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程蓓  周德兴 《仪表工业》2013,(10):53-56
“FCS校中厂”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内容之一。自主设计研制了“校中厂”主力设备——基于FF仪表的太阳能暖风现场总线控制控制系统。该FCS系统控制对象为太阳能暖风空调系统,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系统配置,确定该系统中的总线仪表选型,设计系统控制策略,并利用Syscon软件组态实现,利用组态王软件组态上位监控。适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并可作为实验研发平台,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研究监控组态软件(SCADACS)实时数据库系统(RTDBS)的必要性,概述了通用RTDBS的功能和特点。然后根据监控组态软件中的RTDBS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一种监控组态软件中的RTDBS的体系结构,并探讨其体系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组态数据库,事件库,优先级库及事务调度,历史数据缓冲机制,主动机制,内存数据库.实时运行系统,并给出其参考实现模型。最后给出该RTDBS的实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利用自动化技术使其变废为宝,意义重大。论文介绍了二氧化碳回收的工艺流程,分析了系统需求,借鉴FCS思想设计了基于S7-300 PLC、Win CC组态软件、冗余技术的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Win CC组态步骤及冗余组态过程。阐述了运用组态软件Win CC V7.0设计的开发界面,并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动态显示和操作功能,能够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工艺流程再现,并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VPN技术的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给出了该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和组成部分,展示了基于组态软件开发的Web页面监控软件。该远程监控系统对实现风电场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组态软件和PLC控制的特点出发,结合工控设备的实际需要开发基于PLC控制的生产线传输车,给出了PLC和组态开发的流程图。这种模式有利于组态软件、PLC的仿真测试。经过测试,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6.
DCS系统中控制粘及其组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DCS系统中,现场控制站是整个DCS的核心部分,如何对控制站进行组态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CENTUM-CS控制站组态主要包括控制站FCS构成,I/O模件登录,软件开关这义,区域定义等。本文 控制站组态和控制回路图绘制,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输出模型的预测控制器工业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发工业应用先进控制算法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利用MATLAB/COM化工具箱实现先进控制与优化算法的工业化途径,从而解决了复杂优化控制算法数值实现的难题.该方法第1步是利用MATLAB/COM Builder提供的方法把MATLAB中先进的优化控制算法进行COM化,制作成标准的Windows COM组件;第2步是充分利用带有OPC标准通信接口的主流DCS、FCS的监控组态软件(HMI)的环境,集成COM化的先进控制与优化算法.经过两步实现先进控制算法的工业化应用集成.最后,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开发了一种能适用于工业应用的基于输出误差模型的单变量预测控制器,实际供热锅炉水温控制结果表明,这种基于MATLAB COM化技术开发的运行在主流DCS监控组态软件中的单变量预测控制器具有非常好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8.
付洪保 《机电信息》2014,(12):115-116
介绍了一种利用PLC和组态软件控制四自由度机械手完成工件搬运工作的机械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据此研制了用于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的气动机械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移植性,可以作为柔性制造生产线的一个安装搬运单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组态式柔性制造单元组成的阵列式布局的快速重组制造系统的创新结构体系,建立了以生产效益为该系统设计和运行决策目标的随机模型,应用排队网络模型静态马尔科夫工件运送方式得出系统重组时缓冲区容量的优化配置和最优工件运送策略的算法,研制了作为构建快速重组制造系统核心的新颖的组态式柔性制造单元的原型,并给出生产工程中应用所创建的阵列式可重组制造系统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模型的企业概念以及国内航空企业的研制现状,分析了基于模型的技术在国内设计和制造环节的应用现状,剖析了航空产品研制过程中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异地协同研制的要求,提出了以模型作为核心依据、以数据贯穿研制流程、层次化的供应商管理的新的研制模式,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基于模型的企业的主要特征,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型的企业研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控制系统,它的硬件采用先进的现场总线压力变送器和涡街流量计,软件采用分段变系数补偿法,实现了饱和蒸汽的质量流量测量。系统省去了流量积算仪的设置,获得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介绍色谱仪的反控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色谱仪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并详细阐述反控系统的实现方式,开发反控系统组态软件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最后提出开发反控系统组态软件的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3.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是软件开发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在机械CAD 系统开发中,提出并建立的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机械零件设计分类树 功能表设计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开发模式、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及其在专用机械CAD 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TRT工程采用FCS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FCS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特点,以及“综合控制功能软件”主要的调节、安全保护功能和系统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轴承类软件的开发,存在着系统可靠性不高,升级困难的问题。面向对象的方法,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主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此类软件。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DeviceNet对象模型基础之上,给出了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智能DeviceNet现场总线通信节点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并重点介绍了软件设计中的CAN控制器初始化及DeviceNet节点发送和接收报文子程序。最后组建了一个测试系统,验证了本通信节点的DeviceNet协议规范兼容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某驾驶室悬置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软件UG建立几何模型,以Hypermesh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求出了某驾驶室悬置前六阶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对各阶频率进行了分析,可为该车型驾驶室悬置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连杆零件柔性加工单元为平台,研究了柔性加工单元的主体架构,阐述了柔性加工单元的软件硬件配置,介绍了现场智能设备的通讯方式以及柔性生产的实现方法,并对柔性生产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总结了柔性加工单元的一般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差速器结构设计、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依据汽车设计规范对差速器各零件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思路,给出了在Pro/E软件中基于特征创建差速器各零件三维模型的思路与结果,阐述了建立差速器三维装配模型的方法和主要步骤。差速器各零件三维精确建模有助于提高其零件的数控加工精度,三维虚拟装配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从而缩短差速器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