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网络的安全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边界防火墙不能防范内部攻击、单一瓶颈点和失效点等问题,提出了把分布式防火墙系统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安全系统。由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入侵行为并反馈入侵信息,中央控制平台对各模块统一管理和配置,从而为内部网络提供了立体的、多层次的防御。  相似文献   

2.
一种通用入侵检测与防火墙联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通用的入侵检测与防火墙联动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各模块的详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插件技术,实现了入侵检测系统与iptables防火墙的联动。该系统不但能有效的阻断攻击,而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联动防火墙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联动防火墙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Guarder,采用高效的串匹配算法对入侵检测引擎进行优化;通过联动模块实现了Guarder与状态包过滤防火墙的联动。Guarder提供了一个远程管理工具,从而为远程控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
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入侵检测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Linux操作系统下从使用Iptables构建防火墙出发,分析了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各自的特点,提出了结合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现网络安全的观点,并对其应用和入侵检测算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陷阱机制的网络安全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 《现代计算机》2005,23(10):56-58,97
与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不同,基于陷阱机制的网络安全体系不仅能够发现网络的入侵行为,而且能通过陷阱网络观察和了解入侵者的攻击行为,并以此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识别网络入侵的能力.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基于陷阱机制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作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网络上的计算机安全已是一个十分严重和普遍的问题.由于防火墙和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它们已不能满足复杂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为此,基于移动智能体的入侵检测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讨论防火墙和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智能体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个人防火墙是保障桌面系统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窃密,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防窃密个人防火墙。在内核模式下探索、使用了未公开的NDISHook底层驱动开发技术,提高了健壮性。该防火墙嵌入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块,并为主机入侵检测提供了响应接口,增强了防窃密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Linux在服务器、桌面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Linux的安全问题也开始涌现并日趋复杂化,该文针对当前Linux网络安全防御手段的局限性,设计出一种分层防御,各子系统协同工作的防御系统。该系统由基于honeyd的陷阱网络、基于Snort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Iptables的防火墙构成,利用蜜罐改进入侵检测的性能,并利用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的联动,使防火墙有一定的主动适应能力。该文对陷阱网络的部署、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的联动等方面做了详细探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与传统安全防御系统相比,该文提出的主动防御系统具有一定的互动及整合优势。  相似文献   

9.
FICoM:一种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协同工作的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是当前最为常用的安全技术。因为它们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所以在许多安全解决方案中结合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但是,这种结合却也引入了入侵检测系统检测不到已被防火墙过滤掉的来自外网的攻击等问题,这必须由这两个系统间的通信来解决;另外,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有功能上相同的模块,若分别实现、独立使用这两个系统就忽略了信息的可复用性,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协同工作的安全构架模型FICoM及其设计。  相似文献   

10.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安全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性组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入侵检测系统提出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系统性能,而模式匹配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模块——规则匹配模块的运行效率.通过对原有BM算法的深入分析,从如何增大模式不匹配时的滑动距离这一点出发,对BM算法进行改进与实现,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提高了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