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Jin ZN  Chen YD  Lü SZ  Song XT  Zhu HG  Li H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93-109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为中国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4年1126例冠状动脉内非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2376处病变),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比较术后出现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数据和造影资料,并使用上述数据库建立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预测表。结果在889例(78.9%)有6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的患者中,151例(17%)有糖尿病。再狭窄定义为支架内及前后5mm范围内狭窄≥50%参考管腔直径。在非糖尿病组(738例),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1.2%,糖尿病组(151例)再狭窄的发生率为35.9%(P〈0.001)。多元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参考血管直径(≤3.0mm),病变长度(〉15mm)和胰岛素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可预见危险因素(P〈0.05)。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表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再狭窄发生概率首要依赖于参考血管直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参考血管直径、病变长度和需要胰岛素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预见危险因素。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短病变(〈15mm)而无论参考血管直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大直径血管(〉3.0mm)合并短病变(〈15mm)预期再狭窄发生率〈15%,可以考虑使用金属裸支架。除此之外,建议使用药物洗脱支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之乐(普罗布考)预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87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PCI前、后及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普罗布考组最小管腔直径和管腔净获得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6±0.8)mm和(1.5±0.4)mm,P〈0.05;(1.7±0.3)mm和(0.8±0.1)mm,P〈0.01)],再狭窄率明显下降(15.4%和38.8%,P〈0.0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372±0.06)mg/L和(0.597±40.14)mg/L,P〈0.01];结论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可以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国产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75 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置入PARTNER支架,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胸痛复发,心电图改变及重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75例患者共置入PARTNER 支架129枚,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对患者随诊9个月~1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8%,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例(1例死亡),支架内再狭窄4例.结论 PARTNER置入即刻成功率高,能有效预防术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即刻成功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PCR方法测定ACE基因型。根据血管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病变狭窄≥50%)和无再狭窄组(病变狭窄〈50%)。采用SPSS18.0软件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的临床基本特征、冠脉造影资料,以及与ACE基因型的关系。结果此次研究共纳入396名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40例,再狭窄率为10.1%。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冠脉造影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狭窄组的ACEDD基因型35.56%、ACEDI基因型16.39%、ACEII基因型3.85%。再狭窄组与ACE基因I/D多态性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冠状动脉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支架再狭窄发生与ACEDD基因型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6个月后的再狭窄率却高达20%~30%,其中大约有10%的患者需要再次置入支架。目前发现有诸多因素影响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如病变血管情况、术后残余狭窄程度、支架的类型和直径大小、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炎症反应等。其中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以及临床应用,使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针对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做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Wingspan支架内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Wingspan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对2例Wingspan支架置入术后椎动脉V4段局限性再狭窄(狭窄率〉70%)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例为症状性患者,另1例为对侧椎动脉闭塞并且双侧后交通发育不良。将支架缓慢通过再狭窄处,在911.93~1013.25kPa压力下保持15S,释放支架。结果支架均顺利到位并释放,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均无明显残余狭窄。手术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术前眩晕反复发作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均经6个月以上的临床随访,无临床缺血事件发生。1例于支架再置入后6个月复查DSA,显示无明显再狭窄。结论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对Wingspan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进行再次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病例选择的标准和疗效尚待更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6个月后的再狭窄率却高达20%~30%,其中大约有10%的患者需要再次置入支架.目前发现有诸多因素影响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如病变血管情况、术后残余狭窄程度、支架的类型和直径大小、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炎症反应等.其中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以及临床应用,使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针对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做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症状性MC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CD、DSA随访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率。狭窄率判定标准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的方法,术后MCA狭窄率〉50%为再狭窄。按MCA狭窄长度分为〈5mm、5~10mm、〉10mm;按置入支架类型分为裸支架与药物支架。分析MCA狭窄长度、置入支架种类及危险因素与再狭窄的相关性。对有、无相关危险因素再狭窄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13例患者有161处狭窄,置入支架129枚。术前MCA平均狭窄率为(80.8±8.8)%,术后即刻平均狭窄率为(3.7±8.2)%。随访89例患者(78.8%),平均随访时间为(28.7±16.4)个月(3个月至5年)。TCD随访63例;随访26例。16例(16/89,17.9%)出现〉50%的再狭窄,其中病变长度〈5mm者再狭窄4例(4/39。10.2%),5~10mm者11例(11/47,23.4%),〉10mm1例(1/3)。置入裸支架后再狭窄15例(15/80,18.8%),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1例(1/9)。16例再狭窄患者伴糖尿病11例、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高血压4例、吸烟9例、饮酒5例及冠心病2例。有、无相关危险因素的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后再狭窄原因可能与支架类型有关,不除外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qd)。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8个月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于治疗前及随访6~8个月复查时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8个月,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0例(0%),对照组5例(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8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HOMA-IR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指标、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及术后6~8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HOMA-IR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8个月治疗组却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防止非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狭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是吡格列酮防止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介入手段之一,置入的支架能够支撑血管壁,使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再通。