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新世纪的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多种媒体形态相互交融,全球进入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学报作为进行学术交流、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传统媒介,在传播策略上明显存在不足,传播影响力有限。高校学报加快体制改革,提升期刊品牌竞争力,整合资源、拓展与其他媒介的融合,强化编辑策划意识,打造数字传播平台,加强宣传和营销,是提升高校学报传播力的理想策略。  相似文献   

2.
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外延,引领我们进入"泛媒体"时代,媒体的质的区别越来越让位于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泛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特征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媒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媒体"联盟"的融合和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网络媒体中体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非绝对控制使得媒介功能从传统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并导致了媒介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异化.要避免媒介功能异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大幅提高公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传播研究,从而不断加强学科自主性,建构中国自主的传播学知识体系,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进入“万物皆媒”的数字时代,詹姆斯·凯瑞关于传播研究转型的思路和方向仍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具体言之,只有将“人”作为价值标尺,才能深刻把握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本质,从而为传播研究注入思想和理论的“活的灵魂”;超越狭隘的媒介观,紧紧抓住媒介尤其是数字媒介这个关键变量,重点思考如何将其从“背景地位”提升至“前景位置”,这不仅是夯实传播学学科基石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提升传播学学科地位的重要之举;数字传播形态相较传统媒体时代发生了质的变化,传播如何以促进公共生活福祉为核心旨归,通过共享的符号体系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研究的格局和高度。  相似文献   

5.
论媒介融合的传播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是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支持下相互汇聚、交融,多功能一体化的过程.媒介融合不是静态的,它带有阶段性并不断发展、创新.数字传播技术是媒介融合的重要推动力.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数字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应用来解读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状况”大型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统纸媒的持有率很低,而且读者群体老龄化、社会阶层中低层化情况严重.然而,与纸媒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三种移动媒介终端接触行为(线上阅读报纸杂志、线上社会交往、线上浏览新闻等资讯)在“时间-空间-关系-伴随活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特别是线上社交和线上浏览新闻.因此,纸媒在移动传播时代的唯一转型机会,是通过为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版权以获取广告和版税收入.而这一点也是国家和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推动力度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介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标准和协议,将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处理、储存、传递、接收数字化信息内容的各种物体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的,并使各种物体之间可以即时无差别传递数字化信息的系统。它的核心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简单地说,数字媒介就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系统。 在传播上,数字媒介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介的众多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3):42-46
大数据技术强势来袭,深刻改变了传播文明史,使人类进入了主体多元的泛传播时代。受传播生态的影响,泛传播时代的传播伦理责任也应当由规范传播者的传播伦理责任一元论向规范传播者、媒介和受众的传播伦理责任多元论转向。  相似文献   

9.
武非  窦志春 《传媒》2021,(17):56-5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创新变革的机遇期.其中,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视觉艺术传播带来诸多可能性,同时不断推进新兴数字媒介实现多元化变革.本文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对视觉艺术传播带来的不同层面影响,针对视觉艺术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展现视觉艺术借助数字媒介在艺术媒介、活动、受众、技术等方面实现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0.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是一种"超越性"的人文主义,推崇人文理性与道德想象,反对科学主义和泛情主义.在媒介全面重构人类生活,工具主义盛行的数字时代,"数字白璧德"象征着一种以新人文主义指引数字传播的思想路径.传播研究的"新人文主义转向"意味着抑制工具理性,高度关注人文价值,强调"更高意志"所具有的知性直觉及本来事实.新人文主义要求我们以"人的法则"反对"物的法则",特别是批判"算法统治"与"网络滥情".新人文主义力求在规范与自由间执两用中,呼吁在媒介化时代实现技术向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推动社会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媒介和技术的介入造就了传播的全新图景。本文以媒介生态为认识工具,阐释了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价值。通过分析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面临的各种挑战,从优化媒介生态环境、协调媒介竞合关系、打造传播内容的全息呈现、增进传播受众的情感认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外延,引领我们进入"泛媒体"时代,媒体的质的区别越来越让位于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泛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特征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媒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媒体"联盟"的融合和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网络媒体中体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随媒介技术的不断更迭与演进,媒介传播技术的变迁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发展空间.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技术、博客、IPTV技术、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形态层出不穷,加速了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步伐.尤其是微博的异军突起,建构了—个以“碎片之链”为新形态的“微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武蕾  陈猛 《传媒》2021,(4):94-96
媒介技术的更迭与新型传播载体的出现导致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嬗变、传播内容从"导向明确"到"指向不一"的演变、传播方式从"单向灌输"到"环形发散"的改变、传播环境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转变.面对如此态势,强化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亟须从科学打造传播团队、努力推进话语转型、合理构造传播矩阵及净化网络传播环境等四个维度加以思考,以期提升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薇  于萌 《传媒》2018,(2):79-81
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介日益发达和成熟,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结合数字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以及汉语国际传播的实际,从传播主体、渠道、受众、机制等方面出发,重点探讨了数字媒介技术推动汉语国际传播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时代的新闻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内容上具有多义性,二是形态上具有多维性,三是在开放的状态中与受众互动互生,四是在多层的关系结构中与受众紧密接触。本文从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入手,分析数字技术对于新闻传播转型所起的推动作用,并提出数字时代进行新闻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梅 《传媒》2021,(21):82-84
融媒时代的品牌传播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实现内源性媒介和外源性媒介的深度整合,以及外源性媒介之间的合理结合,为消费者创设具有同一性、互动性、场景性的品牌传播空间,已经成为当前品牌传播效果达成与否的关键.《云南映象》的品牌传播从内容、渠道、平台等维度入手,积极构建了自己的融媒介品牌传播机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融媒介品牌传播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成果通常发表在新闻传播类和公共卫生类两种不同学科的期刊上,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健康传播分析较多,而较为忽视公共卫生学科中的相关研究。本文从研究议题、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媒介类型、传播层次等方面对公共卫生类期刊《中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健康传播论文进行分析,探讨公共卫生视野下健康传播研究的总体特征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6,(24):18-20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缺少自己的国际传播平台.这个传播平台,并非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海外发行媒介,而是数字时代将学术生产与学术传播集于一身的人文社会科学主题图书数据库.文章阐述了世界人文社科数据库出版的现状与中国面临的挑战,提出从传统图书出版到拥抱数字技术再到数据库出版,这是中国传统出版机构必须经历的一次蜕变,否则无法获得重新飞翔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的兼容性和建构性打破了不同媒介间的形态壁垒,融合新闻实现了多种媒介在各环节上的统筹集约和相互渗透,能够产生多种传播效应,放大新闻传播效果.在融合新闻传播特征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可从多个视角透析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的几种表现,获取优化传播效应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