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在多聚磷酸催化下, 利用2-乙酰氨基 2-[2-(4- 正辛基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发生环合反应, 分别得到主要产物四氢萘酮化合物2和噁唑化合物3.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质谱和二维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确证了噁唑化合物3的结构;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质谱及还原、 水解和成盐反应确证了四氢萘酮化合物2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于斜对角元至少有一个可逆的算子矩阵,刻画了其谱,1、2、3、4-类点谱及1、2-类剩余谱,并举例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以对硝基苯甲酸、乙二醇、1,4-丁二醇及水杨醛等化合物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2种新型双希夫碱化合物(1c、2c),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对2种双希夫碱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10种蓖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明确其谱带的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10种材料共出现29条谱带,9种矮化材料均为3条谱带,高秆材料为2条谱带.相对迁移率最小的谱带为矮化蓖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5.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420~470 nm的荧光激发谱及A2∑←X2∏(0,0)跃迁的荧光时间分辨谱.荧光激发谱归属于A2∑←X2∏(0,0)(0,1)跃迁.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A2∑(v=0)态得力常数k=2.32×103 N/m,自然寿命τ0≈195 ns.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含有喹唑啉酮功能团的Mg2+荧光探针(用A表示),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研究了多种金属阳离子对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g2+能使其荧光显著增强.因此有望将该化合物用于Mg2+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7.
抗糖尿病药物瑞格列奈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甲基水杨酸、 2-氯苯腈为原料, 采用LDA/DMPU 催化羧基化和Ph3P催化缩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瑞格列奈, 总收率为10.5%. 该合成方法具有工艺路线短、 总收率高、 操作简单等优点, 适合工业化生产. 其中关键中间体及瑞格列奈的结构用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质谱和比旋光等方法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健康和患上皮瘤病的异育银鲫血清中和上皮(瘤)、脾脏、肾脏、心脏和肝脏5种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后进行扫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患病鱼的血清及上皮瘤、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蛋白质电泳谱带与健康鱼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血清缺失3条谱带同时新出现6条谱带,上皮瘤缺失4条谱带同时新出现5条谱带,脾脏缺失6条谱带同时新出现6条谱带,肾脏缺失8条谱带同时新出现2条谱带;与其他组织相比较,患病鱼的心脏和肝脏组织中蛋白质谱带变化相对较小,分别缺失1条和2条谱带,无新的谱带出现.这些蛋白质谱带的缺失和增加,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了该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同时蛋白质谱带的特定变化可作为该病诊断的辅助或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2种新的二茂铁基Schiff碱衍生物, 甲酰基二茂铁缩2,4-二硝基苯腙(Ⅰ)及乙酰基二茂铁缩2,4-二硝基苯腙(Ⅱ), 采用现代谱学手段如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2-氯苯腈和2-氟苯甲醛为原料, 采用两种路线合成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 总收率分别为42%和31%.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叔丁醇锂、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和叔丁胺基锂为起始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分子自组装合成了含有烷氧基胺基共存的双阴离子的锂、钠、钾三金属共存的原子簇化合物[Li_4Na_2K_2(NH~1Bu)_2(O~1Bu)_6]·(TME-DA)_2(1),应用~1H NMR,~(13)C NMR,~7Li NMR,~(23)Na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1-苯甲酰基-5-苯基-2-硫代缩二脲与溴代苯乙酮在弱碱性条件生成了1-苯甲酰胺基-4-苯基噻唑.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3.
以4-(3-氯-4-甲氧基苄基氨基)-2-[(2S)-2-羟甲基-1-吡咯烷基]-5-嘧啶羧酸乙酯为原料,在VDMSO∶VTHF=1∶1的混合溶液中,水解成酸后,与不同的胺反应,合成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阿伐那非类似物.所合成的产物经~1H NMR、~(13)C NMR、ESI-MS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1,4:3,6-二缩水-D-果糖的噁唑烷衍生物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4:3,6-二缩水-D-果精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的噁唑烷衍生物,由于化合物中含有多个相同的结构单元,造成化学环境非常相似.采用1H NMR、13C NMR、DEPT及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1H、13C NMR全谱给予了准确归属,并结合NOESY谱和相关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证实了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赵天增  张海艳  魏悦  李倩  张城达 《河南科学》2011,29(10):1168-1171
对苦皮素A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 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并采用HMBC技术对文献中与苦皮素A化学结构相关的错误报道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6.
以5,7-二甲基-2-氨基-1,8-萘啶为原料,通过2步不同的N-酰基化反应得到苯甲酰胺衍生物(化合物L1),进而与BF_3·Et_2O在三乙胺的存在下合成得到一个新型N,O-配位1,8-萘啶氟硼化合物(化合物T1),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1H NMR,~(19)F NMR)、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对化合物T1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进行研究,表明化合物T1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如摩尔消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和固体发光.此外,其实验结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We highlight three aspects of 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and NSR(nuclear spin-rotation):(1)Relativistic theory of NMR:The nonrelativistic theory of NMR was established in 1950 by Ramsey,but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istic counterpart was long plagued by the’missing’diamagnetism.This was fully resolved only in 2007.(2)Relativistic theory of NSR:The nonrelativistic theory of NSR was also established in 1950 by Ramsey.  相似文献   

18.
对盐酸坦索罗辛的红外光谱(FT-IR)、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确证了盐酸坦索罗辛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