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广东省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也是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经济建设的强省。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必须置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之下。海洋经济强省是海洋强省的基础与保障,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既要发挥现有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地位、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以及临近港澳、海陆协调发展等优势,也要挖掘海洋科技、遍及全球海洋国家华侨华人产业实力、海洋社会文化等综合潜力。在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基础上,特别重视海洋产业的国际获利能力,不断提升其全球产业地位与竞争力,在实现海洋经济强省过程中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广东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城市,自古以来因海而兴,区位优势明显,海洋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海洋产业基础良好,海洋科技实力较强,海洋综合服务与保障功能比较突出,海洋经济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特别是我国南海开发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在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处于关键地位。我们要抓住当前发展海  相似文献   

3.
《开放潮》2006,(9):13-16
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德章在日前召开的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要注重运作,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福建省从海洋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2006,(9):6-10
在9月底召开的福建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黄小晶省长强调,必须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动作、重在实效”的要求,推进福建海洋强省建设。重在持续,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前提,合力要持续,势头要持续,发展要可持续;重在提升,是海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出路所在,要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陆海联动发展水平,提升山海一体发展能力;重在运作,是确保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要举措互动、项目带动;重在实效,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归宿,目标任务要有落实,产业支撑要有效建立,带动作用要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2011,(4):62-62
国家海洋局2011年3月3日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47:48。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  相似文献   

6.
昌军 《唐山经济》2004,(6):45-48
海洋经济是对海洋及其空间范围内的一切海洋资源进行开发的经济活动或过程,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2003年,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达44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文化强省”。海洋文化是开放的世界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且是广东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特色。推动海洋文化大发展既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广东省打造“改革开放大省”、“文化强省”、“海洋强省”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向海洋进军,已成为当今为资源和能源所困的世界各国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60多亿元,跃升到2005年的近1.7万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沿海各省纷纷提出“海上辽宁”、“海上天津”、“海上山东”的13号,尤其是江浙两省均制定了由陆地向海洋延伸的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这种形势下,陆域狭小和资源紧缺的上海,更加感受到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紧迫性,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区域非南汇莫属。[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海文 《港口经济》2012,(9):12-12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拟定了蓝图——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坚持陆海统筹、依海兴琼,科学制定和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海域综合管理和保护,强化对岸线土地资源的科学管控与合理开发,开发开放无居民岛屿;加快南海资源开发,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统筹推进“四方五港”、渔港和专业化码头建设,推进港口、产业和城镇联动发展;扶持提升壮大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海南围绕“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蓝色产业带迅速崛起。201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611.7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4.32%。  相似文献   

10.
林伟 《开放潮》2004,(3):48-50
2003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45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8.6%,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近20年来,福建省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由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福建省新经济品质和发展潜力居全国第五。我国首份区域新经济指数报告分析表明,中国新经济指数体系5类15项指标,福  相似文献   

11.
《开放潮》2006,(9):4-5
9月底,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上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八大举措之一,要深化对“海”的认识,把福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海”联系得更加紧密,立海之根,融海之势,聚海之力,铸海之魂,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赵彬 《开放潮》2006,(9):19-22
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福建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实现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向海洋延伸,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意味着福建迈向海洋经济强省已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我们的初步理解,这两个重要文件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开放潮》2006,(9):16-16
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达19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18%以上,继续保持在全国沿海省份的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14.
加快实施“海上苏东”战略,是充分发挥我省海洋资源优势,培育江苏21世纪经济发展增长极的现实途径,江苏是全国重要的沿海省份,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沿海大陆岸线全长954公里,管辖海域3.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沿海总面积的20%;滩涂面积980多万亩,为全国之最,海洋资源的丰度(即丰富程度)指数列全国第6位,密度即资源相对集中程度)指数列全国第2位,综合指数列全国第4位,这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所在,我国在1988年就提出了实施沿海大开放战略,从全国来看,沿海各兄弟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势头十分强劲,相比之下,我省沿海地区发展的速度却相对滞后,1999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300亿元,只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我们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南比不上浙江,北比不上山东,如海水养殖单产水平仅相当于山东的1/6,浙江的1/3。沿海的南通、盐城、连云港即使再加上淮阴,4市1999年的总面积占全省的38.5%,人口占全省的35.1%,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2.2%,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15.6%。这与江苏沿海地区丰富的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实施“海上苏东”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既是我们的差距所在,更是21世纪江苏经济新的巨大潜力所在,只要我们切实加大“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力度,海洋经济完全可以成为江苏新世纪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这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1998年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取得的成绩,按照省委十一届二次、四次全会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经济工作,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尽快如此,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文章提出了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的力度,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发展海洋经济、振兴海洋产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日本以"海洋立国"为发展目标,具备比较系统、完善的海洋规划,海洋产业也具备了相当规模。《海洋基本法》及《海洋基本计划》是日本海洋战略的核心,综合海洋政策本部是日本承担海洋相关事务管理的主要政府职能部门。日本海洋产业体系中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海洋资源开发关联产业、海洋信息开发关联产业、海洋生物资源关联产业以及海洋观光产业等成为未来日本海洋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借鉴日本海洋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国向海洋产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一、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但由于受不合理海洋经济结构的制约,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浙江堪称为海洋资源大省:主权管辖范围线以内的海域面积共约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5倍多;深水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海洋渔业资源居全国首位:海洋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二位;东海陆架盆地内油气储量估计60亿吨。丰厚的资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最近5年全省经济产值年均增长就在25%以上,海洋经济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成为全省经济增长因素之一。但资源优势远没有发挥出来。这主要是由于浙江  相似文献   

19.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我省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广东海洋经济必将借政策东风获得大发展。广东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总量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十一五”期间,该省海洋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7.8%。按照《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到“十二五”期末,广东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达到1.5亿万元,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