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患者者血清TGF—β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多发性硬化(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45例MS患者血清TGF-β1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和NIND组相比,MS患者血清TGF-β1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StableMS组相比,RRMS组和CPMS组TGF-β1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动态观察显示,随着病性的好转,TGF-β1含量亦逐  相似文献   

2.
Graves‘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可溶性Fas(sFas)在Graves’病(G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68例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sFas含量。结果 ①GD患者术治疗组和缓解组血清sFas同于健康对照组;②GD患者未治疗组和缓解组sFas。TRAb乘积高于健康对照组;③血清sFas与TRAb呈正相关关系,与游离T3、游离T4和促甲状腺素(TSH)无相关关系。结论 sFas参与了GD发病与转归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GD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免疫和免疫放射方法测定13例葡萄胎患者的hCG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结果:T4、FT4水平升高,T3浓度较正常为高(P〈0.001),少数病例FT3水平升高。葡萄胎组织清除后,T4、FT4、T3随hCG水平下降而下降,hCG浓度与三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hCG浓度与TSH水平呈现镜像(mirror image)关系。结果提示:在葡萄胎患者,其甲状腺功能亢进并非由垂体分泌的TSH刺激所致,而是受到  相似文献   

4.
生长因子对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分泌功能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TGFα,TGFβ1) 对肺泡Ⅱ型细胞(ATⅡ) 磷脂分泌功能及细胞形态( 肥大) 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ATⅡ中,加入生长因子作用48 h,应用化学测定法测定培养介质中总磷脂含量,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细胞体积参数。结果:EGF、TGFα均可使总磷脂含量增加,而TGFβ1 则使总磷脂含量降低;随EGF、TGFα浓度增加,ATⅡ平均直径(DQ) 、体积(VQ) 和表面积(SQ) 均逐渐增大,TGFβ1 对细胞体积变化无明显影响;TGFα和TGFβ1 同时加入培养体系中,总磷脂含量及细胞体积均无明显改变。结论:EGF、TGFα能促进ATⅡ磷脂分泌和细胞肥大;TGFβ1 对TGFα的作用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及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n=12)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及二尖瓣狭窄(MS)患者(n=14)股动脉血小板膜糖蛋白Ⅳ(GPⅣ)及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分布。结果:MS患者及PSVT患者RFCA后静息血小板膜GPⅣ分布明显多于PSVT患者RFCA前(P<0.05,<0.01);MS患者静息血小板膜TSP分布显著多于PSVT患者RFCA前(P<0.05),而PSVT患者静息血小板膜TSP分布RFCA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在凝血酶(01U/mL,0.5U/mL)激活时,MS患者及PSVT患者RFCA后血小板膜GPⅣ及TSP分布均显著多于RFCA前(P<0.05,<0.01)。结论:MS患者及PSVT患者RFCA后血小板的活性及反应性增加,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Graves病患者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含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Graves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CTnI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TnI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年龄与CTnI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观察组患者缓解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KY大鼠的主动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模型,应用Northern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ASMC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I型受体(AT1R)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SHRASMC中hFGF基因的基础表达和ANGⅡ刺激后的表达水平元旦明显高于WKY大鼠;bFGF(10nm/ml)对两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胃癌发生的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结果(1)TGF-α在癌周正常粘膜、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正常粘膜及肠化生(P<0.01)。(2)EGFR在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粘膜表达较正常、癌组织明显升高(P<0.01)。(3)TGF-α、EGFR共同表达常伴不典型增生。(4)TGF-α、EGFR表达与PCNA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5)TGF-α、EGFR、PCNA表达与肿瘤外侵、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EGFR/TGF-α是胃癌前病变的一项有意义的标志,结合PC-NA监测高危人群可能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9.
