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67种植物碳含量分析及与热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3种草原类型中67种植物的碳含量,以及碳含量和热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7种植物的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基于生活型分类群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一二年生植物(49.39±2.88)< 多年生杂草(52.31±1.65)< 半灌木(52.84±1.90)< 多年生禾草(53.54±0.88),一二年生植物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类群(P<0.05),其他3 个类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水分生态类型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旱中生植物(50.01±4.36)< 中生植物(51.80±1.92)<湿中生植物(51.96±0.78)<旱生植物(52.34±1.90)<中旱生植物(52.54±1.53),不同水分生态功能群之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犘>0.05)。在基于科的分类群的碳含量中,不同科的植物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藜科植物的碳含量最低,仅为(48.43±2.65)%。碳含量与热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0.52,P<0.01)。  相似文献   

2.
南疆玉米和不同糖分甜高粱的青贮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适宜南疆地区的青贮甜高粱品种,采用罐装青贮的方法,以青贮玉米为对照,研究了糖分含量存在差异的6个品种甜高粱青贮的感观性状及其营养成分。结果显示,1)新高粱2号、考利和丽欧3个甜高粱品种青贮成功率均达到了100%,pH 值小于4.12,感官评价为1级优等。甜饲1号和玉米青贮成功率为80%,pH 值分别为4.27和4.18,感官定级为2级尚好。大力士青贮成功率为40%,pH 值为4.97,感官定级为3级中等。X096青贮 成功率为20%,pH5.31,定级为4级腐败。丽欧、考利、新高粱2号及玉米青贮的乳酸含量较高,丁酸含量较低;而X096、大力士青贮丁酸含量偏高,乳酸含量则较低。2)大力士甜高粱青贮水分含量最高(P <0.05),X096甜高粱青贮饲料水分含量最低(P <0.05)。甜高粱丽欧、考利和玉米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均超过了7%,显著高于其他各青贮样本(P <0.05),X096青贮饲料粗蛋白质含量最低(P <0.05)。粗脂肪含量以考利甜高粱青贮饲料最高,为3.30%,显著高于玉米、大力士和X096 青贮饲料(P <0.05)。考利和丽欧甜高粱青贮饲料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solublecarbohydrate,WSC)含量均超过了4.5%,显著高于其他各青贮饲料WSC 含量(P <0.05)。青贮玉米WSC 含量高于X096和甜饲1 号。3)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X096 甜高粱青贮最高(P <0.05),丽欧、考利、甜饲1号和玉米青贮基本在同一水平(P >0.05)。4)各品种甜高粱及玉米青贮的灰分、钙、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可见,在南疆可选择新高粱2号、考利、丽欧等甜高粱品种替代玉米来制作青贮饲料;选择大力士制作青贮,应采取延迟收割或晾晒等方法,以降低青贮前水分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粮组成对牦犊牛消化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拔3980m 的果洛州大武乡对3头牦犊牛分别饲喂100%的青贮披碱草(A)、40%精料+60%青贮披碱草(B)、60%精料+40%青贮披碱草(C)3种不同日粮,按3×3 拉丁方设计了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干物质、有机质、粗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逐渐降低;2)日粮C 的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日粮A 和日粮B(P<0.05),但消化能转化为代谢能的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转化效率为0.78;3)粪和尿中排出钙差异显著(P<0.05),粪中排出磷差异不显著(P>0.05),而尿中排出磷差异显著(P<0.05);钙存留量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磷存留量在A 日粮下最大。以上结果说明牦犊牛对日粮的消化和能量代谢与其组成密切相关,而且表观消化率随日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其能量转化率低于生长牦牛和成年牦牛。因此,该结果可为牦犊牛的补饲和快速育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是将从野大豆盐碱胁迫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得到的GsGST13 基因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改造的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SCMRP 构建成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农菁1号苜蓿,获得超量表达的转基因苜蓿,并对其中2个转基因苜蓿株系进行耐盐性分析及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苜蓿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表现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野生型苜蓿盐害不断加重,生长发育受抑制,叶片逐渐变黄、卷曲、萎蔫,而转基因苜蓿只受到轻微影响,仍能正常生长。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而株高,鲜重,GST 活性和SOD 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 <0.05,P <0.01);同时株系G16和G50的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比野生型植株提高了0.57% 和0.52%。说明超量表达GsGST13 /SCMRP 基因增强了苜蓿的耐盐性,并提高了含硫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对三江源区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不随着高寒草甸的退化而降低,而是在中度退化阶段达到最高;2)不同退化演替过程,中度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结构更加复杂;3)不同土层中,0~10cm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其群落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5种土壤酶的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随演替的进行而显著降低(P<0.05);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中度退化演替阶段,最小值则在未退化阶段(原生植被)出现;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4个演替阶段中均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酶活性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不同,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敏感性较低;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在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指示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演替阶段和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36头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4组,测定异丁酸(0,0.02,0.04和0.06g/kg· d)对日粮养分消化率、增重性能和甲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异丁酸后,0.04和0.06g/(kg· d)组有机物(organicmatter,O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粗蛋白(crudeprotein,CP)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氮浸出物(nitrogenfreeextract,NFE)消化率差异不显著,0.04g/(kg· d)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detergentfibre,N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2g/(kg· d)组(P<0.05),0.04g/(kg· d)组酸性洗涤纤维(aciddetergentfibre,A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试验期间0.04g/(kg· d)组和0.06g/(kg· d)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0.02g/(kg· d)组差异不显著;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在试验期间0.04g/(kg·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0.04g/(kg· d)组和0.06g/(kg· d)组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2g/(kg· d)组(P<0.05);此外,玉米秸秆日粮中添加异丁酸后,甲烷能呈降低趋势,0.04g/(kg· d)和0.06g/(kg·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推断日粮添加异丁酸后对增重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和降低甲烷排放有显著促进作用,适宜添加水平为0.04g/(kg· d)。  相似文献   

