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探讨柴黄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的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颗粒,每次服用0.4g,每天2次;观察组联用柴黄颗粒,剂量为2~4岁者每次服用1.5g,4岁以上者每次服用3g,每天2次。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IL-2、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2、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柴黄颗粒联合匹多莫德能明显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芪颗粒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黄芪颗粒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4月~200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68例。用黄芪颗粒0.5~3岁7.5g/次,3~6岁10g/次,6~14岁15g/次,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5天再服下1个疗程,坚持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的IgG、IgA、IgM及补体C3,细胞因子(包括IL-6,IL-8,IFN-γ),T细胞亚群,T总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和T抑制细胞(CD8)治疗前后变化及疗效。结果 黄芪颗粒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92.5%。且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病程明显缩短。血清中的IgG、IgA、IgM及补体C3含量均有提高,细胞因子IL-6,IL-8,IFN-γ有所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T细胞亚群变化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黄芪颗粒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细胞因子对机体的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40.0%(χ~2=45.90,P<0.05),观察组血清IgG、IgA、IgM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而CD8~+较对照组下降(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RRTI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32.22%比65.50%,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改善预后,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4.
王峥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25-432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例RRTI患儿分为A组30例和B组25例,另设C组正常对照组20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2次/d,连用10 d为1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A、B组于治疗前后、C组于健康体检时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量的变化。结果 A组黄芪治疗前与C组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组黄芪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CD3、CD4、CD4/CD8均明显回升(P<0.01),而A、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可提高RRT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且操作简单方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涵盖呼吸道常见病原体,为治疗院外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该药只需每天一次,疗程3天^[1,2,3,4]。本科观察口服阿奇霉素治疗院外呼吸道感染60例,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短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单药组常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用药基础上辅以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状况、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结果 联合组患儿体温复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疗程结束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CD4+的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与阿奇霉素联合方案用于临床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疗法对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和口服泛福舒治疗,观察1年评定预防效果,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2组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均可减少,2组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组与泛福舒组疗效相当,小儿推拿疗法可减少脑瘫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45例患儿皮下注射转移因子,1次/周,2~4 ml/次,12次为一疗程,随防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结果 41例惠儿在疗程结束后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明显减少,病程明显缩短,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降低.结论 转移因子注射液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艾灸防治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RRTI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细菌提取物(泛福舒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期1年,观察指标有年发病次数、平均病程、病种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 两组治疗后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气管支气管炎发生次数及病种减少,病程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治疗后气管支气管炎发病次数、病程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3+、CD4+、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CDZ/CDs+、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s+、CD4+/CDs+、IgG改善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推拿配合艾灸防治RRTI虽然在改善免疫指标方面不占优势,但具有同药物治疗相当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386-3387
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拉定组和阿奇霉素组各32例。头孢拉定组采用头孢拉定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结果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各种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接种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细胞免疫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 RRTI 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组(联合接种组),肺炎球菌疫苗组、流感疫苗组;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非 RRTI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非 RRTI 组)30例。观察各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非 RRTI 组比较,RRTI 组血清 CD4+水平和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 CD8+水平明显升高;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肺炎球菌疫苗组、流感疫苗组和联合接种组患儿血清 CD4+水平和 CD4+/CD8+比值明显上升,而 CD8+水平明显下降(P <0.01);与对照组比较,肺炎球菌疫苗组、流感疫苗组和联合接种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上升(85.0%、80.0%、95.0% vs 10.0%)(P <0.01);治疗期间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接种可有效改善 RRTI 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对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止咳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而CD8+、血清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可促进症状缓解,改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54-2255
将2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两组(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匹多莫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随访一年,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检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2~13岁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做治疗前对照。结果治疗前RRTI组较对照组CD4+、CD4+/CD8+值明显降低(P<0.05);匹多莫德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匹多莫德组CD4+水平、CD4+/CD8+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RRTI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明显低下,匹多莫德通过调节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T细胞亚群的平衡,提高了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00-901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采用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阿齐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儿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d),连续5d,停用4d后,再予同样剂量3d,同时予解热、镇咳化痰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颗粒0.4g(口服),2次/d,2周后改为1次/d,连用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CD3+、CD4+高于治疗前(P<0.05), 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早期干预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效果。方法将7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有症状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及喘息次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随访6~18个月,观察2组患儿哮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次数及哮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CD^+、CD4^+、CD4^+/CD8^+及IgG水平均显著升高,CD8^+及IgM、Ig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早期干预治疗儿童MP感染,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阻断炎症反应,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乳酸脱氢酶、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06,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n=106,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IL-12、IFN-γ水平、CD4^+/CD8^+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胸腺肽α1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α1)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0)用Ta1加常规治疗,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每4周随访1次,进行临床病情评价.并于观察前后检查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平均静脉使用抗生素次数均明显减少;治疗组的CD3+、CD4+、CD8+以及CD4+/CD8+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CD3+、CD4+、CD8+以及CD4+/CD8+与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Tα1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可有效地预防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2例。对照组仅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ER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IL-18]、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变化,分析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疗程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GCSF、sTERM-1、sICAM-1、TNF-α、IL-12、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抑制炎症并调节细胞免疫,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性呼吸道感染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将确诊为支原体性呼吸道感染的6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组31例,对照组30例.序贯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与口服给药;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给药,两组疗程为7 d.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 序贯组有效率为90.3%、成本为646.72元、成本与效果比为7.16;对照组分别为93.31%、961.71元、10.31.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序贯组比对照组少花费105.00元.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性呼吸道感染的方案有效、安全、方便、经济,为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