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200、500、1 000 mm/d 3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了组合系统的抗污染负荷能力。研究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去除率逐渐升高。COD_(Cr)、TN、NH_4~+-N去除率分别达到72.09%、51.68%、62.54%,组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抗污染负荷冲击能力,出水能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地下渗滤系统(SWIS)的水力渗透性,构建了1套红壤、煤渣分层装填地下渗滤系统,考察不同水力负荷下装置进出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水力负荷(15、20、25 cm/d)下运行时,装置对COD、TP、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1%、99.62%、94.61%、38.94%,93.01%、99.54%、87.19%、31.11%,91.99%、99.69%、45.06%、30.54%。COD及TP的去除效果良好,装置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NH_4~+-N及TN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大,水力负荷愈大,愈不利于NH_4~+-N和TN的去除。与USEPA推荐的6.6 cm/d相比,该装置的水力渗透性能显著提升。综合考察系统处理效率及出水水质,推荐水力负荷为15~20 cm/d。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洗浴废水,其载体为软性泡沫填料。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及CODCr容积负荷对CODCr、BOD5、LA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h,气水比为1:1时,出水CODCr≤50mg/L,去除率为≥73.91%,BOD5≤10mg/L,去除率为≥77.32%,LAS≤1.0mg/L,去除率为≥90.89%,符合杂用水标准。CODCr容积负荷对洗浴废水CODCr、BOD5和LAS处理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蚯蚓生物滤池(VBF)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当VBF水力负荷为1.3~1.5m3/(m2·d)时,出水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指标基本上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出水CODCr和BOD5平均浓度分别为55.44mg/L和11.5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37%和90.66%;并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91%,30.23%和19.96%;且VBF出水DO浓度接近饱和,最高达11.7mg/L,有利于受纳水体中的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5.
砂滤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运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高含沙污染河流,砂滤人工湿地系统起到较好处理效果,砂滤系统可降低湿地堵塞的危险性,保证湿地长期稳定运行.通过近1年连续监测,系统对悬浮物去除率最高达96%,且不受季节变化影响;水利负荷小幅度变化条件下,对CODMn、BOD5、TP的处理效果影响小,TP去除率与水利负荷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相关性较弱;BOD5、TP去除率基本不受季节变化影响,TN、NH4 -N去除率和季节变化存在相关关系,NH 4-N同水温存在相关系数为0.96的正相关性,TN的去除效果呈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征.在监测期间,砂滤湿地系统对BOD5的去除率一般在20%~50%,COD去除率为10%~40%,TP去除率为7%~70%,NH4 -N去除率最高可达86%.  相似文献   

