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种雷达接收机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雷达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接收机实现的多种途径,通过对模拟接收系统的研究,及超外差式接收机、直接下变频接收机、镜频抑制接收机、数字零中频接收机等雷达接收机技术的分析对比,给出了多种雷达接收机的特点和使用前景.其中由于超外差接收机采用了两次变频的技术措施和本身独具的优点,是当前雷达接收机的主流模式,但是随着模数变换电路(ADC)的性能进一步提高,直接数字接收机技术的发展将会成为未来雷达接收机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雷达数字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雷达系统对接收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接收机技术是实现高精度宽带雷达接收系统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研究了数字接收机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了数字下变频,数控振荡器、级联积分梳状滤波器和抽取.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接收机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马勇 《现代雷达》2016,(7):67-71
机场天气雷达要求能够从复杂的天气环境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状况以保障航空飞行安全,其接收机大动态以及抗噪性能设计对雷达至关重要。在分析模数转换器(ADC)对雷达中频接收机动态范围制约的基础上,根据中频带通采样和数字下变频的原理,实现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双通道ADC采样数字中频处理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原理、方法以及测试结果。通过对双通道ADC采样的数字中频处理系统的实现,能够很好地提高天气雷达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并应用于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  相似文献   

4.
雷兵 《电子工程师》2010,36(8):54-56
随着高速A/D转换器的广泛使用,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得到空前发展。雷达接收机数字化后,接收机更加智能化,硬件减少了,体积大幅度缩小。本文介绍了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对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模拟前端、直接数字合成、数字下变频的设计做了详细论述,并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泉华  曾大治  龙腾 《信号处理》2010,26(4):481-485
频率步进雷达作为一种距离高分辨雷达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频率步进雷达中频接收机带宽与距离窗口的关系,指出物理多通道接收虽然可以增大雷达搜索范围,但增加了系统复杂性。本文提出一种数字实现多通道接收机的方法,旨在不增加系统设备量前提下,扩大频率步进雷达搜索范围。同时分析了传统多通道数字下变频接收机结构的不足,给出一种基于多相滤波器组的高效实现结构。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数字多通道接收机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雷达机内射频校准信号测试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方法,通过间接测量雷达接收系统灵敏度Prmin和信号处理增益Fn以及信号处理的损失Ld,经计算后得到雷达接收机灵敏度,为解决信号源泄漏以及数字下变频(DDC)处理等带来的雷达接收机灵敏度Psmin难以测试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徐伟升 《电子科技》2015,28(1):24-28,163
在车载雷达信号接收机中,由于雷达信号的中心频率远大于信号带宽,故需要通过数字下变频获取雷达的基带信号。因此,设计一种采用A/D采样芯片对雷达信号进行采样,并在FPGA中实现数字下变频的信号接收机,为满足设计要求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结构的数字下变频算法。运用Matlab对该算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在FPGA中进行了仿真实现,其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下变频算法不仅能准确地得到基带信号,还可简化雷达信号接收机系统,对车载雷达信号接收机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达     
TN95 2005031300 IF采样和数字下变频在OTH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张朝辉(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现代雷达.-2004,26(4).-56-58 阐述了超视距雷达用中频采样和数字下变频的原理,给出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方法.该设计可实现I/Q基带信号以24位串行输出,可完成五种带宽的数字低通虑波器的切换,并可对多路接收机之间出现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对其测试后的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雷达的实际要求.图6参2(刚)  相似文献   

9.
0315160现代雷达数字接收机[刊]/翟伟建∥电子侦察干扰.—2003,24(1).—4~6,25(L)随着集成电路和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在现代电子战中的应用,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电子战接收机亦将被数字接收机所取代。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接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某航天器伪码测距雷达接收机外部AGC的设计原理和具体实现,并重点讨论了如何根据射频前端的输出来设计全数字AGC,来扩展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该文的讨论对于DS-SS(扩展频谱数字)接收机和伪码测距雷达接收机的数字AGC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相参雷达和非相参雷达的概念进行阐述。通过详细分析两种体制雷达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侧重介绍相参雷达的优点。相参性方面重点介绍多普勒效应具有的特性,从信号接收和信号处理上重点讨论了相参性雷达拥有的速度测量功能,在速度模糊和距离模糊上详细比较了两者的差别。通过实践证明,相参雷达的应用范围比非相参雷达的范围广阔得多,但价格不菲。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彭应宁  王华彬 《现代雷达》2007,29(11):44-48
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系统误差估计是实现有源无源雷达信息高精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时差定位无源雷达具有与有源雷达不同的误差分布特点,多有源雷达之间的系统误差估计方法已不适用于无源雷达与有源雷达之间的系统误差估计。文中提出一种系统误差估计方法,利用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对同一目标的观测,同时估计有源雷达的系统误差和无源雷达的时差系统误差,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组网雷达工作的复杂性,为快速有效地判断出网内各雷达辐射源的威胁程度,论文以电子干扰机掩护战机突防为背景,当干扰资源有限时,针对如何选择优先干扰对象,研究了战机突防过程中的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评估问题,论文充分考虑各雷达的战术威胁度、探测威胁度及其在组网系统中的重要性,构建了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量化模型,提出了基于AHP的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评估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船编队时同种雷达较多,相互之间存在电磁兼容影响的问题,利用描述雷达探测性能的最大作用距离的衰减来描述雷达系统中同频段间的电磁兼容程度。首先,分别建立相同工作频段、不同频率雷达间的电磁兼容模型;得到整雷达系统的电磁兼容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模型的雷达间距、压制系数、灵敏度等重要参数对电磁兼容的影响,对发挥协同作战雷达的最大效益提供了数字化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雷达软件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现役雷达装备的缺陷及未来雷达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雷达应具备的重要特征,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雷达软件化。提出了雷达软件化硬件平台的构想并对实现雷达软件化应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雷达天线旋转及雷达回波的原理出发,设计了一种可以模拟雷达天线进行圆周扫描和扇形扫描的电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可以完成对雷达的模拟。本设计电路简单易行,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基监视雷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天基雷达的三种类型:第一种交会雷达、第二种遥感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雷达、第三种天基监视雷达,该雷达目前正在大力开发。重点讨论对天基监视雷达的设计要求和具体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9.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rogress in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 in radar technology. The recent acceleration in radar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has generated a corresponding acceleration in interest for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Historically, early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detection range of radar systems, a fundamental objective that still exists. Later measurements, coupled with analytic techniques and computer codes, were performed to exte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adar scattering process.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availability of broad-band electronics,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digital technology results in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 programs which are directed toward exploring the performance of operational waveforms and processing, target discrimination, target detectability in clutter, and radar scattering control. The fundamentals of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are reviewed. Measurement facilities, including the present research activities on compact range techniques, are then described. Instrumentation radars have benefited from both wide-bandwidth electronics and digital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Fourier transform techniques, in particular, provide bo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arget scattering, and increase measurement accuracy by isolating the target from radar returns from the measurement facility. The frequency coverage has also extended to include millimeter-wave frequencies. Achievable accuracy is important in any measurement program, and those factors that limit the accuracy of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作用距离衰减的雷达间电磁兼容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判定雷达问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了远距离支援干扰的效能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与天线增益等六大参数的定量关系.最后,针对两部雷达间的干扰情况做了算例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降低天线副瓣增益、增加雷达间距离以及提高受扰雷达压制系数均可以获得较好的雷达间电磁兼容性.这种将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用于雷达间电磁兼容判决的模型,能够真实、定量地反映出雷达间的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