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由于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易于标准化预制生产及施工,是国内较大和中跨径桥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笔者结合邹平县西外环道路工程的桥梁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实例,详细描述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工艺,分析并总结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推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在我国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后张预应力空心板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地方的施工过程中,空心板端部均出现了裂缝.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空心板端块应力进行了分析,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桥面铺装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由于桥面铺装层是在刚性预制板上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铺装层在空心板企口缝处的剪应力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空心板和铺装层之间的粘结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公路桥梁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圆孔、大孔空心板存在的缺点 ,结合采用低松弛 2 70级高强钢绞线和C80高强混凝土材料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拱门式空心板断面 ,以 16m跨空心板为例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横向受力性能比较分析 ,确定了双拱门式空心板的断面尺寸 ,为经济可靠的应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桥面空心板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  相似文献   

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张拉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的重要环节。为考察预应力张拉次序对混凝土体的影响,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张拉试验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探讨了在各种不同的张拉次序下空心板粱应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了合理的预应力筋张拉次序。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简支槽型梁静载弯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由道床板、主梁及端横梁等部分组成.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16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型梁1:1模型进行静载弯曲试验研究,该试验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实桥静载试验.对槽型梁的裂缝发展规律、变形特征、支座沉降、应力发展规律等基本受力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槽型梁在静载作用下其裂缝宽度、刚度、抗裂情况和预应力度满足要求;槽型梁的应力变化符合平截面假定,且受力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试验桥梁的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其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空心楼板模型,对空心楼板进行受力分析,将采用有限元所得剪力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中的剪力计算公式所得剪力比较.结果表明空心楼板的受力性能与一般受弯构件相同,并且《规程》中的剪力计算结果与ANSYS所得结果相近,可以应用在空心板的剪力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底板受力性能及各个结构要素对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底板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叠合底板试件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关系,并将有限元计算的数据与既有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有限元软件计算模拟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关系变化与试验测得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钢管直径、钢管壁厚、底板跨度、预应力筋数量、预应力大小、混凝土强度、砂浆强度等因素对预制板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大小、钢管壁厚、预应力筋数量、灌浆料强度、叠合板跨度对叠合板承载力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对叠合板承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运用受弯构件全过程数值分析计算程序,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截面尺寸及荷载形式相同的情况下,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进行受力全过程的数值分析,即采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跨高比对中强螺旋肋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延性影响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电站坝后背管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结构为基础 ,在保证压力管道承载力要求、提高结构耐久寿命的前提下 ,提出了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的设计方案 .考虑结构荷载工况和施工工艺 ,对后张有粘结真空辅助压浆方案和后张无粘结方案的预应力筋束锚固方式、扶壁夹角和钢衬厚度等进行了论证 .通过对不同钢衬厚度、不同外包混凝土尺寸压力管道有限元计算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三峡电站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