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MMP-3水平在风湿性疾病滑膜炎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因风湿性疾病滑膜炎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7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在入院后分别对其进行血清MMP-3水平检测,后在关节镜辅助下使用Outerbridge软骨损伤评分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Ayral滑膜炎评分法对膝关节滑膜炎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血清MMP-3水平在风湿性疾病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MM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损伤组血清及关节液中MMP-3水平显著高于轻微损伤组(P<0.05);重度滑膜炎组在血清及关节液中MMP-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滑膜炎组(P<0.05);本组患者软骨损伤程度及滑膜炎严重程度均与血清及关节液中MMP-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及关节液中MMP-3对风湿性疾病滑膜炎发生、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临床中针对MMP-3指标的检测可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骨关节损伤程度及滑膜炎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不同病变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行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30例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Lysholm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别。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0%和91.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Ⅰ级和Ⅲ级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未见显著差别(P0.05);2组治疗后1年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于Ⅱ级病变患者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手术治疗主要有关节镜清理、人工膝关节置换。目前关于骨关节炎治疗的研究多为各种单独治疗的疗效比较,而关于综合治疗的疗效尚少见。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年龄50~83岁。根据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各种治疗的优缺点,由患者考虑后选择治疗方式。其中联合组23例,置换组32例。联合组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1次/周,连续5周;置换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随访6~30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两组疗效综合评估,联合组优8例,良8例,优良率70%;置换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4%。两组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关节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优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P0.05)。  相似文献   

4.
段祎  彭攸 《医学信息》2006,19(4):696-69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加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8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先用关节镜行清理术,待冲洗液清亮后向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3ml。结果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五项综合评分,随访8月-3年,优良率79.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可明确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变程度,有针对性的操作,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可营养软骨,改变关节内环境,对治疗骨性关节炎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科自2001~2005年4月对59例67膝的骨性关节炎(0A),进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清理术。方法镜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不同程度滑膜炎,滑膜皱壁粘连纤维片,关节软骨不同程度破坏。镜下清除增生滑膜,松解粘连,去除剥脱软骨、修复关节面。结果随访2月~4年,平均1.5年,术后综合评估2月~1年,优良率94%;1~2年,优良率79.2%;2年以上优良率54.8%。结论关节镜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能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并对骨性关节炎早期有良好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重复治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韩杰  陈孝  王明东 《医学信息》2010,23(14):2332-233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果对Ⅰ,Ⅱ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人疗效肯定,术后评估:优良率75%(术后2年)。Ⅲ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人术后远期效果较差。术前及术后远期比较关节清理术不能延缓X线上的骨性退变表现。结论关节镜有利于膝关节OA的早期诊断,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良好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同时对于Ⅲ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人术后远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现察.方法 分析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果 对Ⅰ,Ⅱ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人疗效肯定,术后评估:优良率75%(术后2年).Ⅲ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人术后远期效果较差.术前及术后远期比较关节清理术不能延缓X线上的骨性退变表现.结论 关节镜有利于膝关节OA的早期诊断,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良好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同时对于Ⅲ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人术后远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并膝内翻患者65例(69膝)。手术均先行膝关节镜检查,重点评估外侧股胫关节病损情况,然后行镜下关节清理,最后行胫骨高位截骨术。2009年6月~2010年2月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共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膝,疗效评定标准选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术后3年单髁置换与高位截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都有较好早期疗效,术式选择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年龄,性别,畸形程度,体重,对活动度要求,术后从事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膝骨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径向移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病,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关其病理变化多集中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滑膜炎等,而关于半月板径向移位的病理变化还未引起临床上足够重视。由于膝关节半月板在传导负载,提高关节接触面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各种不同原因所致膝关节载荷传导紊乱,可引起关节软骨退变及临近部位的软骨增生,所以膝半月板功能缺陷是罹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关半月板损伤、切除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等方面的研究颇多,而关于半月板径向移位的研究资料尚少,其与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表现,探讨低场四肢关节MRI的诊断。方法收集本院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66例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的低场强四肢关节MRI检查资料,主要观察分析滑膜增厚的程度、范围,骨与软骨改变,关节积液程度,并与关节镜对照分析。结果低场强MRI能够显示滑膜增厚的分布、信号特点、软骨及骨质改变及邻近周围软组织结构受累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MRI表现与关节镜表现一致。结论感染性滑膜炎、原发性滑膜炎与继发性滑膜炎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在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断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炎症环境下具有促进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作用。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膝关节置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取其软骨组织样本作为骨性关节炎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样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改良Mankin评分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膝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和改良Mankin评分做相关分析。选取10例同时期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组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0岁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的骨性关节炎患者(P0.05)。继发性的骨性关节炎患者2种因子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P0.05)。不同改良Mankin病理评分分级之间,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程度越重,其表达水平越高。骨性关节炎组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m RNA相对表达量与改良Mankin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83,P0.05;r=0.80,P0.05)。结果提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调,且在多种病理参数分布上存在差异,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致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以软骨退变,骨质增生进而影响到关节周围软组织致关节疼痛,负重后加重以及后期致关节变形的慢性疾病。 目的:实验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的膝关节影像学参数,再先后导入各种软件建立模型,然后在模型上模拟膝关节下蹲动作,并收集下蹲过程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膝软骨表面的应力数据,并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表面应力特征。 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各30例,通过影像学CT,MRI检查获得数据,将得到的数据通过Mimics软件、Simpleware软件分析后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获得膝关节软骨应力相关数据,最后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数据的对比分析,分析总结得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应力特点。 