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型医学模式下,应用“教练-选手”新型医患关系指导医学生学习肾内科血液透析的教学内客。方法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带领医学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建立“教练-选手”新型医患关系,并观察新型医患关系对患者健康教育和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效果。结果“教练-选手”新型医患关系能充分适应血液逢析患者疾病、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也促使医学生深入了解新型医学模式对促进医患关乐向良性循环发展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领悟。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特点的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时代,如何构建“和谐”新型的医患关系,是摆在我们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而影响和主导构建“和谐”新型的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诊疗水平和严格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程志强 《医学与社会》2005,18(2):48-48,51
在医患关系中,病人和病人家属乃至社会往往对资深医生,或者是各医院各专业的“专家”,寄予很高的期望值;如果医患关系不和谐,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则极易形成医疗纠纷。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和社会对“专家”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专家责任”的认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彭国庆  张怡 《医学与社会》2004,17(4):28-28,32
文章通过分析在抗击“非典”特殊时期医务人员为科学、为病人的献身精神,以及广大人民对医疗高风险、高费用的全面了解,论证抗击“非典”为病人重新认识医务人员,促进医患沟通,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5.
倪歌  陆少林 《中国医疗前沿》2013,(15):106-107,120
儒家和法家思想是我国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尽管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截然不同,但如果能够适当地整合其精华和优势,运用到医院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家“法治”思想的刚性治理作用和儒家“仁爱”思想的润滑调节作用,可在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学科发展、增强职工凝聚力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规范医疗服务和"证据"管理主动应对新规则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针对医疗纠纷诉讼实施新规则以来医方存在不同应对言行的现状,根据新规则的要求,分析了目前的医患关系与医疗纠纷,医疗改革与医疗服务、医方的“证据”意识与工作情况,提出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从思想意识,医患关系,医疗行为规范,证据系统等方面主动应对新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儒家重义轻利伦理观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医患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古代医家在其影响下,能够作出正确的利义选择,促进了医患和谐。当前,造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医务人员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医疗领域倡导重义轻利伦理观,构建有效机制尽量减少医务人员在义利抉择时的困惑,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调研和访谈的数据,发现当前中国医疗领域中的“自主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同和推崇,但同时这种认同和推崇却有着一定的界限.在最重要的医疗决策环节,医患双方都倾向于认为,患者主动地放弃自主权利,由医生作出决定,才是最好的方式.并且在医患双方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具有明显家长制特征的“信托关系”,而不是完全的患者自主.一方面,医生行善与患者自主在儒家的道德哲学中是相互矛盾的,导致行善与自主难以共存;另一方面,儒家生命伦理认为,患者自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医生品质的否定,因而对于自主性的推崇无法得到文化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陆赋生 《中国医院》2007,11(2):53-54
当前,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在各家医院,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同时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本文立足于医院自身建设,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医闹”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轻医学”的发展是国际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浪潮的必然结果,是国内医疗市场供大于求的必然选择;提倡和发展“轻医学”对缓和医患矛盾、重建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合作式的医患关系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