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合格率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组建品管圈,选定主题,分析改善前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合格率低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改善前后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合格率和综合能力,比较改善前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出院1个月内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改善后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改善前(P<0.05),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改善前(P<0.05),圈员综合能力均提高。结论:品管圈能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提升圈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RAID质量改善模型提高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应用RAID质量改善模型,建立多学科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制定联络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和糖尿病患者同质化护理方案。对40名联络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操作以及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分别在联络护士培训前后选取本院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各120例,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自身疾病相关护理常规,干预组接受同质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在入院当天和出院1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培训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情景模拟考核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中,饮食、运动以及遵医嘱服药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培训前后的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ID模型应用于糖尿病规范化团队管理,可提高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和专科操作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提升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搭建QQ群护理网络平台组织,在促进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人同质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我院糖尿病护理专业技术小组搭建QQ群,进行糖尿病护理专业知识培训、护理会诊、护理咨询、经验交流等,比较搭建QQ群前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检查得分,选用SigmaPlot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搭建QQ群一年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士对搭建QQ群应用效果的评价。[结果]搭建QQ群护理网络平台后,检查非内分泌科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护理、药物指导、运动指导、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血糖仪保养、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低血糖管理、病人满意度平均得分均高于搭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315,35.177,23.264,40.775,40.085,72.487,34.548,42.246,25.318,75.580,P0.001);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护士认为QQ群护理网络平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糖尿病专科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方便了护士之间的业务交流,解决了专科护理疑难杂症,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结论]糖尿病护理专业技术小组QQ群护理网络平台组织的搭建与应用,充分发挥了护理网络平台的作用,提高了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人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非分泌科糖尿病病人的同质化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多学科护理团队在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血糖管理知识中的作用。方法组建糖尿病多学科护理团队,团队成员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血糖管理知识进行培训,培训时间1年。培训前后调查非内分泌科护士血糖管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非内分泌科护士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组建糖尿病多学科护理管理团队,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培训,可提高其血糖管理知识水平,使糖尿病患者能得到及时和专业的指导及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对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2月120例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本院糖尿病教育培训小组成立后2013年-2015年3月120例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为干预组。对两组干预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干预组由本院的糖尿病联络护士实行一对一的护理干预。干预一个月后,对两组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在对糖尿病知识技能掌握和遵医行为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经过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后,对糖尿病知识、疾病控制标准、胰岛素注射、饮食、低血糖及口服降糖药一系列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遵医行为管理能力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血糖控制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联络护士能够有效改善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质化管理在非专科病房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79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内分泌专科制定的同质化管理规范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提高并规范了非专科病房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及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了糖尿病真正意义上的三级预防;同时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护理服务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12月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非内分泌科住院但使用胰岛素泵的12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由非内分泌科护士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输注障碍发生率、餐时漏泵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泵输注障碍发生率、餐时漏泵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中由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胰岛素泵输注障碍发生率、餐时漏泵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可保障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同质化管理模式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5月31日非内分泌科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非内分泌科室常规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案;选取2019年7月1日~9月30日非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干预组,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同质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1例退出、2例失访,干预组2例退出,对照组107例、干预组98例纳入研究。干预1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测量比较两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采用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结果:干预1、3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3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自我监测管理、足部管理、高低血糖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DSQL总分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理念的同质化管理模式,可改善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建立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做法及其对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护理部牵头组建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团队,成立糖尿病管理指导委员会,选拔各科室骨干作为联络护士组成覆盖全院的糖尿病管理小组。对联络护士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制定并督导普通病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管理。结果 :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良好率较培训前提高,糖尿病知识各单项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质量明显提高,异常血糖得到及时处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提高了非内分泌科护士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了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非内分泌病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规范处理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并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不规范处理的要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低血糖规范处理率。结果:实施后患者低血糖规范处理率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目标达成率170.7%,进步率86.17%。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提高非内分泌病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规范处理率,从而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低血糖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知识库型网络架构建立低血糖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智能录入、智能提醒、辅助决策等功能。比较系统应用前(2018年1月—3月)和应用后(2018年10月—12月)住院患者的低血糖再次发生率、低血糖护理记录完整率;2019年3月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117名护士对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低血糖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后,低血糖再次发生率由7.05%降低到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8.253,P=0.004),低血糖护理记录完整率由68.17%提高到9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137.303,P<0.001),回收的117份问卷中,各维度均分超过2.50分,护士对系统整体满意度较高。 结论 低血糖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降低低血糖再次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为临床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6月,本院建立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并根据模式对急危重症护士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抢救患者的成功率.结果 培洲后护士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技术、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培训前(均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该院急诊急救专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2011年该院急诊急救专科培训护士2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自我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核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培训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PDCA管理干预的反思日记教学法对骨科实习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骨科实习护士为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实施PDCA管理干预前的2019级护生24人作为对照组,另取实施PDCA管理干预后的2020级护生24人作为干预组。分析两组护生书写的各48篇反思日记,比较两组护生反思日记书写优良率,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反思日记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生反思日记书写优良率为95.83%(46/48)、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3.13±11.48)分,对照组护生反思日记书写优良率为41.67%(20/48)、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57.42±29.32)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护生对反思日记教学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DCA管理干预的反思日记教学法,能有效提高骨科实习护士反思日记书写质量、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小组成员能力成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本院内科50名护士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同时选取本院其他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的护士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基础护理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基础护理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对护理质量及小组成员能力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可临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授权管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CRRT专科护士培训,并对通过考核的49名专科护士进行授权和管理。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结构授权水平、心理授权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CRRT专科护士的结构授权水平、心理授权水平和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升(t值分别为4.838,2.362,2.484;P值分别为<0.001,0.022,0.017),其中心理授权水平仅工作影响维度得分与培训前无显著性差异(t=0.259,P=0.797),工作满意度量表仅外部满意度分量表的得分与培训前无显著性差异(t=1.899,P=0.064),CRRT专科护士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较培训前得到增强(χ2=4.047,P=0.044)。结论授权管理结合CRRT专科护士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的结构授权水平、心理授权水平、工作满意度及专科护理能力,降低CRRT操作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基于微视频法的“爱的语言”沟通培训在产科护士沟通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20年3-12月,便利抽样选取丽水市两所医院产科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所在医院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视频法的“爱的语言”沟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培训,比较两组护士沟通能力、护士培训满意度以及住院患者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护士沟通能力及培训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微视频法的“爱的语言”沟通培训有利于提升产科护士沟通能力及培训满意度,降低投诉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目标管理理论对临床科室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士长综合素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目标管理理论实施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服务规范等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长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及管理思路等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管理临床科室,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长综合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护理管理者对全日制本科学历临床护士的管理效能,提高后者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6个城市120名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及激励需求的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对目前所承担的工作量、医院所支付的薪资、工作忙碌程度、赋予独立发挥能力的机会、给予的晋升机会和经历不同事情的机会感到最不满意;激励需求7个测评类别中排位最前的分别是:优厚的福利、工作待遇,提供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护士长关心下属、激励下属,护士长懂得授权、集思广益,友善舒畅的氛围,工作得到患者的称赞和同行的认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途径;个人资料中对工作满意度有影响的因素是最初工作目的和婚姻状况,对激励措施满意度方面有影响的因素是最初工作目的;激励措施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针对现阶段全日制本科学历临床护士工作不满意的现状,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激励措施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定职联合弹性调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定职联合弹性调配”的排班管理方法,即根据不同时间段急诊科工作量,定职搭配护士联合弹性机动调配人力资源,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医生对护士的观察与判断、抢救意识、抢救的准确性、操作速度、医护配合、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