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间歇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发泡剂ADC生产过程传质与动力学研究 .考察了搅拌速度、氯气流量、辅助空气流量、固体联二脲浓度、粒度及反应温度对过程速率的影响 .分析了影响过程速率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发泡剂ADC生产过程涉及极其复杂的气液固多相传递与反应过程 ,其中气相反应物氯气的溶解传质过程是影响整个过程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气液界面的传质强化是设计高效节能反应器的重要目标.气泡大小是影响气液反应界面传质和最终反应速率的重要流体力学参数.就确定的体系而言,反应器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会对气泡大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传质效果.利用溶氧法测定体积传质系数kLa,利用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测定气液相界面积a,进而得到液相传质系数kL,对某型强化气液喷射搅拌反应器的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器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于其传质特性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反应器的传质机理,为反应器的优化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泥磷烟气脱硝技术的实验研究,从双膜理论的气液传质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泥磷烟气脱硝过程的气液传质动力学.根据泥磷吸收NO的特性,研究了在不同的反应温度(298.15~343.15 K)下,泥磷烟气脱硝过程中的气液传质系数、总传质系数等动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了NO的气液传质阻力、增强因子.在动力学研究中,脱硝的传质过程是由双膜控制的,在反应温度范围内,NO的气液传质系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343.15 K时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镁蒸气铁水脱硫的气液反应过程,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通过水模型实验对铁水脱硫气液反应过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高速照相机来获取不同通气模式、通气流量和搅拌桨浸入深度下气泡的分布状态.用NaOH 与 CO2 的一级反应来模拟镁蒸气脱硫过程中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结果表明:使用中心底吹模式,通气流量为 2.0m3/h,搅拌桨浸入深度为 250mm 的条件时,熔池内的气泡细化分散效果很好.气液传质速率和 CO2 气泡利用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卧式聚合反应器被广泛用于气态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为强化气液传质,卧式聚合反应器多采用新型宽叶板式搅拌桨.本文采用进出口流量变化检测法在卧式反应器内测定了气液容量传质系数Kla,考察了NFr数、液含量ε、搅拌桨层数和桨叶片数对Kla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宽叶板式搅拌桨比普通桨型具有更大的气液容量传质系数.Kla随NFr的增加而增大;随ε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ε=0.5时达到最大值,随搅拌桨层数和桨叶片数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的NFr下,卧式反应器内流体呈现重力作用区、过渡区和惯性力作用区.在重力作用区,Kla与NFr符合Kla∝NFr0.9~1.1.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烟气喷雾干燥脱硫器(SDDA)内浆滴传热传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3种不同粒径下浆滴温度、烟气温度、SO2浓度、浆滴中水分质量以及浆滴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性。研究发现随着浆滴粒径增加,烟气及浆滴温度变化速率变缓,浆滴颗粒固体质量增加速率变缓,达到稳定的时间延长,到达稳态的质量增加,浆滴水分蒸发速率加大,浆滴吸收SO2达到饱和的时间越长。同时,文中还将SDDA内数值计算与动态特性计算耦合起来,重点考察不同烟气温度下粒径为80 μm的浆滴在SDDA内吸收SO2的动态过程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烟气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烟气喷雾干燥脱硫器(SDDA)内浆滴传热传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3种不同粒径下浆滴温度、烟气温度、SO2浓度、浆滴中水分质量以及浆滴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性。研究发现随着浆滴粒径增加,烟气及浆滴温度变化速率变缓,浆滴颗粒固体质量增加速率变缓,达到稳定的时间延长,到达稳态的质量增加,浆滴水分蒸发速率加大,浆滴吸收SO2达到饱和的时间越长。同时,文中还将SDDA内数值计算与动态特性计算耦合起来,重点考察不同烟气温度下粒径为80μm的浆滴在SDDA内吸收SO2的动态过程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烟气温度增加,浆滴颗粒固体质量增加速率放慢,达到稳定的时间延长,浆滴颗粒水分蒸发速率加大,吸收SO2的效率增加,且变化加快。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一种气液混合射流的方案,在搅拌釜式反应器底部加装气体分布器,生成泰勒涡流。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反应器内涡流流动特性及传质机理。结果表明:搅拌釜式反应器内泰勒涡流随旋转雷诺数变化的演变规律与常规泰勒反应器内涡流的演变规律类似;泰勒涡流的生成在搅拌釜式反应器原有的全混流流型中构建出局部的平推流区域,降低了返混;平推流区域随着旋转雷诺数的增加而扩大,在临界旋转雷诺数工况下可使反应器气相均布性提升28%,溶氧速率提升5倍左右,有效地改善了反应器内流动状况,强化了气液间的传质效率。研究结果为突破常规泰勒流反应器反应空间小的局限、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对釜式反应器的改装具有普适性,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选取二乙醇胺溶液作为化学吸收液吸收酸性气体CO2,通过建立气液两相强化吸收装置,考察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浓度、气相搅拌强化和液相搅拌强化等条件对气液两相间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收液温度60℃,吸收液二乙醇胺溶液浓度1.2 mol/L,气相转速200 r/min,液相转速300 r/min时,传质系数为0.021kmol/(s·m2·MPa),具有较高的CO2吸收效率.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测定了自吸式双圆盘六叶涡轮桨应用于气-液-固三相浆态搅拌反应器的性能。研究了吸入气体的临界转速、表征搅拌桨对气体抽吸能力的吸气压力、气体自吸的吸入流量、搅拌功率、气含率、气液分散性能和气液传质规律,以及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悬浮问题。采用磁钢密封结合自吸式涡轮搅拌桨的三相浆态搅拌反应器,比较适宜于精细化学品合成的工艺研究及本征动力学测定,并对中小规模三相浆态反应工艺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