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OCDMA系统组网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近年发展迅速,将成为宽带光纤通信网的主要扩频技术之一.详细分析了OCDMA系统网络的结构原理、组网技术、光交换技术;较为全面地论述和评价了几种主要的光编码器、光解码器的实现方案、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重点讨论了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阵列波导光栅的光编界解码器的编解码原理和实现技术.分析了OCDMA技术在现代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几种基于相干光的光码分多址(OCDMA)相位编/解码器.分别给出了采用空间光调制器(SLM)、平面光波导(PLC)、超结构光纤布喇格光栅(SSFBG)技术的OCDMA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基于SSFBG的编/解码器在产生超长光学码方面是最好的;平面光波导编/解码器由于可实现单片集成,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器件.  相似文献   

3.
光码分多址接入技术中单、多维编解码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简要介绍光码分多址(OCDMA)接入技术中各种单、多维光扩频编码原理的基础上,对相应各种光编/解码器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光编/解码器的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全光OCDMA技术分类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码分复用技术(OCDMA)的原理、发展、技术优点和分类,然后着重分析了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新的发展和结构,最后展望了OCDMA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光码分多址(0CDMA)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OCDMA系统编码码字序列、编/解码器、具有旁瓣和底噪抑制功能的窄脉冲接收机等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基于0CDMA技术的隐匿通信、IP over OCDMA、OCDMA over PON应用的主要技术考虑.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介绍了基于FBG编/解码器的编/解码原理,对光纤光栅-环形器编/解码器、多Bragg光纤光栅二维编/解码器以及OCDMA光编/解码器几种FBG编/解码器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光编/解码器的发展前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光扫描来实现光码分多址OCDMA(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编/解码的全新方案,可实现全光OCDMA扩频编/解码,文中给出光扫描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并设计出了光扫描编/解码器结构,通过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光扫描编/解码方案可以在全光水平上实现扩频OCDMA编/解码,为摆脱光电转换的瓶颈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方案容易实现OCDMA编/解码器的集成化并且变址灵活易控制.这种扩频方案的系统速率可远高于一般扩频方案的系统速率.  相似文献   

8.
OCDMA通信技术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OCDMA通信技术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然后分析和比较了用于OCDMA技术的地址码和编解码器技术,给出了两种OCDMA网络,最后分析了OCDMA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光码分多址全光网络实现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茂国  杨淑雯  殷洪玺 《电子学报》2001,29(8):1148-115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时域编码的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构造全光通信网络的实现方案.给出了OCDMA全光接入网,OCDMA光交叉连接、光交换、光上下路、光复用的具体实现方法,给出了OCDMA全光网络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四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光码分多址(OCDMA)编/解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频谱特性、相关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码字的相关特性直接决定了编/解码器之间的相关特性,这对基于频谱相位编码的OCDMA编/解码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误码率是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会导致超短光脉冲在光纤传输过程中脉宽的展宽,进而影响OCDMA系统的误码率。在基于理想情况的OCDMA系统误码率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三阶色散和三阶非线性效应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有硬限幅器和二维OCDMA系统的误码率。结果表明,三阶色散和三阶非线性效应都会导致OCDMA系统误码率的增大,但三阶非线性效应对系统性能影响没有三阶色散效应明显;在系统参数相同基础上,接收端引入光硬限幅器和系统采用二维编码均可优化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二维光纤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三种二维光纤码分多址(OCDMA)系统。分析表明,它们的性能都优于一维OCDMA。同时也比较了WDM+OCDMA和多波长OCDMA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OCDMA系统和相关器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综述了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发展概况.对不同系统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系统中的噪声,重点对编/解码器、光源、光阈值器件等OCDMA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讨论.评述了当前多用户OCDMA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OCDMA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作为一种大容量、易升级、对称性和高度保密性的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波分复用和码分多址技术结合的可能性,介绍了混合WDM/OCDMA-PON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三种混合PON系统的实现方案,提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光码分多址系统中双极性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崇富  邱昆 《中国激光》2005,32(6):20-824
基带双极性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采用码的极性转换思想,实现在考虑信道非理想下的单极性信道中传输双极性码。研究了Gold序列,m序列在系统中的应用和传输信道对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得到了双极性码在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基于不同码字的光码分多址系统用户数与误码率的关系和基于非理想传输信道的系统性能影响曲线。结果表明,Gold序列和m序列适合双极性光码分多址系统,但Gold序列较m序列更适合应用到双极性光码分多址系统,当系统激活用户数为20,系统误码率分别达到了10^-9,10^-7,非理想传输信道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恶化近20dB),在系统研究中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6.
报道采用光码分多分址(OCDMA)技术实现了3用户通信的实验,传输速率为2.5 Gchip/s,传输距离为20 km.给出了OCDMA系统基本参数设计方法,搭建并实现了OCDMA实验,通过设计实验系统与得到的实验结果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实现了3用户传输2.5 Gchip/s的OCDMA通信实验,并验证了多用户干扰是OCDMA系统下降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7.
朱英勋  王荣  丁晓光  蒲涛 《中国激光》2008,35(12):1888-1893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采样光纤光栅的光码分多址(OCDMA)谱相位编解码器.根据等效啁啾原理,采用分段采样啁啾的方法将宽谱光源的不同频率分量在时域上分离并重新组合,并将地址码信息用等效相移的方式引入到不同的频率分量上实现谱相位编码.采用该方法制作的编解码器具有制作简单、工艺要求低的特点,便于系统应用.对该编解码器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编解码器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