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基本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步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兴工动料把货币转化为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中一项特殊的物质生产过程。因此,在执行计划投资过程中,怎样准确的完成基本建设计划投资,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粮食产量和粮食增长速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指出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实现区域产需平衡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继续增加投入是粮食稳定增长的关键性环节;高产低速和低产低速区粮食增产潜力较大,应作为近期投资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1,(Z1):4-5
安徽地处江淮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生产总量常年居全国第6位前后,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和输出省份之一.发展粮食生产始终是安徽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从2005年起,省政府通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大力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高产创建,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新路子.科技日报记者:安徽是全国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安徽的粮食丰产工程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抓好十二个大面积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的国营农场,八年内使它们提供的商品粮比现在增加两、三倍”.我国是一个拥有八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的食品目前有90%以上来源于粮食;在我国实现四个现在化过程中,城市、工矿区人口不断增加,需要不断地取得充分的粮食供应;我国的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需要不断地发展,粮食生产则是决定这些农业部门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为了保证工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应付可能发生的天灾或帝国主义者挑起的战争.都要求有足够数量的粮食储备,因此,有计划地增加粮食生产和建设好商品粮基地,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主要对建立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郭策 《山西科技》1996,(2):25-27
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郭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农业具体任务目标。要求在“九五”期间,粮食年均增产160亿到200亿斤。这就说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  相似文献   

6.
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支持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类科技计划项目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作用日趋显著。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家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近年来,通过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保障全国人民丰衣足食,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回顾石河子垦区粮食生产发展历程,针对市场和人民生活需求,探讨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粮食生产的途径是很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中国粮食再上新台阶的最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饱问题乃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不仅要受光、热、水、气以及土壤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状况的影响。现阶段粮食生产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再上新台阶困难重重。因为我国耕地资源非常有限,按目前年减少900万亩的速度,到2000年人均占有耕地将由现在的1.28亩降到1.15亩,在目前粮价提高幅度不大,而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比价不合理的情况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我国粮食生产难有新的突破。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把粮食放在首要位置。如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是摆在科技工作者和各级政府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星火计划,是一项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是我国科技计划和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科技星火撒向广大农村,指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满足当代人对粮食和纤维不断增长的需要、消除饥饿,本文评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若干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6年全省播种面积271万公顷,总产1626.3万吨,分别占粮食的80%和86%,是最大宗的农作物和人民生活的主粮。近年来,我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大力推广水稻抛秧技术,促进粮食单产的突破,使总产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并为我省粮食持续增产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一、引进与发展 我省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52亩,粮食生产整体水平较低,自产粮食不足。近年来,随着我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市粮食生产形势及对策韩延彬(市教育学院)“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穿衣,而且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原材料、劳力和产品市场。但近几年来,我市出现了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现象,每年需调入1...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5个省(区),土地面积302.4万平方公里,人口8400多万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力低下,致使粮食生产成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家战略中心西移、新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以及对农产品增长的迫切需求,这一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开发途径,对当前和未来农业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粮食生产现状1949年以来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增长过程大致经过了以下4个阶段,1949…  相似文献   

14.
科技发展“十五”计划是我国科技工作面向21世纪开展和起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21世纪前1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重大影响。“十五”计划也是在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国家计委的总体部署,科技发展计划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计划,明  相似文献   

15.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国以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市场农业的快速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胡锦涛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因此,探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因素,已成为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笔者对建国以来,定西市56年的粮食生产情况作了探讨、分析,初步认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因素:一是政策,二是科技,三是结构调整。现就笔者的思考情况作一概述,以供与同行商椎。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2日,印度颁布了一项法今,决定自2月开始发行票面价值1万卢比、为期10年的“无记名特别债券”,到期偿还本息1万2千卢比;购买这种债券不问钱财来自何处,并一律免除所得税。法令序言中指出,发行这种债券的目的是“把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威胁的黑钱引导到生产领域,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计划的顺利进行”。法令公布后,印度舆论界说实行这项法令是“枉费心机的举动”,是正式宣告“印度政府以往向黑钱开战的种种措施已经彻底失败了。”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的国家监督,主要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一项社会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也是一切社会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毛主席一向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出“农、轻、重”的方针,指出“广积粮”的战略意义。华国锋总理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粮食的生产和储备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古人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非常普通而又异常重要的战略物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真正的经济基础就是粮食储备。”“没有这种储备,国家政权便会化为乌有。没有这种储备,社会主义的政策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列宁全集》)31卷,《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关于人民委员会的报告》)确是至理名言。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多方面的来研究发展农业生产的途径,以求能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方法,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更多的粮食,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经济管理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化人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新中国诞生后,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在“一五”期间曾经春花璀灿。我们在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和工商企业的管理形式。在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建设中,开创了我国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0.
荣彤 《太原科技》2004,(4):11-12
科技计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科技开发的重要手段,是引导、支持全社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