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 《黑龙江医药》2005,18(6):463-46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或停机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MV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加强预防是控制VAP的重要策略。现就我科为预防VAP发生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急危重患者抢救中的重要性及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3年12月给予抢救插管与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生VAP的患者人数及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后SPO2, PaO2, PaCO2, HR, RR均优于机械通气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2 h的患者均有VAP发生。结论抢救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严重多发创伤的急救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VAP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2至12月在综合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的233例患者资料,对发生VAP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233例患者中发生VAP72例,感染率为30.9%;其中好转或治愈33例,死亡30例,未愈9例。VAP发生率:住ICU时间〉7d者为51.9%(56/108),机械通气时间〉14d者为68.6%(24/35)。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者的VAP发生率与气管未切开、未留置胃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昏迷者与未昏迷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VAP的高发生率与多种临床因素,如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有关。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订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义局  闻心培 《贵州医药》2008,32(2):131-13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的特殊类型,是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后病人所发生的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脱机困难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VAP的治疗技术、特别是抗生素的应用有长足的进展,但VAP的相关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所以有必要对VAP的致病菌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指导VAP的治疗.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164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发生VAP 39例(发生率23.8%),现对其病原学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方法采用SIMV或CPAP模式+PSV、PEEP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146例,治疗组73例,规范治疗+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期肠道营养;对照组73例,规范治疗。结果治疗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规范治疗原发病同时,及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积极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配合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期肠道营养治疗,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VAP,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李建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74-3075
目的:研究老年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ICU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发生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否行气管切开以及原有疾病的关系,并进行药敏实验对耐药性进行统计。结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 d、年龄超过65岁患者VAP发病率(16.8%、13.4%、18.5%)均显著增加(χ2=11.592、11.989、13.187,均P<0.05),切开气管VAP的发生机会并不增加(P>0.05)。老年VAP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药敏实验发现患者存在多重耐药性,耐药性依次为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头孢曲松。结论原有慢性的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以及年龄超过65岁是老年人VAP的危险因素,患者存在多重耐药,以氨苄西林耐药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囊上冲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常规吸痰,对气囊滞留物不做处理;囊上吸引组(B组):对气囊滞留物进行吸引,8h1次;记录2组患者3、6、9、12、15d气管切开气囊上和气囊下滞留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组细菌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9d后,A组发生VAP的例数为4、6、9例,B组为0、1、2例。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囊上冲洗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呼吸机机械通气为呼吸衰竭新生儿提供了生命支持,争取了治疗时机,但其危重的低抵抗力和呼吸机相关感染,又将其推向新的危机,VAP已成为导致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以患者为核心、减少患者痛苦、细致的护理操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对新生儿VAP致病菌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爱丛  张丽娟  康梅  马爱芬 《河北医药》2011,33(8):1218-12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2]。国外研究表明,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培养与下呼吸道保护性毛刷取痰培养相同的菌株占85%,  相似文献   

11.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及防治。方法71例上呼吸机的患儿通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吸引痰做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属、不动杆菌等。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在防治,VAP的治疗,抗生素的正确选用是关键,临床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声门下与气管插管气囊间误吸物流入下呼吸道,从而减少VAP的发生[1]。我科采用恒定的负压行持续声门下吸引,间断冲洗引流气囊上分泌物,取得良好的效果,明显减少和延迟VAP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科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根据入住顺序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气道管理的基础上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VAP总发生率、VAP 1周内发生率、病死率、滞留物潜血(OB)试验阳性结果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时间(14.1±5.2)d、VAP总发生率33.3%、VAP 1周内发生率7.4%、OB试验阳性率16.7%、病死率7.4%,对照组分别为(8.9±3.8)d、37.0%、27.8%、3.7%、13.0%,两组VAP发生时间、VAP 1周内发生率、OB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33,χ^2=7.728、4.960,均P<0.05);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VAP总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以延缓VAP的发生时间,降低VAP 1周内发生率,为患者抢救治疗创造时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综合防治.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室(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4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25例患者发生了VAP,其发生率为58.14%,VAP的治愈率为52%,好转率为32%,死亡率为16%;VAP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论 老年VAP的发生率较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闫广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88-2289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口腔干预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每天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擦洗加冲洗,每天4次,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行口腔擦洗。两组均在口腔护理前后测定pH值,48h后行痰培养及口腔定植菌监测。分析两组患者pH值,病原学检测结果及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pH值较对照组高,与健康对照组接近,口腔定植菌明显减少,VAP发生率降低。结论口腔内微环境的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或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为老年人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为了解老年性VAP病原菌与临床的关系,现将我院近年来确诊的22例VAP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的61例患者资料。结果6I例VAP患者中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意识障碍、抗生素联用以及留置胃管等为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共分离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3株(80.2%),革兰阳性菌17株(18.6%),真菌1株(1.2%),存在多重耐药性。均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疗程2~6周,39例治愈(63.9%),22例死亡(36.1%)。结论VAP的发生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存在多重耐药,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由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人工呼吸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致病菌与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形成状况。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鉴定15例VAP患者气管导管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并分析与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分布的相关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为VAP的主要致病菌,占66%,15例VAP气管导管形成生物被膜7例,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结论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细菌分布与气管插管形成生物被膜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乐燕 《儿科药学》2014,(5):52-54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9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并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6例,占51.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3.5%,革兰阴性杆菌占52.2%,合并真菌感染4.3%,混合感染4.0%。居前四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32.6%)、溶血葡萄球菌(23.9%)、表皮葡萄球菌(13.0%)、大肠埃希菌(10.9%)。药敏试验显示细菌耐药性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胎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次数、日均气管吸引次数、留置胃管、原发疾病是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VAP病原复杂,细菌耐药性高,高危因素多,要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适应证,避免耐药发生,加强综合防治,提高V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