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部病变目前仍以拍摄X线平片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体层摄影及CT检查均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CT由于其独特的密度分辨能力并能提供非重叠性的轴位层面图象,故在某特定情况下确能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以下报道几个特殊病例。重点讨论CT诊断的可能性与限度。病例1:谢某,女,44岁,因慢性刺激性咳嗽,多痰七年余,冬季加重而就诊。既往脓痰中曾发现米粒样坚硬物质。最近因痰带血丝,为排除肺癌于86年8月18日摄胸相并作肺门体层。胸相未发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呼吸系统整个呼吸道都充满空气,它和周围密度较高的软组织及骨骼形成鲜明的天然对比,构成 X 线检查的良好条件.由于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都能使局部组织发生密度改变,在 X 线检查时产生一定的对比度,因而成为 X 线诊断的依据.呼吸系统 X 线检查的应用,以透视和普通摄片为主.胸部透视,除极细微的病变外,一般可迅速作出诊断,而且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化钱少.胸部摄片,设备及操作方法一般较复杂,并应具备一定的工作条件.但摄片可观察到呼吸系统疾病的细微结构,有助于正确诊断.此外,X 线检查还可以选用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如用体层摄影来显示病变某一层次的细微结构,了解有无空洞、钙化、支气管病变及肺门有无淋巴结肿大等.支气管造影,利用注入的造影剂,使支气管显影,以观察支气管腔内情况.这种造影适用于检查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狭窄及支气管肺癌等.荧光缩影,是把荧光屏上的影象用照像机拍成缩小的照片,一般用于集体健康检查.第一节正常呼吸系统的 X 线表现一、肺:肺内充满空气的肺泡和引入肺内的血管等结构,形成 X 线上的肺野、肺门和肺纹(图1、2).  相似文献   

3.
呼吸困难与胸部影象李铁一北京友谊医院(100050)胸部正侧位片、大气管体层、胸部CT是呼吸困难者常用的影象检查方法。其中胸片是基础检查,在胸片检查基础上根据胸片表现和临床症状可选择性应用大气管体层和(或)胸部CT检查。在表现为呼吸困难的胸部各部位疾...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常规X线检查摄正侧位胸片.体层摄影检查11例.CT检查采用PICKER-2000CT机,自肺尖至膈顶用层厚,层距均为10 mm连续扫描.CT增强检查8例.结果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癌肿阻塞较大支气管致肺叶不张紧贴于纵隔上,并包裹肺门肿块或纵隔肿块;隐匿性肺癌,X线平片仅可见纵隔增宽呈波浪状.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受累支气管的情况,肿块周围的情况.CT可较早显示肺内转移病灶,骨骼破坏等.亦可较早显示肺内转移病灶,骨骼破坏等.对肿大淋巴结的显示,亦较X线平片优越.结论对纵隔型肺癌,X线平片,体层摄影,CT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实验证明,圆轨道体层摄影可将一个钢球照出四种不同的影象:①与球体相似的影象,②中心密度高,四周为环带状晕影之影象;③较大的圆形晕影象;④环形晕影象,可将一个铁丝棒照出双影。作者解释了这四种球体影象和双影的形成原因,提出晕影高度、体层厚度和核厚度的公式,并强调指出,在邻近直径10mm钙化点的36°圆轨道体层片上可以照出该钙化点的核影,相似稍小一点的钙化点影象,或照出假空洞影象;在邻近直径10mm空洞的36°圆轨道体层片上可以照出该空洞的核影相似稍小一点的空洞,容易误诊。值得诊断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肺内其它球形病灶相鉴别,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搜集经临床治疗证实为球形肺炎的病人56例,回顾性分析全部X线平片与12例体层摄影及35例CT检查资料.结果 56例球型肺炎的影象学特点是①病变密度相对较淡,中央密度较高周边密度较淡,呈"点彩样模糊"或"亚腺泡征".②病变内见粗大血管纹贯穿,周围及近肺门侧血管纹增多,增粗,扭曲呈"周围充血征".③X线平片病灶分层摄影及CT检查均可显示支气管充气征.④邻近胸膜的病灶胸膜反应显著,增厚粘连较为广泛.⑤病变周围可见模糊,密度较淡的小斑片阴影.⑥病变两侧垂直于胸膜见刀切样平直缘,呈方形,是CT特征性征象.⑦短期内动态观察及抗炎治疗后病变消散或缩小.结论①球形肺炎在X线平片和CT的影象中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比较有帮助的.②CT为横断扫描能清晰显示肺-胸膜交界面和病灶的横断面.故CT观察球形肺炎的胸膜反应性增厚粘连及支气管充气征优于普通X线摄片和分层摄影.③动态CT增强扫描对球形肺炎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设备较完善的医疗机构,CT检查已逐渐成为常用的检查手段。一方面由于它能提供没有组织结构相互重叠的断面和具有独特的密度分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设备的不断改进,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和影象重建时间,增大了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 正位肺门体层摄影是放射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特殊检查技术,特别是对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更为普遍,而且有着重要价值。一份优质的体层片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所以,提高体层片的质量是放射技术人员应尽的责任,如何正确熟练地掌握选层技术是提高体层片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对肺门选层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供放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国产XG-200型X线机简易体层装置,作直线30°全肺体层片对100例不同类型的肺结核病人的影象进行了分析。结果对肺部病灶、大血管、支气管等结构的显示均较理想。本法对基层医院的影象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茎突外科手术切除的开展,茎突的 X 线检查也随之增多。但由于茎突本身的解剖结构位置,进行平片投照时易与周围骨性相重迭,不能清楚显示全貌。我院线射科研究采用正侧位体层摄片,用于287例病人的茎突检查,并与普通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肺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免疫损坏患者的增多是结核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影像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 CT等。CT检查可发现胸部平片上不能或难以显示的病灶, 即所谓隐匿性病灶。特别是位于肺尖部或靠近纵隔、肺门、心缘、横膈或胸膜下的小病灶,尽管辅以透视、体层摄影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癌的胸部平片和体层摄影的X线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患者均行标准后前位胸片及体层摄影检查。16例支气管纤维镜活检或刷检证实,3例手术证实。结果:X线平片显示肺野可见球形、团状及结节状致密影,边缘多有分叶及“短毛刺”这主要表现在周围型肺癌中,而中央型肺癌在平片上多数只表现为阻塞性不张,阻塞性肺炎及肺门阴影的改变,体层摄影可充分显示支气管阻塞和狭窄的程度。结论:X线平片并结合体层摄影既能准确显示病变部位又能显示其影像特征性表现,对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评价体层、高千伏摄影诊断大支气管疾病的价值。方法:本组100例大支气管疾病,全部病例均摄有正位胸片及体层和/或高千伏片,部分病例同时有CT检查。结果:95例由质量良好的体层或高千伏片作出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5%(95/100)。结论:体层、高千伏摄影在大支气管疾病诊断中仍是一种简便、有效而经济的影像诊断方法,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胸相分析中肺门的观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X 线所见的正常肺门致密影象可以说都是血管的影象。右肺门是由右上肺动脉的分支,右上肺静脉及其分支,右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所构成。左肺门是由左肺动脉弓及其分支,与之相叠的左上肺静脉及其分支.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所构成。两下肺静脉即所谓肺下韧带并不参与肺门的结构。这些均已为放射学界所熟知。右下肺动脉、肺动脉段的测量已有较为公认的正常数据,而肺门的位置、大小、肺门角等的测量尚未有一致的标准。认识正常才能分辨异常。在进一步分析总结异常的肺门影象之前,应对正常肺门进  相似文献   

