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东建材》2021,37(6)
因外部施工实际影响地铁隧道范围可能大于监测范围,出现基准点布设区域与监测区域的同步变形,导致平均间隙法、组合后验方差法等基准点稳定性分析的"内复核"方法失效。基于工程实例,在变形区域两端延申300m~500m控制网布设范围,将原自动化监测基准点视为工作基点,采用边角后方交会及三维约束平差的方法对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分析判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控制网复测中精度可靠,外业实施及内业处理简单高效,可通过工作基点坐标的差值关系快速判断其是否稳定,在工程监测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CPII加密网是高速铁路线路控制网的一部分,测量精度要求较高,联测基准点较多,如何有效筛选相对稳定的基准点进行约束平差成为CPII加密网测量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利用基准点两期数据间的相似程度和相关关系,建立模糊等价矩阵,并根据不同变形水平值得到基准点的模糊分类结果,达到检验基准点稳定性的目的.试...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利用极坐标法或小角度法进行,但工作基准点常会受到基坑开挖的影响,进而影响基坑检测的精度和时效性。快速静态GPS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技术,只需建立2个基准点作为基准站,工作基点和部分不能通视的监测点利用GPS进行测量,实施动态监测。青岛某基坑工程水平位移的监测,采用双基准菱状GPS网型,基站点和监测点采用强制对中螺栓和特质仪器支架来快速安置,基站长时段观测与监测点快速静态观测数据采集相结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益、全天候、不需通视等优点,可提高工作效率并获得稳定和可靠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变形监测网平差基准的选择及参考点位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在绝对网中采用固定基准平差,采用平均间隙法进行点位稳定性分析;在相对网中采用稳健迭代权法找到平差基准,采用单点位移分量法进行点位稳定性分析。通过实践监测数据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监测数据处理,能够得到最符合真值的监测点位变形量。  相似文献   

5.
陈辉 《四川建材》2018,(3):46-47
所有测量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控制基准。所以现在对控制基准的质量要求及整个网型的保护就变成了一项测量工程的重中之重。因为地壳运动(crustal movement)和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控制点可能会发生位移,也有的甚至已经被破坏掉。所以要首先保证控制点的稳定,这个时候就要对控制基准进行复测,需要对它进行稳定性分析。对一个工程来说,尤其是那些比较大的工程,高程监测控制网的稳定性就会变得特别重要,不能有一点的不稳定,如果发生位移,工程的损失将无法计量。对于控制网的稳定性研究一般有四种常见方法,分别是对整个网稳定性进行检验的空间间隙法和分块间隙法(Block clearance method)以及对单点进行检验的t检验法和限差法(Limited difference method)。工程检测控制网稳定性研究对于每个工程来说都是必须要进行的,这个是所有工程质量合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范围地面沉降监测精度,提出一种利用GPS连续监测站建立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的方法,即将普通水准监测点和GPS基准点连测,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型得到监测网的地面沉降值,列出了基准点沉降量和水准网观测数据联合处理的严密公式,通过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为避免基坑变形和施工等因素对监测基准点的影响而降低观测精度,提出了利用自由设站法进行观测,最小二乘法求坐标变换参数并解算监测点的水平位移的方法。经验证,该方法能保证观测精度,提高作业效率,在基坑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工作必不可少。以常州某地铁车站沉降监测基准点位置选取、埋设为例,取布设平稳后的两期观测数据,利用平均间隙法对基准网检验,经分析得知网中存在动点,并采用分块间隙法剔除动点,确保基准网稳定性,从而保证后期监测数据稳定、可靠,对基坑安全开挖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等影响原则为前提,分析了基坑位移监测方法、差分测量原理及精度。利用基准点的已知信息,实现位移监测点的差分计算与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基坑位移监测精度。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对基坑位移监测完全满足规范要求,方便灵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土工基础》2020,(2):228-23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可以采用自由设站法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由设站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基坑施工中水平位移监测难以找到合适固定测站和固定基准点的问题,而且可以不需要测定水平方向基准点的距离,因此该方法对于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基坑监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另外该方法可以通过一次设站测量基坑一侧边上的全部监测点,容易操作,工作效率高。理论计算及误差分析表明了这种方法足以满足基坑监测精度的要求,模拟监测的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高压天然气管网是城市能源输送的大动脉,其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安全生活环境及管网的可靠运行。