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从站立到下蹲过程中膝软骨表面应力一般呈现非线性递增趋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蹲过程中膝软骨表面中间外侧应力应力高于正常人体组(P < 0.05),而其下蹲过程中膝软骨表面靠近远端应力及前后侧应力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成功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骨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模型更接近真实膝关节的运动特征,通过模型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提供膝部组织定量的生物力学数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膝关节周围肌肉萎软无力,综合治疗辅助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目的:用等速肌力测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综合治疗前后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变化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为临床康复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筛选Ⅱ期及Ⅲ期30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判定膝关节的功能情况,标准目测类比量表评分评定患者疼痛情况;测定治疗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状况;对Ⅱ期及Ⅲ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最少1个月的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性肌肉收缩运动及口服塞来昔布并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综合治疗,测定治疗后的膝关节肌肉功能状况,随访评价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及标准目测类比量表评分。 结果与结论:与健侧相比,Ⅱ期及Ⅲ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峰力矩与作功量在60 (°)/s测试及180 (°)/s测试时,患侧肌力明显下降(P < 0.05)。经综合治疗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明显增加(P < 0.05),而标准目测类比量表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 < 0.05),患侧肌力明显增强(P < 0.05);且治疗后膝骨关节炎患者患侧肌力与健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综合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侧膝腘绳肌股四头肌峰力矩比值在60 (°)/s测试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在180 (°)/s测试测试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膝关节周围肌力下降,通过肌肉功能锻练配合有效的止痛、营养关节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肌肉力量,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影响。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兔膝关节神经支。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Ⅱ型胶原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表达,在术后4周高于正常组;术后16周,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组术后16周软骨Ⅱ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能增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Huh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兔膝关节神经支,对关节软骨等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运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的表现,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31.25±6.83)明显高于正常组(3.16±0.65;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软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结构模糊。治疗组兔膝关节软骨退变有明显改善,细胞凋亡指数(15.43±3.72)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关节软骨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能改善关节软骨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6.
背景:氨基葡萄糖是骨关节炎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骨吸收抑制剂阿伦膦酸钠对骨性关节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前交叉韧带切断诱导的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组,联合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动物均右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切断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建模成功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治疗;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灌胃;联合治疗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灌胃同时,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8周后观察膝关节外观,取所有组兔胫骨去除软骨后行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检测,测定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取股骨测量远端1/4骨密度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nkin评分"观察关节软骨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建模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和联合治疗组膝关节出现了轻度骨性关节炎的表现。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和联合治疗组Mankin评分显著低(P0.05)。联合治疗组股骨远端骨矿物质密度最高(P0.05)。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实验结果提示,阿仑膦酸钠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联合应用可通过保护关节软骨及改善软骨下骨代谢的双重作用,抑制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后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发展,且效果优于单纯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关节遗忘度评分,评价并分析两类术式在早期关节遗忘度评分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共296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TKA组共144例,UKA组共152例。出院后对患者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门诊复查,进行关节遗忘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VAS评分)。结果 (1)296例患者获得24~37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30.41±6.93)个月;(2)术后24个月TKA组与UKA组的HSS评分与VAS评分均明显好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膝关节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的HSS评分改善程度好于TK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8.
背景: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尚无逆转和阻断的有效方法,只能缓解症状和延缓病变的进程。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法中药预防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健康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照组。造成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中药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灌胃4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同时取关节软骨行大体及光镜检查。结果与结论:治疗后动物关节软骨有不同程度的色泽变化,骨赘、骨囊肿形成,软骨关节面出现浅表性糜烂,部分标本软骨缺损深达软骨中层,出现软骨剥脱,但程度明显降低。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照组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用药剂量增大,兔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幅度增强。提示补肾益气法中药可能通过降低兔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来达到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部分软骨磨损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102例(115膝)内侧间室软骨部分磨损(PTCL)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资料,经匹配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随访时间的102例(115膝)软骨全层磨损(FTCL)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OKS评分、AK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X线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术后平均随访(60.0±19.6)个月(24~152个月)。FTCL组和PTCL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OKS评分、AKS-Knee评分、AKS-Function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2年和末次随访,PTCL与FTCL组间OKS评分、AKS-Knee评分、AKS-Function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膝翻修,FTCL组3膝(2.6%),PTCL组3膝(2.6%)。结论 不能简单地将PTCL视为膝关节单髁手术禁忌证,应该根据软骨损伤的程...  相似文献   

20.
背景:采用透明质酸或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能减轻关节内的炎性反应,缓解疼痛,保护膝关节功能。目的:观察透明质酸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纳入Ⅱ、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治疗,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溶液2 m L,试验组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2 mL+复方倍他米松1 m L的混合液,1次/周,连续5周完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静脉血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的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静脉血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1,3,6个月的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静脉血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表明针对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透明质酸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疼痛,营养关节软骨,提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