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宁夏回族HLA-A,B,DRB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和单倍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回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座的等位基冈及其组成的单倍型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宁夏回族122名无关健康个体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对其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基冈分型.直接计数法统计基因频率,采用最大数学预期值算法计算HLA单体型频率.结果:122名宁夏回族个体的HLA-A,B,DRB1基因座分别检出14,29,13个等位基因.高频等位基因分别为HLA-A*02;HLA-A*11:HLA-A*24;HLA-A*03,HLA-B*35;HLA-B*46;HLA-B*13;HLA-B*51,HLA-DRB1*15;HLA-DRB1*09;HLA-DRB1*07;HIA-DRB1*12.高频单倍型分别为HLA-A*02-B*46:HLA-A*11-B*60;HLA-A*02-B*51;HLA-B*46-DRB1*09;HLA-B*13-DRB1*07;HLA-B*58-DRB1*17;HLA-A*02-B*46-DRB1*09;HLA-A*02-B*58-DRB1*17;HIJA-A*02-B*13-DRB1*12.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群HLA基凶座的等位基因和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HLA-A*01-B*37,HLA-A*30-B813,HLA-A* 02-B*50,HLA-B*31-DRB1-10在该民族具有极强的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汉族正常人群HLA-B27阳性者HLA-A、B、DR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方法:从河南地区汉族正常献血者中随机选择11441例标本进行HLA-B27初检,对初检阳性者采用PCR-SS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对HLA-A、B、DRB1基因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1441例河南汉族正常人群中HLA-B27阳性500例(4.37%)。HLA-B27阳性者HLA-A基因座位共检出等位基因14个,以A2(0.1950)、A3(0.1530)、A11(0.1670)和A24(0.1330)最为常见;HLA-B基因座位共检出等位基因34个,以B13(0.0700)、B15/62(0.0360)、B35(0.0340)、B40/60(0.0300)、B40/61(0.0310)、B46(0.0310)和B51(0.0420)最为常见;HLA-DRB1基因座位共检出等位基因13个,以DR4(0.2100)、DR7(0.0930)、DR9(0.0970)、DR11(0.0880)、DR12(0.0930)和DR15(0.1410)最为常见。结论:河南汉族正常人群中HLA-B27阳性者HLA-A、B、DRB1位点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东省汉族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与等位基因HLA-A、B、DRB1的多态性的遗传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方法,对197例ALL患儿和5841例健康脐带血样本等位基因HLA-A、B、DRB1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在等位基因HLA-A、B、DRB1中,ALL患儿的A11和A24;B40、B15、B56、B67和B27;DR9、DR12、DR14和DR16等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而HLA-B48、DR7和DR15等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基因HLA-A11、A24、B40、B15、B56、B67、B27、DR9、DR12、DR14、DR16对ALL患儿有遗传易感作用,尤其是B40与ALL具有强相关性;而基因HLA-B48、DR7、DR15等对ALL患儿有遗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人HLA DRB1*07、DRB1*04、DRB1*1001、DQB1*0401的相关性.方法:浙江宁波汉族人群常规程序注射乙肝疫苗后,采其外周静脉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2组:乙肝免疫应答阳性组(抗-HBs D值≥0.1,n=120)和乙肝免疫应答阴性组(抗-HBs D值《0.1,n=12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检测其HLA DRB1*07、DRB1*04、DRB1*1001、DQB1*0401基因分布及频率.结果:两组观察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免疫应答阴性组HLA-DRB1*07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阳性组,免疫失败与DRB1*07呈强关联(OR=0.45,P《0.05), HLA DRB1*04、 DRB1*1001、DQB1*0401基因频率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宁波地区汉族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HLA-DR抗原有关,HLA-DRB1*07可能为免疫失败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HLA基因DRB1*150106的发现及家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DNA测序的方法确定新的HLA等位基因,调查分析该基因的遗传情况。方法:用SSO流式荧光微技术HLA分型技术进行HLA-A、B、DRB1中低分辨查测对疑为新基因的样本用DNA测序方法确定新的基因,并对该新基因携带者家系调查。结果:用流式荧光微珠法HLA分型检测出现无法解释的结果,怀疑为新的基因序列,经对怀疑为新基因第二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确定为新的基因序列,与之相近序列等位基因DRB1*150101相比,在2外显子164 A>T,家系分析该新基因来自受检者母亲一方。