15.
刘闽生  刘安 《宁夏医学杂志》1990,12(4):214-217,200
眶部的X线检查一般仅限于眶部骨骼的观察和致密性异物的定位。四十年代以后开展的眶内气造影体层摄影,由于气体分布不理想而末普遍应用。眼静脉造影亦难解决众多问题。CT有其独特的组织分辨能力,并能提供薄层的无重叠性的断面,清楚地显示眶内的解剖结构,对病变的定位提供可靠的依据。静脉内注射碘造影剂并可观察到某些病变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常规X线胸部素片对一些复杂的肺内病变 ,因影像的重迭 ,很难清楚地显示其内部结构状况 ,特别是观察病灶内有无空洞、钙化、肿块边缘形态。而对这类病例采用X线直线体层法 ,可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影像信息。作者根据其病灶所在部位所选择层面的规律性 ,研究出了一种肺内病灶体层摄影的新技术 ,即区域划分取层法 ,该法操作简单易掌握 ,在临床运用中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方法1 1 肺内病灶正位体层《区域划分》及取层方法 (如图1)。1 1 1 根据已摄侧位胸部平片 ,以大气管为界 ,将肺划分为前、后两部分 ,即从第六胸椎…  相似文献   

17.
医药信息     
<正>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西南医用设备厂共同研制的X线多层体层摄影增感屏,经对272例患者临床验证,它可以一次曝光摄取3或5个不同层次的体层片,照片层次准确,影像清晰,能满足放射诊断的要求、并简化了操作手续,缩短了检查时间等优点,专家们认为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颈椎张口位摄片检查,主要适用于对环椎和枢椎之间的脱位以及环椎齿状突根部骨折的诊断,其摄片方法为被检者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于台面垂直,头部稍仰起,口尽量张开,是上颌中切牙咬面中点与乳突尖连线垂直于台面,X线经上颌切牙咬面中心垂直射入胶片,在日常的检查中,经常会出现上颌中切牙与环椎重叠(原因为头仰角度小或中心线偏上)或枕骨底部与环椎重叠(原因为头部过仰或中心线偏下)的现象,在原有的摄片方法上通过以下的改进可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因为枕骨底部,乳突尖部,齿状突顶部,硬腭同在一个解剖水平片上。摄片时可将外耳孔下缘与同侧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4岁.1984年6月30日因咳血、右上肺3cm块影行右上肺叶切除术.病理证实为高分化腺癌.17个月后咳血又发,X线平片及体层摄片示肺癌复发,右主支气管腔闭塞、右肺门增大.近两周咳喘、痰血加重伴呼吸困难、窒息感,于1986年9月  相似文献   

20.
X线检查是小儿肺炎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为了清楚地显示肺内病变和尽量减少患儿的X线辐射,一般摄胸部正位片,尽量少做胸部透视检查,尤其对婴幼儿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