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65例SLE的有关资料。结果:38.18%患者初次发病前2周有诱因;病情缓解后,有75.31%患者在1年内复发。较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感染灶急性发作,应用某些药物,过早减用或停用免疫抑制剂,长时间日晒以及妊娠等,结论:为减少SLE的发病与复发,应注意避免上列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就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及发病后就诊情况.方法 随访203例SLE患者,其中女192例,男11例,男女之比为1:17,平均发病年龄(32±14)岁,平均病程3年,了解其发病前的各种相关诱因、家族史、发病后诊断及用药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因发病前曾经有劳累病史的患者63例,有先驱感染病史的患者47例,分别占调查者的31.0%和23.2%;日晒、情绪波动、月经紊乱、流产、染发、接触化学药物,分别占调查者的14.3%、14.3%、9.4%、6.9%、4.9%和1.5%;16例患者(7.9%)有阳性家族史;首诊即明确诊断的患者有120例,占调查人数的59.1%;另有83例患者误诊,其中23.2%的患者发病1年后仍没有得到正确诊断,误诊最长时间为14年;69.0%的患者确诊后首次用药选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9.2%首选中药或者偏方治疗;发病后128例患者不能正常工作.结论 SLE患者女性多发,劳累、感染、日晒、情绪波动等因素与SLE发病中有一定的相关性,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发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的SLE患者仍占相当大比例;SLE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沈磁石  王天理  吴道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34-1134,113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SLE患者206例,其中存活168人,死亡38人,利用χ2检验,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LE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是合并感染肾损害,心血管损害,神经精神症状,C3水平下降与SLE患者死亡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合并感染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有心瓣膜损害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84例无心脏损害的SLE患者作对照,所有实验室检查均采用标准方法。结果:SLE心脏瓣膜病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35.9%,与无心脏瓣膜病的SLE患者作对照,其发病年龄、病程、性别、族别4个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指标对比表明,抗心磷脂抗体(aCL)在SLE心脏瓣膜病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nRNP)在SLE心脏瓣膜病组阳性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心脏瓣膜病组SLEDAI≥9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aCL抗体阳性是SLE心脏瓣膜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抗nRNP抗体是SLE心脏瓣膜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理因素与不孕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孕症巳被公认为典型的心身性疾病,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显示,我国女性不孕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1.9-66.18%、抑郁发生率为23.94%-47.06%,均高于国外。不孕患者表现出独特的心理学特征,这些特征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受孕、生育及治疗过程。本研究评估了承德市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孕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汽车兵在高原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高原汽车兵进行个性测定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高原汽车兵EPQ-E分低于全军常模,EPQ-N、EPQ-P分高于全军常模(P<0.01),EPQ-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多数SCL-90因子分高于全军常模及普通高原军人(P<0.01-0.05)。高原汽车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与EPQ-N、EPQ-P分及生活事件成正相关,与EPQ-E、EPQ-L及社会支持成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PQ的N、P因子、负性事件,主观支持、军龄和社会支持总分等因素是影响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因素。结论:高原汽车兵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其居住环境、工作性质及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吴会霞  周毅  杨学莉 《广东医学》2012,33(1):102-10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SLE患者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既往曾多次接受抗狼疮治疗,并复诊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7例SLE患者(SLE组)及同期4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SLE组患者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值及斑块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SLE组、SLE有斑块组与SLE无斑块组组间的各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差异。选择可能对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的参数(37项)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SLE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LE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多发(29.8%)且颈动脉IMT值明显增加;SLE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P=0.007),TG水平增高(P<0.001),HDL-C水平降低(P=0.002),LDL-C水平增高(P=0.002),载脂蛋白B水平增高(P=0.002)。(2)SLE有斑块组与SLE无斑块组比较,两组年龄、绝经率、颈动脉IMT值、高血压患病率、病程时间、疾病损伤指数、治疗后TG、抗Sm抗体阳性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6、P<0.001、P=0.015、P=0.002、P<0.001、P=0.046、P=0.042)。(3)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P=0.004)、病程≥5年(P=0.009)是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SLE患者较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多发。(2)SLE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绝经、血压、病程、疾病损伤指数、CRP、抗SSB抗体、抗Sm抗体、糖皮质激素使用相关。(3)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绝经及病程≥5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估200例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 SLE患者的各个SCL-90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而SLE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LE患者SCL-90总评分与SF-36各维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SLE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均较低,护理人员应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和领悟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问卷、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92例SLE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和相关分析。结果:SCL-90总阳性筛查率为26.1%,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18%的患者为外倾型,47.82%为情绪不稳定型。社会总支持均分为62.13±11.83。EPQ-N和社会总支持与SCL-90总分、各因子呈相关关系(P〈0.05),P、L与SCL-90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SLE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其个性特征和社会支持有关,提示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辅以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及心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8月确诊的160例SLE患者,根据有无心脏损害分为心脏损害组和非心脏损害组,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因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了解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心脏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0例SLE患者中出现心脏损害的84例,占SLE总数的52.5%;对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统计学分析发现,心脏损害组患者蝶形红斑、血清胆固醇、SLDEAI评分、补体C3、CRP、ESR等指标较无心脏损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蝶形红斑、高胆固醇血症、补体C3降低、CRP与SLE心脏损害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心脏损害在临床上较多见,蝶形红斑、血清胆固醇和CRP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的降低等是患者发生心脏损害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这些高危因素,并积极干预,以减少SLE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郭旭武  陈楚鹏  郭俊雄  郑永平 《河北医学》2005,11(12):1087-1088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至2005年收治的38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结果: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196例(占50.9%),119例(30.9%)无明显酒精、药物、感染等病因,且多与SLE活动有关.