Graves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68例Graves病(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表明:①GD患者未治疗组、部分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清IL-6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2832.87±1266.44、2361.39±1153.72、1584.51±1273.31比13.56±6.27pg/ml,P<0.01);②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与IL-6呈正相关关系(r=0.259~0.278,P<0.05)。推测血清IL-6水平异常是GD的免疫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99mTc已撑半胱氨酸(ECD)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难治性颞叶癫痫(TLE)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53例脑电图(EEG)定位明确的难治性TLE患者分别行发作间期18FFDGPET和99mTcECDSPECT检查。其中21例磁共振(MRI)显示有结构性病变并与EEG定位结果一致。结果:MRI异常组均在PET和SPECT相应部位出现低代谢和低灌注表现。MRI正常组,PET定位准确率为84%,显著高于SPECT的56%(P<005)。结论:对于无结构性病变的颞叶癫痫,发作间期PET检查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SPECT的临床意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异常凝血酶原(DCP)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四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PH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AFP-L3、GPC3、DCP、TSG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并观察上述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FP-L3、GPC3、DCP及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四种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均低于单独检测;且相比与AFP-L3及TS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相比于单独检测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FP-L3、GPC3、DCP及TSGF联合检测增强了检测的灵敏度,提升了检测的准确度,提高了PHC的检出率,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p185蛋白阳性率与乳腺癌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TNM分期分为Ⅰ-Ⅱ组(Ⅰ-Ⅱ期患者)36例和Ⅲ-Ⅳ组(Ⅲ-Ⅳ期患者)2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及不同病理特征下患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分析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之间的差异。结果3组间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和Ⅲ-Ⅳ组患者血清中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肿瘤直径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H(OR=1.019,P=0.001)、TSGF(OR=1.632,P=0.001)、p185蛋白阳性率(OR=1.089,P=0.000)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诊断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SGF、SIL-2R和血浆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测定32例肺癌患者血浆VEGF含量和血清SIL-2R含量,光电比色法测定血清TSGF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化疗前血清TSGF、SIL-2R和血浆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化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TSGF、SIL-2R和血浆VEGF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AFP、AFU及TSG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血清AFP、AFU及TSG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对PHC患者72例、良性肝病患者60例及对照组56例应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AFP;生物方法检测AFU和TSGF.结果表明:在PHC患者中单一肿瘤标志物AFP检测阳性率为 69.4%,AFU 为55.6%,TSGF为 61.1%;二个肿瘤标志物(AFP、AFU)和三个肿瘤标志物(AFP、AFU及TSGF)联合检测阳性率则显著提高,分别为93.0%和95.8%,与单一AFP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FP、AFU及TSGF联合检测在PHC的诊断中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率,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FP(甲胎蛋白)、CA19-9(糖类抗原19-9)、CA50(癌抗原50)、TSGF(特异性生长因子)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LC)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各60例,分别为肝癌组、良性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体检组,比较三组TSGF、CA19-9、CA50、AFP水平以及阳性率.结果 ①肝癌组TSGF、CA19-9、CA50、AFP水平均比体检组、良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各指标高于体检组(P<0.05);②肝癌组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比二联、三联检出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肝癌组阳性率最高;③Ⅰ~Ⅱ期患者各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Ⅲ~Ⅳ期(P<0.05);④四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误诊率分别为98.36%、93.10%、96.67%、1.64%.结论 CA50、AFP、CA19-9、TSGF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和化学法对3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VEGF和TSGF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清IGF-...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CEA、CA125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化学法对33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血清P-selectin、CEA、CA125和TS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手术前卵巢癌患者血清P-selectin、CEA、CA125和TS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后一年复发组又非常明显地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中P-selectin、CEA、CA125和TSGF水平的变化与卵巢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食道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其中奈达铂25mg/(m2·d)第1~3天给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其中顺铂25mg/(m2·d)第1~3天给予,两组均在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mg/m2,21天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8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40.0%(16/4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6例,进展6例,有效率45.0%(18/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分别为10.0%和30.0%;肾毒性分别为0和15.0%,血小板下降分别为3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分别为70.0%和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相近,在毒副作用方面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耐受性良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检血清肿瘤标志物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了 124 例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TSGF三种肿瘤标志物,应用SPECT对所有患者全身进行骨扫描检查,以明确有无转移.结果:124 例患者中38 例临床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CA15-3、CEA、TSGF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78%、80%和82.1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1%、86.74%和84.29%.结论:CA15-3、CEA、TSGF具有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而联检肿瘤标志物结合全身骨扫描可以提高乳腺癌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糖蛋白抗原72-4(CA72-4)、肿瘤相关物质(TSGF)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利用免疫放射法(ⅠRMA)检测PG-Ⅰ,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A72-4,生化比色法检测TSGF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及正常人做对比,分析3种指标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胃癌组PG-Ⅰ含量为34.76±10.16μg/L,明显低于各对照组;CA72-4为5.92±2.53U/mL,TSGF为132.11±14.65U/mL,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胃癌组血清PG-Ⅰ、CA72-4、TS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5%、42.85%、45.71%,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0%。血清PG-Ⅰ、CA72-4、TSGF与胃癌诊断及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