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栽种番茄、甘蓝普遍采用单作式。大面积番茄单作,郁闭的田间小气候使病害发生严重,产量徘徊不前;甘蓝在单作条件下,受阳光直射,生长受阻,且只能利用表土营养,虫害较重。为合理安排间作套种,我们于1987~1989年连续进行3年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甘蓝间作可较好地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花椰菜和蚕豆为试材,在夏季高山条件下,进行花椰菜单作、花椰菜间作蚕豆、单作蚕豆的试验,研究间作生态系统的照度、湿度、温度、CO2环境、作物产量、作物品质,为合理开发高山资源,构建高效的豆科-十字花科蔬菜间作生态系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间作蚕豆会降低花椰菜生长环境的照度,同时提高花椰菜生长环境的CO2浓度;在采收时发现间作蚕豆会降低花椰菜的产量、品质、生物学产量,但会提高蚕豆的产量。通过产量、收入的比较,发现单作花椰菜的收益最高为496.12元/小区,而间作蚕豆的收益均低于此;说明在生产花椰菜时间作蚕豆,从产量、品质、收益上均不可取。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玉米与辣(青)椒间作,由于玉米的遮荫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玉米行内种黄瓜,可使黄瓜花叶病减少61.6%;玉米间作白菜,由于田间气温比单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可使白菜病毒病减少20%以上,白斑病减少18%,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的发生也明显减轻;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受到抑制;冬瓜与番茄种在一起,可使番茄日烧病明显减轻;洋葱与胡萝卜种在一起,它们各自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相互的害虫;大蒜行间栽白菜,可使白菜软腐病减少62.5%;白菜与韭菜间套作,可使白菜软腐病的危害明显减轻;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间种莴苣、番茄或薄荷,后者放出的刺激性气味可使到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的菜白蝶避而远之;葡萄园里种黄瓜,可使葡萄褐斑病、霜霉病的发病率平均下降47.5%。  相似文献   

4.
设西瓜单作、西瓜辣椒间作2种种植模式,研究与辣椒间作对不同品种西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西瓜(CK1、CK2)相比,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对西瓜主蔓长和主蔓粗没有显著影响,不会显著影响西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西瓜品质构成因素也没有显著影响.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略降低西瓜产量,黑蜜霸与辣椒间作收益较京欣间...  相似文献   

5.
甘蓝水萝卜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甘蓝与水萝卜间作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及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间作处理在0~10 cm耕作土层的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含量极显著高于单作处理(P0.05);10~20 cm耕层的脲酶活性含量较单作处理极显著的增加(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含量显著性高于单作处理(P0.05)。  相似文献   

6.
以芹菜和菜豆为试材,采用大棚田间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菜豆单作、芹菜单作、菜豆与芹菜间作1∶1处理和2∶2处理;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菜豆和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温光环境、提高蔬菜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芹菜单作(QCK)相比,与菜豆间作处理的芹菜显著提高了株高和鲜质量;与菜豆单作(CCK)相比,与芹菜间作处理的菜豆产量分别提高了22.4%(1∶1)和3.0%(2∶2);2∶2间作处理显著降低了芹菜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了菜豆的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总之,菜豆/芹菜间作促进了芹菜的生长,提高了菜豆的产量以及菜豆和芹菜的品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甘21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16为母本,自交亲和系87—53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春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50—55d(天),叶球圆球形,球高14.8cm,宽14.5cm,中心柱长6.3cm,单球质量1.0—1.5kg,球色绿,不易裂球,品质优,外观美观。每667m^2产量3800—4000kg。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等地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8.
春冠甘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种,具有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先期抽薹)、早熟、外观好、品质佳等特点。1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60cm左右,株高25cm。叶色翠绿,蜡粉中等,叶缘微翻,外叶数12片左右。叶球桃型,球形指数1.1,叶球紧实度0.61,中心柱7.2 cm,帮叶比为25.0%,VC含量308.8mg/kg,可溶性糖含量3.65%,典型球重1.5kg左右,比对照(春丰、争春)早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11,(2):74-74
作物的间作套种搭配合理时,比单作更具有增产、增效的优势。从利用自然资源来说,一般的单作对土地和光能都没有充分利用。间作套种在一块地中构成的复合群体,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马铃薯具有喜冷凉、生育期短、早熟的特点,可与粮、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在保证其他主要作物不少收的前提下,多收一季马铃薯。  相似文献   