结论:SLE消化系统累及发生率高,不具特异性,易误诊,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三尖杉酯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36例SLE患者给予强的松0.8~1mg(kg/d),4~8周后开始按每周5mg减量,维持量10~20mg/d;三尖杉酯碱1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5~7d为1个疗程,间隔2~3周,共3~6个疗程。定期检测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C3、C4、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狼疮活动积分表(SLEDAI)评分由治疗前平均14.36分降至5.16分,24h尿蛋白定量、ES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抗ANA抗体转阴率87.5%,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转阴率分别为87.5%和83.3%。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三尖杉酯碱治疗SLE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价格低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朱静  程佳  曾杰  龙武彬  刘建  刘佑韧  周彬 《西部医学》2011,23(11):2096-2098,2101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动脉血管僵硬度的情况及其与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疾病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84例绝经期前SLE女性患者及68名健康女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了解动脉血管僵硬度。分析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并对SLE疾病相关因素与baPWV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组中baPWV(1378.10±247.10cm/s)显著升高(P=0.000)。SLE患者中有38例(45.24%)baPWV〉1400cm/s,健康对照组中仅4例(5.88%)baPWV〉1400cm/s(P=0.0007)。baPWV与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成正相关(r=0.481,0.370,0.414,均P〈0.05)。SLE患者中,相对于baPWV〈1400cm/s者,baPWV〉1400cm/s患者年龄更大、有更长的病程、SLEDAI、SLICC及hs-CRP均更高。但自身抗体及补体水平无差异。有肾损害的SLE患者,baPWV较无肾损害明显升高。结论在绝经期前SLE女性患者动脉血管僵硬度增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除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影响外,SLE疾病相关的一些因素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
Tao JH  Li XP  Li XM  Kan M  Zhai ZM  W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3):3051-3054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及受体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7例初发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β、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血清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18例初发SLE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3、CCR5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的变化与不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SLE伴发热患者血清MIP-1α浓度为(52±27)ng/L,体温正常的SLE患者为(28±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伴关节炎患者血清MIP-1β浓度为(221±158)ng/L,不伴关节炎患者为(95±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RANTES浓度在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为(130±122)ng/L,血小板正常患者为(212±1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CR3+细胞亚群百分率为(14·8±3·0)%,抗RNP抗体阴性患者为(11·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异常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不同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活动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66例妊娠合并SLE患者67次妊娠(计为67例,非活动组31例,活动组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SLE患者活动组的早产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治疗性流产率、总妊娠丢失率及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较非活动组明显增高(P<0.05)。且SLE病情活动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蛋白尿、皮疹的发生率最高,多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受损,肾脏尤甚。而妊娠早期,SLE活动的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损害多见,或(和)出现皮疹等。结论 SLE孕期活动主要累及患者的血液系统及肾脏,可导致不良母儿结局风险增加,但大多数SLE患者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建议SLE患者行计划妊娠,孕前疾病稳定至少6个月以上,孕期密切监测,及早发现疾病活动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液学异常改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SLE患者血液学资料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象异常者为53例,占82.5%,以二系以上减少为主,46例进行了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40例,增生减低6例,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骨髓象,47例诊断后做Coombs试验,9例阳性,血细胞减少者,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血象均有升高。结论:血液系统是SLE易损器官,SLE病人血液学异常较常见,其特点是血液学改变多样性,缺乏特异性,以二系以上减少常见,骨髓象表现增生活跃为主,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485例SLE患者中合并骨坏死者共柏例,分为SLE-ON组。按1:2比例随机选择有完整的病例资料的80例非骨坏死的SLE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各个研究因素采用逐步引入一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Cushing征、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高脂血症、抗磷脂抗体阳性、补体水平下降、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甲泼尼龙冲击与SLE合并骨坏死相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导致骨坏死的危险因素为:激索累积剂量(P=0.013)、日平均激素剂量(P〈0.001)。结论 SLE治疗过程中发生骨坏死的危险因子包括Cushing征、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高脂斑症、抗磷脂抗体阳性、补体水平下降、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其中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是骨坏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EE患者骨坏死的发生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多种因子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标  武加标  李志军 《西部医学》2009,21(6):955-95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主要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70例SLE患者中有38例白细胞增多,发生率为14.1%。该38例中有27例(71.1%)与感染有关,11例与原发病活动有关。结论SLE患者白细胞增多不要盲目加大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剂量,注意并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伴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行肺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的6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 ∶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其中SLE-ILD组的30例为病例组,SLE non-ILD(无ILD)组的30例为对照组。分析SL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肺HRCT评分,并分析SLE-I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相比,胸闷/气短、雷诺现象、Velcro啰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ILD组比SLE non-IL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尿素氮、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gG这4个指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ILD患者最常见的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依次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不同ILD分型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LD分型的肺HRCT评分及肺功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闷/气短、白蛋白下降是SLE-I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低白蛋白血症要警惕ILD的发生,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SLE-ILD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