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院1985~1997年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339例,治疗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339例中男220例,女119例。年龄16d~79岁。手术治疗114例,死亡16例,其中非绞窄性肠梗阻2例,绞窄性肠梗阻14例;非手术治疗225例,死亡9例。总病死率7.4%。60岁以上患者死亡15例,占总病死人数的60.0%。有各种腹部手术史218例,占64.3%。2讨论2.l绞窄性肠梗阻的确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绞窄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绞窄性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而且应尽可能早期施行。因此对粘连性肠梗阻确定有无绞窄至关重要。凡有下例情况者,应警惕绞窄之可能:①腹痛由阵发性绞…  相似文献   

2.
绞窄性肠梗阻86例治疗邱超学(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桂林市541002)关键词肠梗阻;绞窄;早期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的严重阶段,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敏感和特异性诊断手段,死亡率高,在60年代初曾高达21.4%~35%,80年代末仍为4.5%~30%[1]...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较多见 ,早期大都属单纯性梗阻 ,后期可发展为绞窄性梗阻 ,但其病理演变过程常难以判断 ,因而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各家存在较大差异 ,处理不当常可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 1993年 3月~ 1998年 3月收治肠梗阻 5 11例 ,其中粘连性肠梗阻 2 0 9例 ,现将手术时机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9例中男 116例 ,女 93例 ,年龄 6~ 78岁 ,平均年龄 38.5岁 ,有腹部手术史 148例 (70 .8% ) ,手术治疗98例 (46 .9% ) ,其中有 3例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1周内。术中发现肠管绞窄坏死 19例中 12例入院时即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 ,…  相似文献   

4.
绞窄性肠梗阻6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窄性肠梗阻61例诊治体会李金荣,刁迪朋韶关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外科(512122)关键词肠梗阻;肠绞窄;肠坏死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尤以绞窄性肠梗阻危害最大,死亡率为8~25%[2]。我院1973~1993年间共收治肠梗阻153例,其中...  相似文献   

5.
109例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0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经手术治疗,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56例(51.4%),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肌紧张、腹平片(或腹透)、CT和B超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其余53例(48.6%)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治愈101例(92.7%),死亡8例,死亡率(7.3%)。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MOF、ARDS。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应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小肠扭转(small bowel volvulus,SBV)是指游离肠管的一段或全部沿其系膜为轴线旋转超过180°,使扭转肠袢的两端及肠系膜血管均受压,肠管发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塞和血运障碍,从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由于同时伴有肠系膜血管受压变化,亦称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不典型,辅助检查特异性差,易引起误诊及延误治疗,其危险性在于肠绞窄坏死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病死率15%~40%[1],可造成患者早期死亡或广泛小肠切除致短肠综合征,死亡原因主要是就诊过晚及治疗延误.  相似文献   

7.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诊断困难,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左右。(1)按发病原因:①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②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类,麻痹性多见;③血运性肠梗阻;(2)按局部病变将肠梗阻行为单纯性与绞窄性;(3)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4)按梗阻程度分为部分性与完全性肠梗阻;(5)按发病缓急分为慢性与急性肠梗阻。本文介绍酒精所致脑病低钾引发麻痹性肠梗阻1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并休克的最佳诊治方法,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绞窄性肠梗阻并休克的诊治方法。结果 128例绞窄性肠梗阻并休克的病人治愈率为83%,死亡率为17%。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并休克应早期确定诊断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肠梗阻分单纯性,闭袢性和绞窄性3种类型。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的死亡率为0~5%,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高达4.5~30%。如何防止单纯性肠梗阻演变为绞窄性肠梗阻,不失时机地施行手术,值得深入探讨。收集我院8年来收治急性肠  相似文献   

10.
47例小肠绞窄性肠梗阻诊治体会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王学文关键词肠梗阻,绞窄性,手术外科,诊断,治疗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但其病死率为10%左右[1],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依然高达4.5~30%[2]。我院1986~...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强  全主见  孙维华  周波  赵利辉 《当代医学》2009,15(18):103-104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2。04年7月~2。09年2月入院治疗的16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2.6%;恶性肿瘤性肠梗阻占32.1%;嵌顿疝性肠梗阻占1o6%;其他147%。3例因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8例放弃治疗出院,5例好转出院.其余的14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粘连和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是位居前两位的肠梗阻类型,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有必要的。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加强病因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绞窄性肠梗阻不是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唯一适应证,当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72h仍无效,应积极手术,早期及时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绞窄性小肠梗阻形成原因、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8年5月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57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腹腔脓肿3例,再次肠梗阻、吻合1:2瘘各1例,切口感染8例。结论:确诊或怀疑为绞窄肠梗阻,应在最短时间内尽早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17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病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工作站上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肠梗阻的有无、性质、部位及病因。结摹17例中,常规轴位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均显示了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提示13/17(76.4%)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提示16/17(94.1%)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对肠梗阻的部位及病因的判断分别为12/17(70.6%)和13/17(76.4%),联合后处理图像二者的结果分别为16/17(94.1%)和16/17(94.1%)。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常规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有着相当的优越性,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之一, 它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两大类型,目前其病死率仍高达5 %~10 %.当肠梗阻并发肠绞窄时其病死率可上升至6. 6 %~20 % ,如何不失时机实施手术治疗,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7例绞窄性肠梗阻的回顾性分析,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海阳 《河北医学》2004,10(2):140-142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87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45例(占51.7%),其余42例(占48.3%)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腹平片、B超、CT等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87例病例治愈70例(占80.5%),死亡17例(死亡率为19.5%),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应动态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和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老年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窄性肠梗阻是常见的严重急腹症 ,全身病理生理变化复杂 ,死亡率可高达 30 %。高龄患者由于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 ,代偿能力差 ,病情更危重。1 988~ 1 998年 ,我科手术治疗老年绞窄性肠梗阻 62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42例 ,女 2 0例 ,年龄 60~ 85岁 ,平均年龄 69.9岁 ,病程 2~ 34天 ,发病至就诊时间 3小时~ 1 0天。二、病因分类 :肠扭转 1 5例 ,结肠癌 (含转移癌 )1 4例 ,腹股沟疝 1 3例 ,粘连性肠梗阻 1 0例 ,腹内疝3例 ,肠系膜栓塞 3例 ,粪石性梗阻 2例 ,回肠嗜银细胞癌并肠套叠 1例 ,肠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5.61%;恶性肿瘤性肠梗阻占22.80%;嵌顿疝性肠梗阻占14.04%。1例因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恶化而出院,5例好转出院,其余的5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粘连和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是位居前两位的肠梗阻类型,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有必要的。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加强病因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家文 《右江医学》2000,28(6):440-440
回顾分析绞窄性肠梗阻 2 2 1例的临床诊疗过程。重点讨论了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 ,手术特点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提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绞窄性肠梗阻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绞窄性肠梗阻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者仅12例(40%),且多数已肠坏死。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2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7%。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结论:老年绞窄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严重,早期诊断较困难,死亡率高,应综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肠梗阻不但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改变,并可导致全身生理上的紊乱.病情严重者如绞窄性肠梗阻仍有相当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