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山北麓是我国酿酒葡萄优质产区之一,石河子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中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葡萄产业发展很快,葡萄面积现已达1.2万hm^2,其中酿酒葡萄0.24万hm^2。该地区的地理条件和优越自然条件是成就酿酒葡萄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麓是我国酿酒葡萄优质产区之一,石河子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中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葡萄产业发展很快,葡萄面积现已达1.2万hm2,其中酿酒葡萄0.24万hm2.该地区的地理条件和优越自然条件是成就酿酒葡萄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2011年国际葡萄酒、烈酒设备技术暨葡萄种植博览会和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将于7月3日~7月7日在蓬莱世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在蓬莱举行的第二次国际葡萄酒、烈酒设备技术暨葡萄种植博览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展会期间,蓬莱还将举办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中国农学会有关葡萄种植方  相似文献   

4.
李焕锐 《新食品》2005,(18):37-37
金秋时节,素有“人间仙镜”之称的蓬莱,迎来了“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发展高峰论坛”.与此同时.连同蓬莱在内的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代表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主题为“协作、创新、发展”的《蓬莱宣言》。为了进一步加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来自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的代表们还签署了《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合作意向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华东蓬莱葡萄种植基地2010年葡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葡萄冻害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品种、土壤类型、栽种方式、地势条件、田间管理等各个因素对葡萄能否安全过冬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蓬莱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蓬莱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独特,地处山东半岛北海岸,有世界"第七海岸"之美称,是我国优良的酿酒葡萄产地,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1万亩,具有悠久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历史,发展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加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葡萄与葡萄酒的主要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林 《中国酒》2007,(3):82-84
蓬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随着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兴起与发展,蓬莱产区作为中国十大优良酿酒葡萄产区之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07,(18):48-59
在采访前.尽管从一些浩繁的蓬莱葡萄酒产业调查报告和各项葡萄种植环境数据中.我们已经可以确定蓬莱拥有种植酿酒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绝佳条件.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脑海:究竟蓬莱的产区特色是什么?为何国内经销商、消费者对蓬莱知之甚少? 我们看到,中国各大葡萄酒产区都已经在行动:河北昌黎标榜“中国干红葡萄酒城”;怀来宣传“中国葡萄之乡”:云南弥勒产区号称“全球第一榨”。每一个产区的对外宣传似乎都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并深刻切中了当地葡萄酒经济链的产业特点。 近两年.蓬莱也为“葡萄酒名城”、“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进行了集中的宣传.但仅以此概念作为口号,似乎并不足以团结产区内部企业形成合力,并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葡萄酒名城”的提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概念的成功.换来的应该是蓬莱产区在国内成为一个品牌.但很遗憾的是,蓬莱似乎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葡萄酒名城”似乎仅仅是蓬莱县域经济特点的一个定位.“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也成了仅供拉升产品档次的说辞。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葡萄酒行业均把蓬莱作为“胶东半岛产区”、甚至是“烟台产区”的一隅.政府与企业的宣传步调不尽一致.蓬莱当地的几个龙头代表企业,也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 未能将概念与产地直接对接,形成产区内企业间的群体追逐效应,或许是蓬莱产区无法形成自己特色的关键原因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华东蓬莱万亩葡萄基地发展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存在的各主要酿酒葡萄基地发展模式及各自的优缺点,并详细解读了华东蓬莱万亩葡萄基地的优化模式,以期获得一种合理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酿酒葡萄基地发展新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基地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华东蓬莱万亩葡萄种植基地优化模式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对今后基地模式的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葡萄品质与葡萄酒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葡萄品质与葡萄酒质量的关系彭德华,彭学锋(烟台蓬莱葡萄酿酒公司)葡萄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鲜食品种与加工品种两大类,有的葡萄既适于鲜食又可以加工,称之为兼用品种,人们根据其主要用途,将其划分到鲜食类或加工类。鲜食品种葡萄的果穗大;葡萄颗粒较大;皮较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