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企业供热系统能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提高企业供热系统的效率是当前节能工作的重点。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查阅了有关采暖锅炉载热介质的论述和资料,为安达制米厂设计安装了用YD132导热油为锅炉载热介质的热油锅炉及输送热油的供热系统。考虑了做为载热介质的导热油与水的差别,在供热系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能够利用各种能源的特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性.针对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从建筑物的逐时热负荷预测及建立通用的供热设备参数优化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依据室内热平衡方程、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模型、供热末端传热模型,建立建筑物热负荷、室内温度及供热末端所需最低供水温度的联合计算模型.以每个时刻供热成本...  相似文献   

3.
供热系统是由锅炉、热网和用热设备等组成。锅炉是把能源转换为热能,通过热网传送,为用热设备提供热源,完成产品热加工任务。因此要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必须从能源的转换、输送、使用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降低产品能耗的目的。我省供热系统消耗的燃料、约占全省工业用燃料总量的55—60%,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是节能的主攻方向。现将供热系  相似文献   

4.
李梁宝 《能源工程》1990,10(3):30-31
杭州市目前在役锅炉1000台左右,容量约1300蒸吨,年耗原煤60万吨,约占全市耗煤总量(不包括电煤)的1/3。工业锅炉的平均热效率仅55%左右,再乘上热网效率和用热设备的热效率,则整个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很低。如果这些供热系统能源利用率提高2%,每年就能节约原煤1.2万吨。实践证明,采取以下措施,就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2%或更多些。  相似文献   

5.
热力是非常重要的终端能源消费品种,我国集中供热和工业用热严重依赖化石能源(98%),减碳、脱碳任务艰巨。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商品化热力生产和消费现状与趋势,估算了包括自供热和工业工艺用热的全口径热力消费量,评估了零碳热源的供热潜力,在分析终端对热力品质的要求以及各种品质热力、集中供热系统和工业用热的脱碳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五大供热脱碳路径和分阶段的政策机制需求。  相似文献   

6.
工厂供热系统包括锅炉、热网和用户,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不仅取决于锅炉热效率的高低,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用热设备和管网输送热效率的高低。当前,工厂供热系统中,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低,用汽设备耗汽量大的问题很突出,管网输送  相似文献   

7.
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电站或锅炉房)、供热管阿和热用户三部分组成。因此供热系统的节能要对能源的转换、输送、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用系统工程观点统一考虑。从七十年代起,北京市抓低效率锅炉改造近6—7千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仅要着重于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更重要是从整个系统上开展节能,达到降低综合能耗,提高整体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1燃煤锅炉房供热系统消耗能量的环节 燃煤锅炉房的耗能设备有锅炉、燃料输送及灰渣清除机械、鼓风机和引风机、水制备和输配系统的水泵(循环水泵、补水泵和加压泵),它们耗用的能源是煤、电力、水和热,通常可以用单位供热量的能源消耗量来评定耗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能源岛余热锅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岛余热锅炉是能源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结构、性能和参数都极大地影响到其它设备和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本实验基于低温废热余热锅炉及蓄热技术研究实验台,对余热锅炉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某供热系统因实际可用热功率与用热设备功率有较大差距,导致不能满足供热需求,系统运行压力低,锅炉疲劳运行,经济性差,为此提出将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与现系统并网的措施,阐述了系统设备构成及运行控制,经济性分析表明节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供热量统计核算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统计中的难点问题。本文梳理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国家能源统计体系中关于供热量和可再生能源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介绍了我国太阳能供热、生物质供热(热电联产供热、锅炉供热)、地热能(水热型供热、热泵系统供热)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常用的供热量计算方法,深入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统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完善可再生能源供热统计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节能》2010,(1):62-62
从乌鲁木齐市建委获悉,乌鲁木齐计划投资约21亿元集中进行供热项目改造,承担供暖任务的燃煤锅炉将逐步被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取代。  相似文献   

13.
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奇峰 《上海节能》2005,(6):142-157,164
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是机场规划设计时“大集中,小分散”供冷供热方案中最为关键的“集中”——供冷供热主站,其通过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采用了“汽车共生,冷、热、电三联供”这一新的制冷供热方式,为这一先进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通过发电机,为并网处的机场用户供电,在技术上还可以向市网送电,通过余热锅炉供热,产生的电和蒸汽通过离心式制冷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供冷,为航站楼、机场当局办公楼、海关边联检楼、餐饮娱乐中心、配餐、货运、宾馆、医疗急救中心、金融中心等用户供冷供热,由此称为“三联供”。  相似文献   

14.
一、供热系统节能的重要性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电站或锅炉房)、供热管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成。因此供热系统的节能要对能源的转换、输送、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用系统工程观点统一考虑。从七十年代起,北京市抓低效率锅炉改造近6-7千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仅要着重于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更重要是从整个系统上开展节能,达到降低综合能耗,提高整体热能利用率。全国供热系统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四分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供热目前大多按面积收费,少部分按照热计量收费,对于传统供热方式收费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定价,对于地热及热泵等新供热方式授权区人民政府定价,但目前各区尚未针对新能源供热方式进行单独定价。随着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耦合供热系统的迅速发展,对于新能源供热价格形成机制研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新能源供热发展。通过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建设环节和运营环节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同时考虑未来碳交易收入对补贴的影响,在此方面的探索可为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供热价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力系统保温技术比较落后,又得不到足够重视,浪费能源现象十分严重。热源(锅炉)、热输送系统(热力管道)和热用户(用热设备等)统称热力系统。其中热力管网散热损失一般占供热总量的10%左右。据调查全国该项节能潜力约340万吨标煤。厦门市热力系统同样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一、厦门市热力系统现状。三年来,厦门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对本市主要热力系统进行监测,发现三分之一的锅炉表面散热超标;35%左右热力管道保温不合格;95%以上的蒸汽阀门、法兰裸露。如果对上述设备管道进行有效的保温,全市一年…  相似文献   

17.
德国慕尼黑市是首个提出到204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热的百万人口大城市,中深层地热能是其主要的热源。为实现全市100%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宏伟目标,慕尼黑市需要打25对中深层地热井以提供400 MWt h供热规模。本文介绍了慕尼黑市100%可再生能源供热城市发展目标的背景和要求;总结梳理了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和开展的行动,包括中深层地热能的资源勘探、技术研发、区域供热试点和推广、100%中深层地热供热的勘探规划设计研究等;研究分析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出了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方某动物园采用分散小锅炉房供热,由于环保要求,动物园未来将以清洁能源供热取代原有燃煤锅炉,计划采用燃气供热,采用电锅炉作为重要热负荷备用,未来可采用分布式组合供热模式,与风电及光伏耦合供热。  相似文献   

19.
工厂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取决于锅炉热效率、用热设备和管网输送热效率的高低。本文用系统的观点去全面地考察和分析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节能的潜力和实现的难度,并结合几个机械工厂能量平衡工作中的经验,工厂供热系统的热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由于海南电网的特殊性,对于分布式能源供热机组,还需承担调峰任 务。为了掌握调峰模式下供热机组运行特点及其协同关系,实现热电解耦,对补燃余热锅炉联合循环方案进 行了研究。根据机组特性,给出无补燃方案的热电耦合关系以及机组负荷调节范围。通过分析余热锅炉补 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给出补燃量与机组负荷率及供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和基于补燃的机组负荷调节范围,对 比补燃对机组效率及排放的影响,分析余热锅炉补燃在调峰模式下的供热协同和运行控制策略,优化机组设 计方案。最后通过对两种方案经济性对比和敏感性分析,确定基于补燃的机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升项目 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