6.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考察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的水力负荷、pH值、有机负荷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力负荷内,CODCr去除率都保持在70%以上。当水力负荷在0.15 m3/(m2.d)时,NH3-N的去除率在试验范围内最高为92%。垂直流湿地在pH值为8的运行条件下净化效果最佳,CODCr、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0%、84%、82%。有机负荷在22.5~45 g[CODCr]/(m2.d)时,CODCr去除率都能保持在80%以上。当有机负荷增加至52.5 g[CODCr]/(m2.d)时,CODCr和NH3-N的去除效果迅速降低。垂直流湿地系统适合的进水条件为水力负荷0.05~0.2 m3/(m2.d)、进水pH值为7~8、有机负荷为22.5~45g[CODCr]/(m2.d),此时对CODCr、NH3-N、TP均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利用低成本混凝土膜片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其除污机理.连续稳定运行90 d,进水CODCr为80~300 mg/L, BOD5为30~158 mg/L,NH3-N为16.3~54.3 mg/L,TP的质量浓度为1.75~4.1 mg/L,该系统对CODCr、BOD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0%、94.9%、54.1%和31.8%,对有机物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利用潜流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装置在不同水力负荷下连续运行处理校园污水,对各项污染物指标进行监测对比。结果表明,COD、TN和NH4+-N的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升高(200 mm/d低水力负荷、500 mm/d中水力负荷、1 000 mm/d高水力负荷)而依次下降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各水力负荷下COD出水变化率均小于进水,低、中水力负荷下TN和中、高水力负荷下NH4+-N出水变化率小于进水;且各构筑物出水中NO3--N和NO2--N含量变化较大,并呈现出不同趋势的变化。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组合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中水力负荷下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潜流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中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氮元素去除的主要途径,并在不同负荷冲击下改变途径构成来起到稳定水质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好氧浮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运行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试规模的浮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混合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污泥负荷、温度等对反应器处理性能与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在13.4h,14.4h,15.6h,17h时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77%,77%,81%;污泥负荷范围在0.17~0.77kg犤BOD5犦/(kg犤MLSS犦·d)内,BOD5去除率先呈上升趋势,而后呈下降趋势;水温在8~10℃时,水力停留时间为11.7~15h,CODCr去除效率在57.7%~65.8%之间,BOD5去除率在76.3%~85.4%之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河砂、煤渣为基质构建了2组表流芦苇人工湿地,研究了第2年湿地对高污染河流污水的净化效果、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进水负荷为0.1 m/d连续运行1 a的条件下,河砂湿地和煤渣湿地对COD、BOD5、TN、NH4+-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4%、90.16%、44.99%、41.20%、51.12%、91.80%和77.23%、89.59%、36.19%、25.35%、45.79%、90.11%,2者对COD、BOD5、SS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河砂湿地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明显高于煤渣湿地。沿湿地流向方向COD、BOD5和TP、NH4+-N、TN含量下降速度逐渐减少,而SS含量在前1/4处已减少85%,随着进水污染负荷的增大,煤渣湿地受负荷的影响显著于河砂湿地。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以土壤装填的1#地下渗滤装置及以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2#地下渗滤装置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并分析了土壤煤渣分层装填对装置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在5、10 cm/d运行时,除总氮外,2#装置对其他指标的去除率均80%,且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20 cm/d运行时,1#装置因堵塞而停止运行,2#装置对COD、总磷、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2%、84.4%、61.9%、57.8%。进一步说明土壤煤渣分层填料可充分利用填料的水力渗透性,有效提高地下渗滤系统的水力负荷,且保持了其对污染物去除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外循环人工快渗系统(ECCRI)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增大湿干时间比会提高NH3-N去除率,但对TN影响较小,出水循环能显著提高TN的去除率。在优化条件下,当水力负荷率为0.9 m3/(m2.d),湿干时间比为1/2及循环体积比为0.2时,ECCRI对COD和NH3-N、TN的平均去除率为77%,60.9%及54.9%,出水平均COD和NH3-N、TN分别为65 mg/L和12.8、24.4 mg/L。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以土壤-煤渣分层装填的1#及土壤-煤渣-生物基质分层装填的2#两套地下渗滤系统(SWI)模拟装置,考察生物基质对SWI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水力负荷为10 cm/d时,监测两装置进出水中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装置处理效果显著,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1#装置对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75%、99.65%、93.66%、74.94%,2#装置分别为92.28%、99.85%、92.78%、84.49%。2#装置对TN的去除率较1#装置要高,添加生物基质可强化系统对TN的脱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污水可生化性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水质指标评价法对两污水厂进水进行可生化性分析,探讨进水可生化性对污水厂处理效果的影响。对2座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CODCr、BOD5、TN、TP进行监测,从m(BOD5)/m(CODCr)和m(TP)/m(CODCr)比值判断进水可生化性对出水中BOD5、TN、TP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进水可生化性的分析,可以判断可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但是对于TN、TP的去除效果还不足以进行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黄少华  徐国勋 《净水技术》2012,31(4):105-108
采用两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进行洗衣废水的处理试验,研究了水力负荷、气水比、COD负荷、滤层厚度及生物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运行(工况1控制滤柱Ⅰ、滤柱Ⅱ好氧,工况2控制滤柱Ⅰ厌氧、滤柱Ⅱ好氧)的最佳工况均为气水比为2∶1,水力负荷为1.4 m3/m2.h。工况1对COD平均去除率为91.3%,对LAS的平均去除率为88.4%,对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29.8%和39.7%;工况2对COD去除率为87.1%,对LAS的平均去除率为93.3%,对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48.9%和93.3%,其出水COD、LAS、TP和TN可分别达到56 mg/L、3.1 mg/L、0.5 mg/L和15.8 mg/L。  相似文献   

16.
在相同的水力负荷下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FCW)作为对照,进行了波形潜流人工湿地(W-SFCW)在不同的HRT下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W-SFCW对污染物尤其是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SFCW。HRT为1 d时对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HRT为2 d时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HRT为2 d时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W-SFCW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比SFCW提高了10%、17.2%、11.6%和27.4%。  相似文献   

17.
淹没式MBR处理啤酒废水的净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投加营养物质,保持COD:TN:TP=100:5:1的条件下,淹没式MBR对啤酒废水中的COD、NH 4-N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系统稳定时COD与NH 4-N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0%以上,而且MBR工艺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冲击具有较强的短时适应能力,当COD污泥负荷由0.27g/g·d突然增加至0.54g/g·d时,出水COD浓度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通过GC/MS分析得出,膜组件出水中剩余的有机物主要为高分子量的烷烃类,膜组件对于保证系统的最终出水水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行参数是腔式地下渗滤系统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运行参数决定着系统的运行年限和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效果。为了获得使腔式地下渗滤系统处于最佳处理效果的运行参数,选取水力负荷、配水时间、湿干比三个运行参数为试验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以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率作为指标,通过分析得出各运行参数的最佳值为:水力负荷15 cm/d,配水时间8h,湿干比1:9。  相似文献   

19.
新型厌氧反应器COD去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拟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对COD去除影响因素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泥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进水COD、VFA、出水SS等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污泥负荷、HRT和容积负荷,次要因素是进水COD、VFA和出水SS,当反应器内COD污泥负荷在0.297 2~0.464 7 kg.kg-1.d-1之间、HRT=7 h时,COD的去除效率维持在72%~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