针对安装过程中的一些重点环节,如:材料验收、焊接控制、防腐措施、穿越工程实施、管沟开挖、清管通球等,文章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此外,还对穿越工程中不合理的压力试验规定提出了看法,为此类管道的安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在土工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水泥复合土工程试验实例,将正交试验法应用于对影响水泥土抗压强度因素的研究中,得出影响水泥土强度因素的规律,并通过与传统试验方法的比较,阐明了正交试验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当中,判断和确定已建结构的现有实际承载力,可以为工程质量的鉴定、工程验收以及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回弹法和钻芯法这两种不同测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种不同强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回弹法和钻芯法在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索力测试是桥梁健康监测的重要测试项目,通过相关索力测试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一种基于频率法测索力的无线桥梁索力测试系统。设计开发了无线 MEMS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阐述了系统设计原理,论述了索力测试中,测点的布置及新型基频计算算法,并根据实际工程,对系统的使用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通过相关索力计算算法的论证,得出动测法索力精确计算比较准确,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为桥梁测量工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和便捷的索力测试系统及方法,对工程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姜兴刚 《山西建筑》2014,(2):200-201
结合S613日照疏港路西延工程30 m预应力小箱梁施工实际,叙述了后张法预制预应力小箱梁施工控制要点,同时总结了各工序采取的技术措施,以积累相关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可燃液体火灾危险场所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可燃液体火灾危险场所中不同燃烧功率、火灾类型、障碍物特征、燃烧物质情况进行了细水雾灭火试验,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针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火灾规模、空间通风率等是实体火灾试验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给出了细水雾系统在可燃液体火灾危险场所使用的基本要求。指出细水雾灭火系统按实体火灾试验规约进行产品检验的重要性,为今后我国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桩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从小桩的发展历史、特点、工程应用、单桩承载力试验、群桩承载力特点、动荷载下桩的性状、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小桩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由于文献报道的小桩试验较少 ,主要介绍一些试验资料 ,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铁浅埋暗挖洞桩法车站扣拱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洞桩法(PBA)扣拱施工实际工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洞桩法(PBA)施工技术的优点,并对洞桩法(PBA)施工存在的边拱施工及导洞回填、初支扣拱、导洞间土体开挖、站厅板施工、二衬扣拱等具体技术环节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以及对工体北路站洞桩法(PBA)扣拱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监测量控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重点阐述,可供类似工程特别是类似土质地层大跨度隧道开挖施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文信 《山西建筑》2014,(18):66-68
基于电阻率测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四极电测法测电阻率的计算公式,并对该测试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最后,结合土壤条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四极电测法测试土壤的电阻率数据准确,可为防雷设计提供合理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现行RCM试验普遍采用点均法确定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存在结果离散性大且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提出混凝土RCM试验分析的面均法(area average method)。首先,通过试验设计制备74组具有不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混凝土试件,并据此开展变电压RCM试验;其次利用图像获取装置和Adobe Photoshop软件测量混凝土试件轴向断面上的氯离子扩散面积,据此计算氯离子扩散深度及扩散系数。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验证文中面均法的合理性,并建立点均法与面均法结果之间的转换关系式。结果表明:点均法测量结果离散性大,且随测点间距的减小而变小;只有当测点间距小于2mm时点均法结果才能收敛,且与面均法结果相吻合。而面均法可以有效克服点均法的缺陷,操作方便快捷,结果离散性小。国内外现行规范普遍采用10mm间距的测点布置方案测试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导致RCM试验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