10.
‘惠丰8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与‘9908-1-10’杂交而成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0 ~ 63 d。生长势较强,植株开展度48 ~ 52 cm,外叶深绿色,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嫩绿色,结球紧实,较耐裂球,球横径16 cm左右,球高16 cm左右,中心柱长6.3 cm,球叶脆嫩,味较甜,风味品质佳。单球质量1.3 ~ 1.5 kg,产量60.0 ~ 67.5 t ? hm-2。抗病毒病 (TuMV),冬性较强,适宜在华北地区作春甘蓝栽培,也可作早熟秋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结球中前期^14C运转与分配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振贤  魏珉 《园艺学报》1995,22(3):263-266
以鲁白3号为试材,对大白菜结球中前期14C示踪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标记24小时内,14C可被运转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尤以外叶和球叶的交界处较多。24小时后,莲座叶内的14C逐步向外运输,在球叶、根和茎三者间进行再分配。内部球叶由于不断生长,对14C的竞争能力最强,其总放射性强度也最高。根系因为此时基本停止生长[3],根内的14C放射性强度也较高,而茎中的放射性强度相对较低。由此认为结球中前期,即产品器官旺盛生长期之前加强肥水管理是提高商品菜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不同间作模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小麦、大豆、燕麦为伴生作物与黄瓜间作,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间作处理均使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内各间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积累,生育后期黄瓜—小麦处理的土壤EC值下降幅度最大,比对照下降38.96 %;黄瓜—小麦和黄瓜—燕麦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间作处理明显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土传病菌数量降低,以黄瓜—小麦处理最明显,尖孢镰刀菌3个时期的平均数量比对照下降了69.44 %;各间作处理明显促进了黄瓜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黄瓜—小麦间作的综合效果最好,达到了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5种浓度的柿树叶和根水提液对受体植物萝卜、小麦、绿豆、白菜、番茄和黄瓜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柿树叶片提取液在5个浓度(10%、5%、2%、1%、0.5%)对萝卜、小麦和绿豆的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的抑制影响,只在高浓度下(10%和5%)对白菜、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抑制影响;而柿树根提取液在5个浓度对6种受试植物的测定参数均无显著的影响。试验初步证实了柿树叶片有化感潜力,可能对果树生产上的轮作、间作、套作及杂草的生物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帅 《蔬菜》2024,(2):39-44
为避免因茄子连年种植导致的土传病害增加而对茄子生产造成影响,形成健康、生态的解决办法,以茄子不间作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茄子与平菇、甘蓝、甘薯3种作物分别间作后对其长势、产量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茄子与3种作物间作对茄子株高日均生长量、茎粗、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667 m2平均产量以及根际土壤干质量、含水量、EC值、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无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茄子与甘蓝间作较与平菇、甘薯间作可显著降低土壤干质量和速效钾含量,且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58%和11.11%,这有利于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同时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了茄子根际细菌总量,显著提高了根际真菌总量及根际细菌与真菌总量比值,分别较对照提高114.44%、42.18%和49.56%,这有助于茄子连作障碍的消减及土传病害的防治;茄子与平菇间作极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较对照降低5.36%,极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16.99%和17.10%,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幅达36.10%,极显著提高了根际细菌总量和真菌总量,分别提高71.84%和1...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复绿铃微肥在大白菜上的增产效果并其确定最佳施用方法,在大白菜上进行了复绿铃不同施用方法的随机区组肥效试验,通过分析对照和复绿铃不同处理的大白菜小区产量、外叶和叶球质量,发现施用复绿铃后大白菜产量有显著提高,对其外叶和叶球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大白菜莲座期喷施复绿铃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27.3%,结球期喷施复绿铃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6.
轮作与连作对高原夏季甜脆豆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皋兰县夏季甜脆豆生产上常用的8种轮作与连作方式,研究其对高原夏季甜脆豆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脆豆从苗期到采收期,根腐病、斑潜蝇、蓟马均有发生,且逐渐增加,霜霉病在开花结荚期发生,到采收期发病加重。甜脆豆与胡麻和小麦轮作,根腐病发病较轻,重迎茬甜脆豆根腐病较重,但轮作对改善霜霉病的发生效果不明显。甜脆豆与胡麻或小麦轮作,斑潜蝇和蓟马发生量最少,与菠菜、娃娃菜、青花菜轮作发生量居中,连续3a种植甜脆豆,斑潜蝇和蓟马发生量最多。甜脆豆与胡麻或小麦轮作产量最高,与菠菜、娃娃菜轮作产量次之,重迎茬甜脆豆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根腐病和斑潜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腐病和蓟马呈显著正相关,根腐病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斑潜蝇、蓟马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霜霉病和产量呈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武永慧  李建生  王翠仙 《园艺学报》2007,34(4):1066-1066
 ‘惠丰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 ×9110-1-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早熟, 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5 d。生长势较强, 外叶浅灰绿色, 蜡粉中等。结球紧实, 叶球近圆球形, 脆嫩, 风味品质好。单球质量1.34 kg, 产量61.52~65.33 t/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合华北地区以及湖北、浙江、云南、陕西等地秋早熟种植。  相似文献   

