗精神病药;伴有的妄想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将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资料,比较两组差异,并分析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13.3%(156/1172)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起病早,年龄小,更多已婚,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多患者伴非典型特征、有周期性或季节性特点、伴自杀观念及精神障碍家族史(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0.972,95%CI:0.957~0.987)、抑郁发作频繁(OR=2.099,95%CI:1.233~3.573)、伴非典型特征(OR=1.937,95%CI:1.277~2.939)、伴自杀观念(OR=1.654,95%CI:1.147~2.385)与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相关(均P0.05)。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起病年龄早、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特征、伴自杀观念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28例(齐拉西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单用组32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BPRS及CG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比较,以合用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或P〈0.01)。合用组TESS评分(2.11±1.20)分和单用组TESS评分(1.9±0.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对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按照ICD-10诊断标准,分为“不协调”性和“协调”性二组(以下简称不协调组、协调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不协调组患者39例,其起病年龄、绝望感、妄想、幻觉、联合治疗显著高于协调组,治疗有效率则显著低于协调组。这提示不协调组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亚型。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性抑郁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性抑郁症(PD)的治疗及预防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精神病性抑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性抑郁症 ( PD)的治疗及预防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力取向治疗方法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抑郁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力取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得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取向治疗可有效改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有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5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有43例(16.7%)为慢性抑郁症患者;同非慢性者相比,其结果为慢性者多在25岁前起病,具神经质人格,病前多有负性生活事件及躯体疾病,且有明显的认识障碍及焦虑躯体化症状,较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经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病程慢性化的主要因素为:病前神经质人格、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精神病性症状。结论 抑郁症预后并不乐观,应加强社会心理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及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精神症状调查问卷,共收集135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与心境相协调进一步分成两组(非典型组59例和典型组76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中,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占43.7%、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占56.3%,非典型躁狂发作在起病形式、病程特点、病前社会功能、病前性格、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与典型躁狂发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典型组在起病形式上以急性起病者居多,病程多表现为间歇性病程,病前社会功能良好,性格以外向者居多,多以情感症状为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相对较好。结论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和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在临床上均极为常见,非典型躁狂发作为躁狂发作的一个特殊的亚型,我们应对其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配到利培酮并帕罗西汀组(研究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副反应如肌强直、锥体外系副反应、月经异常及体重增加也较对照组多见。结论利培酮对伴有精神性症状的抑郁症有肯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87例抑郁症患者的脑CT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87例抑郁症患者和45例常人的脑CT作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CT异常18例,对照组仅1例异常,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抑郁症患者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脑CT异常率明显高于无精神病性症状者,脑CT异常与病程、年龄、性别、精神疾病家族史及接受治疗与否无关。提示伴精神性症状的抑郁症比其他亚型更可能有发病的生物学基础,额叶损害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常见患者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出精神病性症状,则治疗难以有效。精神病性症状的存在往往是抑郁复发和精神症状反复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要联合抗精神病药进行系统治疗~([1])。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药物选择需注意个体化,综合考虑疗效获益与不良反应等风险的平衡以及药物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venlafaxine)联合奋乃静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4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随机分配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予以文拉法辛联合奋乃静治疗,对照组予以阿米替林联合奋乃静治疗。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的治疗剂量均为100~200mg/d,奋乃静为12~24mg/d,观察时间均为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D、BPRS及CGI。安全性评价采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 治疗第6周末,对抑郁症状,研究组显效率为65.6%,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的59.4%及84.4%相近;对精神症状,研究组显效率为68.8%,有效率为87.5%,亦与对照组的68.8%及90.6%相近,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出汗及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程度均轻微,病人依从性好。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奋乃静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较少,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抑郁”在分裂症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与分裂症症状的并存相当普遍。文献报导,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抑郁的发生率高达30~50%。对这种现象曾提出如下二个概念:即精神病后抑郁症(PPD)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较迟的一种看法认为药物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本文报导11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的病例。讨论了有关药源性抑郁,精神病后抑郁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概念。认为这组病例并不符合上述三种情况,而倾向于这些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