结论:该新基因已由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注册,命名为DRB1*150106(DQ514601、HW10003803),该新基因的产生机制及生物等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湖南汉族白血病与HLA- A、B、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湖南汉族白血病与HLA-A、B、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方法对湖南汉族等待骨髓移植的10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4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分型,并以3664例湖南汉族无关健康个体的造血干细胞HLA分型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CML患者B58、DR12、DR14基因袁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分别为6.1287、1.6519、1.6479:ALL患者B58基因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为7.4055;ANLL患者B58、DR8基因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分别为13.9789、2.2839;ANLL患者A24基因表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为0.4012.结论 HLA-B58、DR12、DR14可能是CML的易感基因;HLA-B58可能是ALL的易感基因;HLA-B58、DR8可能是ANLL的易感基因,而HLA-A24可能是ANLL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LA-DR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关联性.方法以IDDM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各HLA-DR等位基因频数(基因型频数、单倍型频数)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对血清学分型和基因分型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①血清学分型水平上,HLA-DR3和DR9等位基因,DR3/DR4和DR3/DR9杂合子是中国人群IDDM的危险基因(或基因型)(P<0.05),合并OR值分别为5.08,1.59,26.74和10.74.而HLA-DR2,DR5,DR7,DR12是中国人群IDDM的保护基因(P<0.05),合并OR值分别为0.65、0.57、0.52和0.40;②基因分型水平上,HLA-DRB1*0301,DRB1*04,DRB1*0404和DRB1*0405等位基因是中国人群IDDM的危险基因(P<0.05),合并OR值分别为5.53,2.12,2.40和2.33;单倍型DRB1*0301/DQA1*0301/DQB1*0201和DRB1*0405/DQB18*0302,基因型DRB1*0405/DRB1*0405和DRB1*0405/DRB1*04是中国人群IDDM的危险单倍型(或基因型)(P<0.05),合并OR值分别为6.57,14.85,8.08和1.90;而HLA-DRB1*0406,DRB1*0408,DRB1*06,DRB1*07,DRB1*08,DRB1*1301,DRB1*14和DRB1*16是中国人群IDDM的保护基因(P<0.05),合并OR值分别为0.39,0.11,0.17,0.56,0.33,0.14,0.28和0.39.结论中国人群IDDM与HLA-DR的某些基因型及单倍型有关联性,而且与其他非中国人群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在广东汉族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BT技术对58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在HLA-DRB1基因位点上,T1DM组和正常对照组共检出38种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1DM组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频率明显升高,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频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LA-DR位点上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是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临沂汉族人群HLA-A、B、DRB1等位基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酸探针方法(PCR-SSOP)对4035份山东临沂地区汉族人进行HLA分型.计算HLA等位基因频率,并与辽宁省、山东省、重庆市、海南省汉族人群HLA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HLA-A、B、DRB1位点等位基因63种,其中基因频率高于10%的分别是:A*02(27.3978%)、A*24(14.6240%)、A*11(14.2131%)、A*30(11.5861%)、A*33(11.5613%)、B*13(15.8736%)、B*15(12.9864%)、B*40(11.5118%)、DRB1*15(18.3271%)、DRB1*07(15.3160%)、DRB1*04(10.7683%),其中A*02、A*11、A*24、A*30、A*33、B*07、B*13、B*15、B*40、B*44、B*46、DRB1*07、DRB1*09、DRB1*12、DRB1*13、DRB1*14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山东汉族临沂地区汉族人群HLA-A、B、DRB1等位基因分布具有高度多态性并且具有自身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与HLA—DQA1、DRB1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HLA-DQA1、DRB1等位基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102例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35名患者合并不孕)进行HLA-DQA1、DR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HLA1-DQA1*04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HLA1*03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其中,合并不孕者HLA1-DQA1*0301、DRB1*07、DRB1*08/1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对照,HLA1-DRB1*07、DRB1*08/1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无合并不孕者;而无合并孕者HLA-DQA1*0301,HLA-DRB1*07*08/12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机制相关,HLA1*040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相关,但不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机制。]  相似文献   

11.
