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4,(8)
城市空间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以及物质、精神需求,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形态,对其情感化营造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只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其复杂性更难以把握。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深层思考,以人的活动、情感为诉求点进行研究,力图对其情感化营造找到一种统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公共空间情感化角度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探析,以唐纳德的情感三大层次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对城市空间情感化表达的论述,最后分析了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洪燕丽  刘景森 《华中建筑》2011,29(11):44-46
城市应该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复合空间,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路城市的巨大环境压力,能满足人们休闲、社交、娱乐功能的小型共享空间正在逐渐消失.在呼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研究如何挖掘和利用城市现有小型公共空间的潜力,如何将其营造成为可被感知的、多功能的小型广场,对实现城市的宜居更具有现实意义.谊文以宜...  相似文献   

4.
周雅慧 《中外建筑》2011,(11):53-54
城市中人们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所进行的公共活动范围有很大区别,停留在家、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小汽车和公交车等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范围。文章对这四个层次内公共空间该如何营造进行思考,针对几种城市设计中的细节提出其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办公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设计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还应探索构建能够满足工作人员心理需求的办公环境。办公空间设计日益多元化,重视员工精神需求的情感化设计已成为当下室内设计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解决空间情感化的问题,把室内设计与情感化相结合,为员工营造舒心的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6.
《安徽建筑》2019,(9):20-2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好,而人们对生活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居民对小区内的景观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小区景观设计已经摒弃了过去的设计方式,开始向着开放式景观的情感化设计方向发展。基于此,文章重点对城市开放式小区景观情感化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城市开放式小区景观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建议,望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丹 《山西建筑》2009,35(11):19-21
针对滨水地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应突出滨水区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营造亲水空间,重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整体性的策略,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8.
浅谈太原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崯 《山西建筑》2010,36(14):353-354
通过对太原市城市环境现状的分析,指出研究太原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简要提出城市环境保护的措施,以便为人们生产、生活营造更好的空间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由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引发的思考,研究对于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的需求,了解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各个要素,深入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内涵的表达及人性化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对公共空间的营造,以丰富整个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不同街区的"城市角色"扮演着城市的特定历史与文化,是人们了解城市、认知街区、体验生活的主角。成吉思汗大街作为呼和浩特市北部发展主轴,承载着城市重要功能与文化内涵,其空间特征、景观节点、街道界面具有一定特殊性。笔者在研究街道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成吉思汗东街角色、定位、特征和营造进行具体研究,以阐明特色街区空间认知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人们进而将追求转向了精神层面。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于产品的功能,而对其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情感化设计便应运而生。作为创意工具的情感化设计,其目的在于表达和发挥设计师的思想,随着时代发展,该创意工具变得日益锐利,也为更多人所接受。文章主要从使用功能、产品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对工业产品中的情感化、趣味化元素进行深入分析,说明情感化设计在当代社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希望给工业产品设计者、生产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城市之链     
快速城市化使得城高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人们对城市生活多元的空间诉求该如何满足?我们希望在空中寻求答案。本设计通过利用城市中被忽视的屋顶面及山墙面营造一些不同的公共空间,并通过联系这些空间形成网络,缝合被割裂的城市空间。同时加以模数化的控制,他这个网络是可生长的,从而联系范围更广的城市空间我们认为"出乎意料的城市"不应只是形式上的扎人眼球,更多是从人们的生活出发,思考人们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发展的改变而对空间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从解决方式上去寻求一种不起眼但是又充满智慧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出乎意料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日本建筑入口空间场所性的表达源于“禅宗”哲学的文化传统。注重内外交流的建筑空间语汇在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得到了继承和拓展。入口空间可识别性场所的营造使建筑具有“可进入性”和丰富的情感化特征,有利于城市步行空间的复兴和城市公共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淡薄,同时大量大而无当、毫无生机的空间占据着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对空间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研究成为现今交往空间设计的主要考究因素,把握住这些因素,为人们营造活力的交往空间,促进人们的交往活动,使人们户外空间的生活得到精心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具有较高公共性的城市空间,能够促进阶层融合、激发公众交往与空间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感。此研究致力于探索公共性作用于城市社会生活的路径,为观察与营造空间公共性的人们提供考核要素模型和评价标准。结合既有文献的综述,本文梳理了考核一个城市空间公共性的六大要素:可达性、使用权、规划与管理、空间设计与设施配置、功能、感知,并对各个要素展开了分析,详述其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组成,承载着城市文化、经济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城市广场的功能也逐渐变化。为此,本文对基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广场功能演进与空间营造进行系统探讨,对城市广场的发展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城市综合体的诞生,土地功能得到最大化,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城市交通压力减轻,城市资源节约。文章从城市层面入手,考量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的总体规划,分别从商业、酒店、办公三大建筑业态界面,从空间、交通、景观氛围营造三方面,探讨城市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手法,以对城市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步行商业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城市步行商业空间中,经常存在街道尺度过大、人性化设施不足等问题,形成令人不愉快的失落空间。文章基于案例分析,针对城市步行商业空间的情境营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空间情境营造的三个要素——场所、活力及文脉。最后以北京西城西单步行商业空间为例,针对其现存问题就情境营造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寒地城市冬季独特的气候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都针对寒地气候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提高寒地城市的生活品质。本文以长春市生活性街道为例,从人的交往需求出发,通过实地踏勘调研,论述了营造寒地城市生活性街道交往空间的必要性,提出了寒地城市生活性街道交往空间的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情感语言进行探究,从色彩情感化、互动情绪化和城市情感化几个方面出发,分析武汉地铁6号线沿线站点的公共艺术空间,并结合唐纳德·A.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的三个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对武汉市的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发展提出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