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如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纯收入达2200元/667m^2以上,产投比2.11以上,同时废料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效益良好,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07,(4):10
农业部宣布,我国将通过选育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等7项措施,推动玉米生产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稷不低于4亿667m2,单产达375 kg以上,总产1500亿kg以上.  相似文献   

3.
浚单29是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2005年初以自选系浚313作母本,浚6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耐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高产可达15 552.45 kg/hm2.  相似文献   

4.
赵玉山 《种子世界》2001,(12):15-15
1试验目的 玉米品种高产与优质是一对矛盾,一般高产的,不优质,优质的,不高产.为寻找玉米品种既优质又高产的途径,进行玉米品种间优势利用试验. 2试验方法 采用高产品种农大3138(不育系)与优质品种高油115作为一个处理,在田间混合种植,通过自然杂交,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对照为农大3138.本试验于2000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原种场实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抗旱节水产量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地区选育种植抗旱节水高产玉米品种,对我国粮食资源和水资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在华北平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节水高产试验,在灌溉出苗一水条件下,结果表明,浚单20的产量最高,达8 697.337 ks/hm2,接近水地高产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为1.617 ks/mm,有5个品种鲁玉13、邢抗2、郑单958、冀玉9、蠡玉18超过700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在1.3 ks/mm以上;说明这些品种有较好的抗旱节水高产能力,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华北地区玉米可实现节水和高产双赢.通过11个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水分条件下,穗重对产量正效应最大,负作用最大的是轴重.在选育抗旱节水高产玉米新品种的过程中,应选择穗重、百粒重大,行数多,行粒数多,出籽率高,粒长较长;轴重小,穗干尖长度少,轴周长较细的品种.这些研究结果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杂交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配套的综合栽培技术的完善,技术到位率的提高,杂交玉米产量也逐渐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规范化水平,增加产量.2000年,根据省农推总站的安排,瓮安县进行了紧凑型玉米单产5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以总结单产500kg/667m2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2个密植型和2个稀植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设计5个密度,雨养旱作条件下,研究比较两种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和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抗旱性和耐密性突出,在低降水量年份仍可耐受6万~8万株/hm2的较高密度,并且获得12 836.1~13 914.0kg/hm2的较高产量,比稀植品种承玉10高产处理(4.8万株/hm2)增产15.7%~25.4%,增产显著.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高产处理的群体特征为:叶面积指数(LAI)高,生物产量高,经济系数达0.5以上,密植品种8万株/hm2时穗部透光率与稀植品种4.8万株/hm2时相当.选育推广抗旱耐密高产玉米品种对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普洱烟后玉米获得高产的最佳种植模式,进行了烟后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种植模式为:种植玉米杂交种品种甘优1790,密度60000株/hm2,8月10日前播种。  相似文献   

9.
浚单29生理特征及高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玉米新品种浚单29在陕西关中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栽培的产量形成机理,在2010年高产栽培试验中测定了浚单29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生态参数,分析了品种群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叶面积指数大(LAI最大为5.94,在吐丝后50d仍然大于4)、干物质积累多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稳粒数和粒重,实现浚单29在陕西关中夏玉米生态区栽培,具有良好的高产生理基础及12750kg/hm2以上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宋修海 《作物杂志》1989,5(2):17-17
我们自1985年以来进行了玉米平菇间作试验,获得了玉米亩产700公斤,平菇亩产2500公斤,亩纯收入3000元的经济效益。除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好,水源充足,排涝灌溉方便的地块外,更主要的是要选对路的玉米品种和平菇品种。玉米选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年来河北省或国家审定通过的,适宜在河北省推广种植的早熟高产、抗倒耐密、适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密度及倒伏倒折等主要性状试验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并结合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夏播组按照高产、抗倒、早熟、耐密、子粒脱水较快的目标顺序,夏播早熟组按照早熟、高产、抗倒、耐密、子粒脱水较快的目标顺序,符合上述2个以上性状并表现综合较好的品种有京科193、裕丰105、强盛369和农华816等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模式下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高产春玉米良好的群体结构,提高春玉米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春玉米的增产潜力,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从玉米品种、密度和肥料管理方面研究了3种模式(农户模式、优化模式、高产模式)对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模式和高产模式较农户模式分别增产10.79%、27.62%,秃尖长度显著减少。3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累积(DMA)以及生长率(CGR)规律依次为高产模式>优化模式>传统模式。由此证明,优化品种、合理增密以及加强养分资源管理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四南部,是湖北省玉米主产区,常年种植玉米面积12万hm2以上.由于山区独特的气候特征,日照少、气温低、雨水多、风灾多,导致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玉米苗期遭受冻害、中后期倒伏等现象比较普遍.针对这些自然灾害,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是确保山区玉米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豫单60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单603是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初以自选系豫A 474作母本,豫B46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9~2010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耐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玉米栽培中,高产创建栽培技术利用通透面栽培、抗旱保密高产栽培、抗低温保密高产栽培及保护地栽培等核心技术,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精耕细作,科学施肥,深度融合农机与农艺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针对宜良县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夏玉米高产栽培可借鉴的高效生产管理方法和显著提高其产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明确了河北省夏玉米生产中高产模式和农户生产模式间群体结构、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模式比农户生产模式产量提高了21.4%,原因在于高产模式下82 000穗/hm~2以上的有效穗数和近350 g的千粒质量,但高产模式的单穗粒数不占优势。高产模式下夏玉米具有较高的穗高系数,倒伏风险也随之加大。高产模式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在6.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在300万(m~2·d)/hm~2以上,且花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5%以上,吐丝后光合势较农户栽培模式提高了38.4%。高产模式下茎叶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显著高于农户生产模式,而农户生产模式因籽粒的灌浆活跃期较短而出现干物质在茎叶中的积累现象。收获时高产模式下群体干物质达到24 296 kg/hm~2,收获指数为54.43%。每生产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需求量高产模式下分别为1.93,1.19,1.85 kg,与农户生产模式相比,高产模式对钾素和磷素的相对需求比例增高,氮素需求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新乡市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18万hm2.为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2006年我院对我市种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小区种植试验,鉴定与评价其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旨在为我市玉米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棉花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3.3万hm~2和200万hm~2以上,争地矛盾突出,两者空间互补性强,轮作优势明显,但存在难以机械化和作物间轮作倒茬等问题。通过压缩棉花株距,保障单位面积内间作棉花株数与常规纯作棉花株数基本一致,留出带宽间种玉米。此棉花玉米宽幅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棉花玉米宽幅间作高产高效生产环境、品种搭配、播前准备、播种与覆膜、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秸秆还田与残膜清除等技术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选用高产、多抗、紧凑型优良玉米品种浚单20作为供试材料,对黄淮海夏玉米的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变化及群体光合势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浚单20在高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的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d以上,整个玉米生育期内PAR_Avg≥300mmol/s/m2的有效光照时数达780h以上。通过高产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2005年和2007年均实现了超15000kg/hm2的夏玉米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适合间作的大豆品种,用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间作系统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大豆玉米间作的最适模式,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显著,周豆 33 、安豆 109 、周豆 34 、周豆 37 、安豆 203 、周豆 41 在 5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5M2 )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 4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4M2 )模式。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带状种植的经济效益也不同, S4M2模式下濮豆 5136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安豆 203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适合种植安豆 203 、周豆 37 、周豆 34 ;S4M2 模式下适合种植濮豆 5136 、周豆 41 、安豆 109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