Liu ML  Qi J  Zhang Y  Liu 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2971-2974
目的 分析陕西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基因多态性,并鉴定新的HLA等位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SO)流式微珠检测以及DNA测序(SBT)等HLA基因分型技术检测14006名陕西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14006名无关供者中共检出HLA-A、B、DRB1等位基因(含血清学特异性)分别为18、40、15种,包括很少在汉族人群中检测到的HLA-A25、B42、B53、B73和DR3。HLA-A*02、A*11、A*24、A*33、B*13、B*46、B*4001组(B60)、B*1501组(B62)、DRB1*15、DRB1*09、DRB1*04、DRB1*12在陕西人群中有较高的频率分布。并发现了2个新等位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HLA-A*0290和HLA-B*4814。结论 为研究本地区群体遗传学以及HLA与疾病相关性等方面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LA-DQA1、DRB1等位基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102例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35名患者合并不孕)进行HLA-DQA1、DR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HLA1-DQA1*04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HLAI*03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其中,合并不孕者HLA1-DQA1*0301、DRB1*07、DRB1*08/1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对照,HLAl-DRB1*07、DRB1*08/1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无合并不孕者;而无合并不孕者HLA1*04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合并不孕者HLA1*0401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HLA-DQA1*0301,HLA-DRB1*07*08/12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机制相关,HLA1*040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相关,但不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基因及单倍型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1DM患者(112例)与对照组(69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O)技术,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Arlequin软件进行单倍型频率的分析?结果:112名T1DM患者中检测到DRB1位点等位基因17个(对照组19个),DQB1位点等位基因7个(对照组7个)?与对照组相比,T1DM组DRB1*0901?DRB1*0405和DRB1*0301频率明显增高,DQB1位点的DQB1*0201与DQB1*0303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T1DM患者明显升高的单倍型频率为:DRB1*0901-DQB1*0303?DRB1*0301-DQB1*0201?DRB1*0405-DQB1*0401和DRB1*0405-DQB1*0302?结论:中国江苏地区汉族T1DM患者HLA基因DR位点的DRB1*0901?DRB1*0405?DRB1*0301及DQ位点的DQB1*0201?DQB1*0303对T1DM易感?发现了4个新的具有易感作用的单倍型:DRB1*0901-DQB1*0303?DRB1*0301-DQB1*0201?DRB1*0405-DQB1*0401和DRB1*0405 -DQB1*03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各种临床表型与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及单体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73例云南汉族SLE患者进行DRB1、DQA1、DQB1 3个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 云南汉族SLE患者中有蝶形红斑皮损者DR15(DRB1*1501-*1502)等位基因频率增加(80.0%vs 37.5%,x2=6.658,P=0.010,OR=6.667);DR15-DQB1*0501单体型频率增加(同前),排除DQB1的影响后,仍与DR15相关.结论 云南汉族SLE蝶形红斑皮疹的出现与DR15(DRB1*1501-*1502)等位基因及DR15-DQB1*0501单体型相关.其它临床亚型如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血管炎等未见与特定等位基因及单体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人群HLA-A、B、DRB1和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特点.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1 664名重庆籍健康人进行HLA-A、B、DRB1、DQB1等位基因的低分辨分型,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HLA-A、B、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62种,其中A位点14种,B位点27种,DRB1位点13种,DQB1位点8种.A位点中A*11(34.62%)、A*02(28.81%)、A*24(14.93%)、A*30(5.53%)为重庆人群的优势基因.B位点中B*46(14.92%)>B*40(12.96%)>B*13(12.39%)>B*51(7.26%).DRB1位点中,频率最高的为DRB1*09(15.65%),其次为DRB1*12(14.78%)、DRB1*14(14.49%)、DRB1*04(14.49%).DQB1位点中,频率最高的为DQB1*07(26.04%),其次为DQB1*05(19.94%)、DQB1*09(15.51%).与其他地区不同人群相比,HLA-A、B、DRB1、DQB1各位点等住基因的分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重庆地区人群的HLA-A、B、DRB1、DQB1位点等住基因符合南方汉族人群分布特点,具有复杂的多态性,中国各地常见的基因均有分布,白血病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在重庆不难找到合适的供者.  相似文献   

16.
