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卢春娟 《职业》2024,(3):24-27
<正>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致力于实现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胡红燕 《职业》2023,(20):55-58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明确了技工院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紧密衔接。为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点进行提炼,探索技工院校培养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道才 《职业》2023,(7):78-80
当前,技工院校大力开展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这是加快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需,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幼儿教育专业是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优势,不断开发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世峰 《职业》2024,(3):32-35
<正>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推进校企融合、提质培优的重要途径,是技工院校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开展工学一体化工作是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将带动形成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新局面。推进工学一体化工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国强 《职业》2024,(3):40-43
<正>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部署,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强化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多元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确立“产业+专业”“工作+学习”“学校+企业”3个领域加成融通的教学改革,先后有6个专业参与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何振宇 《职业》2024,(4):4-6
为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国各技工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技能训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卜宪存  刘鑫鑫 《职业》2024,(6):44-46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工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无法真正满足行业企业生产需求。为此,技工院校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技工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本文着重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益民 《职业》2015,(6):14-15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向着健康、特色的方向发展,在启动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项目以来,各示范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办学特点、行业特点等不同程度地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岗位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双师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校企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辽宁技师学院本着“德育为根、成人为本、技能为先、成材为重”的育人方针与教育理念进行示范校的建设工作,推行“一体化产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企业生产实际与学校教学的距离,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成为“职业+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范文宇 《职业》2014,(18):93-94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教学改革是转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一体化教学改革意义的描述,采用实例描述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方法,阐述对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精  李涛 《职业》2023,(17):85-87
技工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立足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除了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操作功底。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技工院校的教学始终要围绕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提升,瞄准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岗位,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中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技工院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建辉  陈小珍 《职业》2011,(Z1):129-130
酒店行业作为生活性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门人才的支撑,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组成,可以通过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为其提供人才。本文从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该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申玉强 《职业》2023,(18):24-2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中提出,促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充分吸收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推进世界技能大赛各赛项的专业或课程转化工作。“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进行合理转化,将其引入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从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角度,阐述“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杨玉泉  张静 《职业时空》2010,6(8):77-78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代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转变教育理念、总结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人才培养方案研发要以转变教育理念为先导,以职业岗位需要为根据,以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改革。  相似文献   

14.
王晓晶 《职业》2017,(17):41-42
医护专业"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涉及学校、医院、教师、学生这四个方面,本文分析提出,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强化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组织力度,主动寻求医院的支持;要强化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承担力,实现院校之间人力资源重新整合;要强化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认知力,尽快让学生实现由中学生向中职学生的转变;要强化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执行力,提高教师对"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领会,构建起"院校融合"的大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与校办企业产学研办学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与校办企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侧重于产学,采取工学交替方法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技能素质、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校办企业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从事实际技能技术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书伟 《职业》2024,(5):59-6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技工院校要不断更新其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工学一体化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技工院校教学紧跟市场发展,加快了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成果的转化,推动了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增强,使其更好地与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对接。  相似文献   

17.
黄磊 《职业》2015,(2):25-2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对技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以前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很难适应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优化技工院校教学方法,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其中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对一体化教学活动策划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钟秀平 《职业》2024,(3):28-31
<正>工学一体化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教育的特色。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撒下了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种子。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积极响应,19个专业陆续进入建设阶段,占学院常设专业数的63%,20门课程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9.
许实霖 《职业》2013,(21):51-54
经济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部分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从生产线上被动操作者转变为主动创新者和综合技术的驾驭者,成为新一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本文针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建设问题,从其内涵特征、现实意义、模式建构和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造岗位技能学习和职业能力研发链接的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往复学习、工学交替”的非连续学程,并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方涛 《职业》2018,(19):26-2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实行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岗位能力的关键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一大特色,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目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