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在精神科病房内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1月起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房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提出预警,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干预处理。结果:运行3年来危机事件由2001-2003年发生34件,下降为2004-2006年的15件/年。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由92%,提高到98%。结论:在在精神科病房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可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在精神科病房内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1月起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房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提出预警,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干预处理。结果:运行3年来危机事件由2001-2003年发生34件,下降为2004-2006年的15件/年。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由92%,提高到98%。结论:在在精神科病房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可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在精神科病房内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1月起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房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提出预警,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干预处理。结果运行3年来危机事件由2001—2003发生34件,下降为2004—2006年的15件/年。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由92%提高到98%。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可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护理危机管理——一种超前的管理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它,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处理医疗风险危机,为医院赢得信誉和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的增强,医疗风险也越来越大。精神科患者通常病情错综复杂,尤其是无陪护精神科病房,患者通常病情较重,普遍缺乏自知力,精神科护理风险也随之增大。实施危机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危机意识及危机防范技能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护理安全,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芸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F0003-F0003
精神科病房作为精神病患者集中的场所,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做好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病房管理关系到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关系到病房的安全,进而可能会对病人的病情好坏产生影响,如何搞好精神科病房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从精神科病房管理者应具备的才能、管理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安全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浅述自己的见解,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病房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荣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4):145-146
目的:加强精神科病房的风险管理,提高精神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方法:通过对精神科病房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强化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关注细节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及继续教育等措施。结果:病房的跌伤、外逃、自杀等安全风险呈逐年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精神科病房的风险管理,护士长带头抓起,全体护士人人参与,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救演练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管理中的重要应用。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管理中采取急救技能演练,以医院100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分为Ⅰ接受应急演练组,Ⅱ未接受应急演练组,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及实际考核情况,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结论:对精神科封闭病房采取急救演练管理措施后,能够有效提升精神科病房管理质量,强化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提高危机事件的急救能力,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整体急救水平之目的。参加急救演练的护士,在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方面较未做演练的护士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提高(P0.01)。急救演练提升了精神科护士的的综合素质及应急应变能力及急救操作水平、缓解了危急事件给护士造成的精神压力,大幅度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精神科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存在人文关怀缺乏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精神科病房软性人文环境建设及加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精神科病房使用电子监控系统,对患者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封闭式男、女四个病房收治的1584例精神病患者发生的意外事件为对照组.选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封闭式男、女四个病房收治的1608例精神病患者发生的意外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按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上加电子监控.结果 观察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电子监控系统的应用,对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有加强作用,且能够还原事实明确事故原因及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精神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和作用。方法回顾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某精神科病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对其2005年与2012年工作质量指标和工作数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健康运行6年后,精神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结果通过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对于精神科病房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精神科开放性病房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方法 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要,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通过开放性病房管理,促进了患者的全面康复,也提高了精神科的护理质量.结论 开放精神科病房,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汪莹  朱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84+1387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实行开放式管理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住在心理科病房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78例,在精神科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96例,采用精神病护理质量评定表和住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所得结果由统计软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及精神病护理质量评定总分均高于精神科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艳 《中外医疗》2012,31(23):141-142
目的探讨总结就精神科住院患者病房采用关怀式管理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于该院进行精神科治疗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病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关怀式病房管理,比较两组经过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从环境设施、质量及安全、服务可及性、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在这6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怀式病房管理制度管理精神科住院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急救药在精神科病房的使用率较低,其管理常为难点.所以,建立有效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精神科病房的急救工作将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12月我院实施"优质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作为实验组,按《2010年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实施方法开展优质护理519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508人作为对照组,自制调查表对两组间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治疗依从性、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调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治疗依从性;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除总体评价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除疾病预后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总体评价;患者对疾病的预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薛爱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900-1901
目的:对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方法:实施相应的告知、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系统化管理。结果: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病房环境改善。结论:对于封闭式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合理化的科学管理,有利于病房环境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精神科陪护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认识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12月我院实施“优质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作为实验组,按《2010年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实施方法开展优质护理519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508人作为对照组,自制调查表对两组间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治疗依从性、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调查.采用t检验、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间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治疗依从性;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除总体评价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除疾病预后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总体评价;患者对疾病的预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运用风险因素管理办法,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