18.
陕西辣椒套种的组合、配比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周录 《辣椒杂志》2005,3(3):13-15
本文介绍了陕西线辣椒主要套种的组合、配比和结构,并总结分析了套种组合和相应配比、结构的生物学效应与实际生产效益。生产实际应用证明,辣椒套种与单种相比,每667m:可增收小麦350~500kg、玉米100kg、辣椒干50kg。  相似文献   

19.
白菜与甜菜间作的生长与资源利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不同的白菜与甜菜间作密度,监测了复合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漏光率以及各作物产量,研究复合群体的生长动态,光资源分布以及产量产值效应。结果表明:在间作群体中,白菜依其速生优势而表现偏利效应,间作甜菜前期受白菜遮蔽胁迫,其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始终低于单作;白菜收获后甜菜通过叶层自动空间散布提高光能截获率,促进了后期光合补偿性生产;白菜2行∶甜菜1行间作(BT1)处理,白菜的实际产量比"预期"产量极显著增高26.7个百分点,甜菜比"预期"产量增高34.0个百分点;白菜2行∶甜菜2行间作(BT2)处理,白菜、甜菜的实际产量比"预期"产量分别极显著增高59.3、53.0个百分点;BT1、BT2间作群体较白菜单作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0.2、23.7个百分点,较甜菜单作经济效益分别提高91.5、115.1个百分点。分析表明,间作种植显著提高了地气资源的利用效率,BT1间作LER为1.29;BT2间作LER高达1.56。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甘蓝、番茄不同间作比例对甘蓝生长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宜的间作比例,为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甘蓝与番茄间作模式,对甘蓝主要害虫菜青虫、小菜蛾、菜蚜等有一定的趋避效果,但6∶1的间作处理效果较差,4∶1、2∶1的间作处理效果良好,且差异不明显;2∶1的间作处理由于间作密度小,甘蓝受番茄生长的影响大,植株生长不良,6∶1的间作处理由于间作密度较大,甘蓝受虫害影响大,叶球虫孔数多,商品性差,4∶1的间作处理,植株生长良好,叶球饱满、质量大、商品性好。综合各项数据分析,4∶1的间作比例更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