刘国成  王泽华 《广东医学》2007,28(2):240-24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复发性流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DQB1(HLA-DQB1/DRB1)等位基因及夫妻抗原共享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specific primers 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55例原发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夫妇(研究组)HLA-DQB1/DRB1等位基因频率和HLA抗原频率,其中早期流产20例,晚期流产22例,早晚期流产(2次以上流产分别发生在早期或晚期)13例,并以50例正常孕妇女夫妇作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中早期流产者DQB1*0303、DQB1*040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4.3%,21.6%,显著高于对照组(9.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流产者DRB1*0407等位基因频率为34.3%,显著高于对照组(5.7%),且明显高于早期流产者(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晚期流产者DQB1*0303、DQB1*0403、DRB1*0407等位基因频率(25.4%,20.4%,3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7%,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夫妇共享DQB1*0303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夫妇HLA-DR3、HLA-DR4抗原共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QB1*0303/DQB1*0403等位基因可能与早期流产有关,DRB1*0407等位基因可能与晚期流产有关.夫妇HLA抗原共享率增加是原发性复发性流产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在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上的基因多态性和单体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基因分型以及基因序列分型(sequence-based typing,SBT)技术,对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分库644例无关供者的HLA-A、B、DRB1位点上的等位基因作高分辨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Arlequin 3.01软件,以最大似然法分析单体型频率。结果:在644例无关捐献志愿者中共检出高分辨HLA-A基因29个,HLA-B基因60个,HLA-DRB1基因36个。A位点频率最高的是A*1101(17.86%),B位点频率最高的是B*4601(9.55%),DRB1位点频率最高的是DRB1*0901(15.76%)。频率最高的HLA-A、B、DRB1单体型是A*3001-B*1302-DRB1*0701(5.98%),频率最高的HLA-A、B单体型是A*3001-B*1302(6.68%),频率最高的HLA-B、DRB1单体型是B*1302-DRB1*0701(7.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群的HLA-A、B、DRB1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广西壮族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作为病例组,98例壮族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应用直接测序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比较两组HLA-A、B、DRB1基因多态性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的A*2601、B*1518、DRB1*0406、DRB1*1032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广西壮族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HLA-A、B、DRB1的等位基因频率均与广西壮族正常人群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A、B、DRB1多态性和单倍型频率.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4种DNA基因分型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SSO 杂交条技术、SSO荧光微珠流式分行法、SSO正向杂交DNA基因芯片)对24 930名干细胞捐献者的血样进行HLA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出等位基因:A位点20个, B位点 35个,DRB1位点13个;较常见单倍型及频率为:A*30B*13DRB1*07(0.064 070)、A*02B46*DRB1*09(0.021 900)、A*33B*58DRB1*03(17)(0.012 767)、A*33B*44DRB1*13(0.011 318)、A*02B*13DRB1*12(0.011 02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复腹痛患儿及其家族成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方法收集完整的7个反复腹痛患儿及其一级和二级家族成员49人的血液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进行HLA-DQA1、DRB1、DQB1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反复腹痛患儿家族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其反复腹痛症状存在对应的"链性现象".结论 HLA-DRB1*09、HLADQA1*0302及HLA-DQA1*0601等位基因可能与反复腹痛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