但是置入部位容易发生内膜增生性改变,导致支架内再狭窄,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应用的是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为20%~30%。后来研发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能够抑制平滑肌增生,使再狭窄率进一步降低(10%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214例冠状动脉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因胸痛再发或常规行冠脉造影随访,以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比较与无狭窄患者的临床血清学指标。结果214例患者共278处病变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90例(110处病变)。再狭窄占42.1%,与无再狭窄组比较,血脂蛋白a、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纤维蛋白原等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狭窄组患者血LDL/HDL、总胆汁酸、尿酸、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总胆红素低于无再狭窄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1.038)、高LDL/HDL(OR=1.542)、高胆汁酸(OR=1.197)、高尿酸(OR=1.113)、长病变(OR=1.331)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总胆红素(OR=0.891)是再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尿酸、LDL/HDL等临床血清学指标与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100例,在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常规药物组,随访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术后6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间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再狭窄率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降低,而替米沙坦组下降更明硅(P〈0.0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86例.两组支架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米沙坦组晚期管腔丢失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并可减少其介入术后晚期管腔的丢失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经TCD、颈动脉超声及DSA随访1年,根据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未狭窄组(33例)。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与是否规范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支架类型、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患者中,不规范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出现再狭窄分别为16和6例,χ^2=17.887,P=0.000;吸烟为9和5例,χ^2=5.129,P=0.024。置入裸支架为19和19例,χ^2=6.620,P=0.010;性别、支架位置、支架突出锁骨下动脉长度、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狭窄段长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支架类型(95%CI:1.936~35.997,OR=8.426,P=0.0045)和规范抗血小板聚集治疗(95%CI:1.341~18.304,OR=1.6883,P=0.0233)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结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是否规范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置入支架的类型关系密切,其他相关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支架断裂与再狭窄的关系及支架断裂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536例患者,实验分为DES组(N=397)和裸金属支架(BMS)组(n=139).分析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及复查时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找出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断裂的病例,分析支架断裂和再狭窄的关系以及支架断裂的病变特征及形态特征.结果 DES组和BMS组再狭窄分别为31例和30例(P<0.01),其中5例发生支架断裂,断裂的支架均为DES,BMS组未见支架断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支架断裂的5例靶病变均为扭曲病变,支架断裂均发生在血管扭曲成角处.结论 支架断裂是DES置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原因之一,扭曲病变置入长的DES后可能容易发生支架断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27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并糖尿病组(n=127)和冠心病组(n=151),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冠脉造影术显示,冠心病并糖尿病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患者(39.3%比31.1%,P〈0.05);两年随访后发现,冠心病并糖尿病组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患者(37.0%比17.9%,P〈0.05)。结论:糖尿病对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冠心病患者疗效具有显著影响,在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进行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20例,对该120例患者术后支架内的再狭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采取Logistic多因素分析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术后患者危险因素研究可知,与患者的胆固醇、术前狭窄、是否吸烟、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与支架有无药物涂层也有关,表现为负相关,危险度是0.01。结论对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来说,实施支架植入术之后,出现再狭窄症状的几率增加。同时,冠脉支架患者对危险因素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戒烟,避免再狭窄情况出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动态支架显像功能在介入治疗中不同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连续完成100例应用动态支架显像功能指导的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包括分叉病变、开口病变、左主干病变、再狭窄病变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动态支架显像功能,同期完成介入治疗的同类病变(ACC/AHA分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介入治疗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和术后肌酐增加情况,评价动态支架显像在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两组比较基线水平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心肌梗死、体重指数无差别,病变类型、曝光时间、置入支架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曝光时间(22.3±10.9与22.5±10.1min,P=0.259)相似,但研究组造影剂用量较对照组用量更少(101.9±34.1ml与114.4±41.7ml,p=0.02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肌酐增加没有差异(11.41±3.14与2.15±3.37umol/l,P=0.109)。结论动态支架显像功能能准确指导支架支架串联及分叉病变完成最终对吻扩张、左主干开口病变支架置入后扩张球囊与支架关系定位、再狭窄病变再次介入治疗与既往置入支架串联以及扩张支架近端边缘球囊的准确定位,减少造影剂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应用裸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06—2011年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的再狭窄率。结果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再狭窄率为8%,应用裸支架患者的再狭窄率为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洗脱支架较裸支架具有更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TM),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中的早期临床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9月共有52例老年冠心病病人接受FirebirdTM支架治疗,对这些病人进行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 52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共置入72枚Firebird^TM药物涂层支架,其中干预的病例:长病变血管(病变长度≥20 mm)25例、病变血管参考直径≤2.75 mm 23例,原普通裸支架内再狭窄4例.手术成功率100%.46例病人完成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靶病变血管重建术、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均为0,复发心绞痛2例,有9例病人在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FirebirdTM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对冠状动脉长病变、小血管病变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