7.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的恢复和更新在过渡带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枝柽柳,梭梭,头状沙拐枣和沙枣的光合特性、水势(ψ)以及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净光合速率(A)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大迅速增大,当PAR 达到了植物的光饱和点之后,A 出现下降的趋势;作为C4 植物的头状沙拐枣和梭梭都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体现出了C4 植物特有的高光合的优势,而其他一些光合参数K,Amax,Rday的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2)4种植物中,梭梭具有较低的清晨和正午水势,说明梭梭主要依靠夜间水分恢复能力来应对干旱环境;清晨水势除头状沙拐枣和沙枣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植物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正午水势除多枝柽柳和沙枣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植物种之间的差异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3)4种植物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变化较为一致,头状沙拐枣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P<0.05);而丙二醛含量最高的是沙枣,最低的为头状沙拐枣和梭梭,除头状沙拐枣和梭梭之间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植物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4)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均隶属函数法对这4种植物进行抗旱性排序,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是梭梭>多枝柽柳>沙枣>头状沙拐枣。  相似文献   

8.
 以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灌木阶段(A)、乔灌阶段(B)和乔木阶段(C)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3个阶段0~20cm,20~40cm土层土壤中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大于20~40cm。0~20cm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以乔木阶段最高,微生物量磷在0~20cm、20~40cm均表现为C>A>B。微生物量氮以乔灌阶段最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氮、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高于20~40cm。就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A、B、C三个阶段的土壤酶活性而言,0~20cm土层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cm(P<0.05),蔗糖酶高出20~40cm15.14%~35.69%。0~20cm土层的脲酶活性表现为C>B>A,且差异显著(P<0.05),蛋白酶活性以灌木阶段最高,分别是乔灌、乔木阶段的1.244,1.442倍和1.680,1.713倍;中性磷酸酶以乔灌阶段的活性最高,碱性磷酸酶则以灌木阶段的最高。3个不同恢复阶段0~20cm 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任战军  白彦  李发弟 《草业学报》2014,23(1):283-290
 为了探讨不同锌源及水平对1.5月龄艾哥兔生长性能与组织锌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132只1.5月龄艾哥兔,随机分成11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以饲料级ZnSO、Met-Zn形式添加锌70,105,140,175和210mg/kg。预试期7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锌能提高1.5月龄艾哥兔生长性能,蛋氨酸锌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硫酸锌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硫酸锌组(P<0.01),胴体率显著低于硫酸锌组(P<0.05)。两种锌源对幼兔采食量、器官指数、组织锌含量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P>0.05)。日粮锌添加水平对幼兔脾脏指数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175和210 mg/kg水平饲喂兔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105和140mg/kg水平。日粮锌添加形式和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幼兔脾脏指数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其肝脏指数、肝脏锌含量、脾脏锌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在日粮中添加锌能改变1.5月龄艾哥兔生长性能,蛋氨酸锌改善幼兔生长性能的效果优于硫酸锌。蛋氨酸锌降低幼兔胴体率的趋势比硫酸锌大。日粮中锌的添加水平和添加形式存在交互作用,两种锌源在机体的代谢机制不同。综合考虑,建议1.5~2.5月龄肉兔锌添加量为70~140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临床自然感染鸡群,观察了速效喉安对爆发性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效果,并与常用的几种药物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速效喉安(0.2%饮水)、速效喉安(0.2%)饮水配合环丙沙星(50毫克/升饮水)、六神丸(6粒/只)、氨茶碱(0.06%)拌料,病毒灵(0.05%)拌料及总染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4,19,18.24和45,治愈率(%)分别为84,92,62,67,60及25,经统计分析,各用药组的死亡率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或0。01)。治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的自愈率(p<0.05或0.01)。速效喉安或速效喉安配伍环丙沙星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它用药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