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东兰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45-2446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高、伤残率高,是造成患者、家庭及社会严重负担的疾病。精神病社区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本文就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社区干预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人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也大大升高,因此医学社会学、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也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疾病往往无法直接通过药物治疗来得到康复,优秀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损害。此外,心理护理属于一项特殊的技能,它不仅需要心理护士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强大的心理学技能以及良好的个人素养。精神科护士需要熟悉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标准的护理方法,从而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最大限度的减轻社会功能缺损程度,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是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利用心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的措施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应该做到面面俱到,普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本文通过探究康复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情况,探究精神病人的心里特点,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以更好的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期精神状态恢复,对于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在社区康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福田区社会支持模式对改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模式开展前对深圳市福田区174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测评;建立给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模式,为期一年;项目实施一年后再次对深圳市福田区174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第二次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通过对患者家属给予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后,患者家属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对在社区进行康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的同时,要重视对家属的社会支持,对家属实施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非常有必要,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该病自杀率较高。抑郁症病人除迅速控制精神症状外,还应做好以下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自杀,并促进患者的社会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5.
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综合性社区康复干预对治疗慢性精神疾病的作用及效果,促进社区精神康复工作规范化。方法利用北京市政府2004年为市民办的56件实事之一——精神康复项目,对朝阳区240例慢性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措施进行干预,采用精神病人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损筛选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采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措施干预的病人,精神症状明显减轻,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康复效果明显,且康复治疗时间与社会功能恢复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干预治疗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疗效肯定,效果明显,应早期进行康复干预。  相似文献   

6.
李紫坤  李悦  雒利春 《现代保健》2009,(15):117-118
目的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以心理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心理康复,可以加快其生理康复,更有利于其社会生活的康复。方法针对患者在手术恢复期、康复期等各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心理康复护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重,在护理乳腺癌患者时以心理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发生的作用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结果通过62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了并发症,促进了康复。结论配合心理护理,使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精神类疾病患者数逐年增加,而临床心理与精神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针对临床精神疾病护理中所涉及的态度、行为、经验、决策和法律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龙华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护理2年后观察患者精神疾病症状评分变化与病情恢复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前精神症状评分为(36.55±4.32)分,经过2年社区护理干预后精神症状评分为(23.25±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治疗总用效率为100.00%,其中治愈21例、好转28例、有所恢复3例、无进展0例。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精神康复措施在精神病人管理中的运用已经得到证实。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疾病的心理社会康复的现状及目前开展的社区心理康复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方法在精神病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精神疾病患者医院外康复的重要环境系统。本研究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使已经完成医院内治疗回归家庭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内恢复其社会功能,最终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查阅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以"精神疾病患者"和"社区康复"为关键词,检索2012-01-2018-12相关研究论文为分析文献,结合前期在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学期间所进行的精神疾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和"基于精神疾病患者社区治疗小组"2个项目的研究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表明,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存在由精神病患"污名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社区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患者的边缘化隔离问题。提出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需求评估和资源整合、优势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工具等方法可以实现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医院行为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80例具有不同行为心理问题的精神疾病患者采用积极的医院行为干预方法,包括创造良好的医院卫生环境、医院医务干预、家庭式的护理和社交能力训练等。结果经过医院护理干预后,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的紧张、沮丧、易怒、封闭等行为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与改善(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医院行为干预,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引导病人正视现实,配合治疗,缓解不良行为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精神疾病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精神痰病的观念转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正处在快速的改良以及和发展过程中,该怎样最大限度的减少精神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找到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出现的缺陷和问题,成为了医学专家和医护人员迫切解决和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的措施及其意义。方法对该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康复治疗之后,102例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12例患者发生肩手综合征,6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进行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可以减少致残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精神疾病大多是由心理恶性刺激所致,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时是其唯一治疗办法,可见心理护理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非同一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49-1750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间100例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关护理干预。结果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明显改善,患者的BPRS、HAMD以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为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衰退,有利其心理康复和回归社会,且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应运而生[1].  相似文献   

18.
陈志萍 《中国校医》2013,27(8):584-58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以及康复干预治疗,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MOCA量表测评,并比较结果。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MOCA量表各子项目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药物及康复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各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丽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47-2548
目的 对心理护理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来接收治疗的同一科室同一病情的20名患者分为2组,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的最终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采用了心理护理护理的一组患者中,10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效果良好,且康复迅速,另一组患者中,有6名患者正常康复,有4名患者康复十分缓慢,且效果不理想.结论 心理护理在医院的整体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地康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是患者的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所以做好重症患症家属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