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疗效及探讨第7版国际食管癌M分期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1例,首诊时发现71例;141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行放射治疗,11例未行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2~68)个月。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52.5%的患者达CR(74/141)、41.8%达PR(59/141)、3.6%达NC(5/141)、2.1%达PD(3/141)。至随访截止日期生存者40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1%、37.4%、24.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单侧或双侧转移、近期疗效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按食管原发灶首诊时有无胸腔内及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分为N分期(39例)和M分期(71例)组,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54.1%、31.0%和56.3%、28.1%、21.7%(P=0.041)。按照第6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根据患者食管原发灶首诊时有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M分期组71例分为M1a 20例与M1b 51例,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0%、27.3%、27.3%和54.9%、28.7%、19.0%,(P=0.930)。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04例)与合并内脏转移(48例)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1%、47.0%、32.9%和62.5%、17.5%、5.8%(P<0.001)。结论:胸段食管癌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胸腔内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合并内脏器官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分期时是否应将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划分为M分期或N分期,还是分亚组需进一步研究;原发灶的位置对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影响不大;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单侧或双侧转移、近期疗效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T4期食管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4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30例T4期食管癌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DT50~76 Gy。将性别、年龄、食管原发肿瘤部位、放疗前进食状况、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放疗剂量、化疗与否和近期疗效等11个因素,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全组放疗后食管造影评价CR 34例、PR 83例、NR 13例,总有效率(CR+PR)为90%;全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2273%和16.92%;中位生存期14.2月。单因素分析表明,食管原发肿瘤部位、放疗前饮食状况、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和近期疗效与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化疗和放疗剂量与预后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原发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放疗前饮食状况和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为独立预后因素 (P<0.05)。结论对于T4期食管癌,原发肿瘤位于颈及胸上段、放疗前进食梗阻轻、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病变较短者三维适形放疗预后越好,而胸中下段癌、放疗前进食梗阻重、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原发肿瘤病变越长者放疗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放疗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组织学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采用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1例,初诊时发现71例;141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行放射治疗,11例患者未行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5月(2~77月).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达CR、PR、NC及PD的分别为52.5%(74/141)、41.8%(59/141)、3.6%(5/141)和2.1%(3/14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3%、26.6%、17.3%.单侧转移与双侧转移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54.0%、17.6%和26.7%、13.3%(P=0.033).转移灶放疗剂量≥60 Gy和<60 Gy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5%、21.7%和12.5%、0(P<0.01).单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健侧锁骨上区预防照射与未行预防照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53.7%、12.3%和56.3%、20.6%(P=0.939).多因素分析示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食管原发灶控制情况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9、P=0.008、P<0.01).结论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锁骨上转移灶放射治疗范围以累及野为宜,剂量60~70Gy;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食管原发灶的控制情况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20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资料中,年龄和CT显示食管肿瘤是否外侵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全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64.4%、31.1%和23.8%,中位生存期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N0或N1-2),疗前进食情况(普食/半流食及流食)、食管造影显示痛变长度(≤5cm/>5cm)和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4cm/>4cm)均与放疗预后有关,N0患者肿瘤部位(颈胸上段/胸中下段)、化疗(是/否)和近期疗效(CR/PR+NR)与预后有关(P<0.05);而无论N0或N1-2,性别、年龄和放疗剂量大小与预后均无关(P>0.05).COX分析显示,疗前进食情况、淋巴结转移与否、食管造影病变长度和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组资料中,年龄较轻及病情越晚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安全有效,放疗前进食梗阻轻、无淋巴结转移、病变越早者,三维适形放疗预后越好,反之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的疗效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5例行3D-CRT、48例行IMRT,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比较分析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放疗后食管造影评价CR 71例、PR 78例、NR 4例,总有效率(CR+PR)为97.4%;全组1、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6%、34.2%和76.2%、51.1%。3D-CRT与IMRT组资料相比,IMRT组胸中下段及淋巴结转移者较多、CT食管肿瘤最大径较大、放疗剂量更高、联合化疗者更多(P<0.05);而性别、年龄、T分期、放疗前进食情况及食管造影长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与IMRT组1、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进食情况、病变部位、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CT肿瘤最大直径、化疗和近期疗效与预后生存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仅化疗和CT肿瘤最大直径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IMRT与3D-CRT比较无明显生存优势,联合化疗及肿瘤最大直径小者放疗疗效较好,但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